封地
皇帝心中一動,但又皺了下眉頭,看著皇后,說:「你可知道,朕若是將他驅逐出皇城,他就失去了爭奪這個位置的資格。」
皇后吃驚萬分:「您還想著將皇位傳給他?您那麼多的皇子,給哪個不好,為何要給他?不!就算您同意,臣妾也不同意!」
「在名份上,他是朕與你的嫡孫,皇室正統,若按民間百姓家來算,他繼承朕的位置,才是名正言順的。」
別說民間了,就是勛貴世家,傳家傳業,首先嫡長子,其次便是嫡長孫。除非有第二個嫡次子,嫡次子又比嫡長孫優秀,才會考慮傳給嫡次子。這也是為何朝中守舊派都願意站在蕭溍這一邊,這些守舊派是最講究血統的,都是嫡系正統出身,維護蕭溍的利益,也是在維護他們的利益。
而皇帝與皇后只有一個嫡子,只生了一個嫡長孫,論嫡論長來算,蕭溍都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
除非,皇帝廢后,另立皇后。
很顯然的,皇帝對皇后極為滿意,又一起扶持了幾十年,感情非同一般可比。而且皇后不僅是嫡妻,還是髮妻原配,並不是想廢就能廢的。沒有足夠讓人信服的理由,他若是把髮妻廢了,就跟史書上記載的那些昏君沒什麼兩樣。
皇后卻滿不在乎地說道:「不過是一個嫡字,這有何難?臣妾名下的兒子,都是嫡子,皇上想要嫡子,回頭臣妾就從皇子中養一個在名下,再去宗正寺那兒改一下皇譜,豈不就是跟咱們煜兒一樣,都是嫡子,也是可以立皇太子的。」
皇后似乎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說道:「煜兒去逝將近二十年,太子之位也虛待已久,陛下該重立皇太子了。不如,就把新嫡子立為太子吧。不知陛下喜歡哪位皇子?只要您喜歡,臣妾就去養在名下,有了新太子,就能替您分憂,您也不用深夜了還在御書房勞累,想當年煜兒在的時候,有什麼事幫您辦不了的?何況那會兒煜兒年齡還不大,現在好幾個皇子的年齡比煜兒當太子的時候長了好些歲數,足以擔當重任。屆時,有太子分擔政務,您也可以在後宮悠閑著想寵哪個就寵哪個,明年再選一次秀也行……」
看到皇后說得高興的樣子,皇帝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他缺的是太子嗎?
只要他真想立哪個當太子,誰還敢阻止他不成?
「此事干係甚大,以後再說。」皇帝止住皇后的話。
皇后也有些惱火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陛下不擔心自己的安然,臣妾擔心!豫安王心太野了,一次兩次越過皇權,不把您這位皇祖父放在眼裡,先斬後奏,臣妾擔心哪天就養得他無法收拾了!」
「朕何嘗不知道?」皇帝也惱了,說:「你看他乾的是什麼事?哪怕湘王妃當真弄死了豫安王妃,那也是他的皇嬸!他想給妻子報仇,得找朕來作主才是!可他呢,自個就帶人殺進了湘王府,你看歷朝歷代,有他這樣無法無天的皇孫嗎?那可是他的長輩!要不是王通去得快,以他那性子,必會親手屠了皇嬸!」
皇后盯著皇帝眼中藏在極深處的殺機,說:「既然您也容不下他,就把他分封出去吧。」
「分封?」皇帝一愣。
「對,就像先帝那樣,把喜歡的兒子早早分封出去,既然大家都知道您喜歡這位長孫,早早把他分封出去也合乎情理,這是有先例的。如此一來,既擋住了老臣們的嘴,也算是將豫安王流放,擋住了明日早朝彈劾的官員,又避免了他那命把咱們給煞著了。」
「說得容易,皇朝就只剩下這麼一點地方,哪還有地方分封給他?若是要拆一塊地給他,朝廷百官沒有一個會同意的。」都恨不得把諸侯國收回來,哪還容許皇朝再少了一塊?
皇后說道:「陛下忘了嗎,楚國曾經給您送了一塊地,那塊地可不小,分給長孫是足夠大的了。若不是那塊地方太遠,皇朝鞭長莫及,也輪不到豫安王揀了這便宜。」
皇帝立即想起來了,那塊地就是原先的荊國。荊國向楚國發動戰爭,結果反被楚國滅了。楚國吃不下那塊肥肉,只咬了幾口,就把其他地方送回給皇朝。當時,皇帝還下旨嘉獎過的。
皇帝雖然眼饞那塊地,可是,皇朝與荊國之間隔了幾個諸侯國,如今皇朝國力衰弱,連保住皇朝的土地都很吃力,哪分得出精力吃下那麼大的一塊土地?一旦派官員與士兵過去接手,又得做好與周邊諸侯國摩擦的準備。
那塊地對皇帝以及皇朝來說,就跟一塊雞肋一樣,丟了可惜,收了吧,太費事了,得的那點利益,沒準會把整個皇朝拖下水。
「據朕所知,那塊地楚國要去了幾城,其餘的也被其他諸侯國分食了幾大塊,剩下的地方也沒多少了。」皇帝說道。
意思是,那麼小的一塊地,他送不出手。
「皇上,其他諸侯國分食去的,可沒有報備皇朝,咱們更沒有承認過,在名義上,那都是皇朝的地方。豫安王若是有本事,去了自己拿回來,沒本事,也怪不得您,您可是給他賜了一大塊肥地的……」
也就說,反正送是送了,能不能守住,就要看蕭溍的本事了。皇后又說:「與其白被其他諸侯國吃了,不如就給豫安王,當去了臣妾的一塊心病。」
皇帝越來越心動,那塊地可不小,地又肥,要不然也不會讓荊國成為那片區域的強國。把這麼一塊好地賜給蕭溍,也不算辱沒了皇長孫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蕭溍離開皇城,他就不用頭痛著怎麼壓制蕭溍了。
皇帝仍有一絲顧慮,「傅弘文死有餘辜,湘王妃是自盡的,兩人的死始終於溍兒無關。若是為了給湘王府一個交待就把溍兒逐出皇朝,這罪名似乎也太重了,有失公道,朝臣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