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18式
問題已經想到了,但是,怎麼解決可不容易。
按照秦風的說法,這屬於高速下機尾亂流的作用,打在了垂尾上,導致方向舵小角度地擺動,帶來的油壓驟變和機身顫抖。
怎麼解決?難道要修改後機身嗎?這可是個大工程。
而且,很多時候,這東西都是沒有計算公式的,必須要通過實驗才知道,甚至吹風洞也吹不出這麼細緻的變化來啊。
一點點地修改後機身,一點點地試飛,那恐怕一年半載都搞不定的。
眾人都在苦苦地沉思著,秦風想起了上次解決雷達的問題,頓時就有了主意。
204雷達受到了地面強烈的雜波,導致雷達失效,當時誰都解決不了,後來自己想到了米格-21MF的進氣錐,想到了那特殊的導電橡膠的塗層,這才如法炮製,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在,己方的殲-8在試飛中遭遇了這方向舵的顫動問題,這個問題想要解決,也可以找個例子來參考啊。
什麼例子?
當然是米格-23!
己方已經交換過來了一架米格-23,這架飛機對601所來說,機頭的參考價值很高,因為殲-8必須要改兩側進氣,才能容納大口徑的雷達,正好可以仿製過來,同時,在尾部,兩架飛機雖然一個單發,一個雙發,但是尾部都是高大的單垂尾,這同時也是唯一可以參考的對象了。
想到這裡,秦風說道:「顧總,我建議咱們參考一下那架18式的垂尾設計,如何?」
驟然提起18式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所謂的18式,當然就是那架米格-23,在弄回來之後,為了掩人耳目,就在機頭臨時急匆匆地用綠油漆刷了個18的標誌,結果就變成18式了。
現在,秦風這麼一說,顧總也是連連點頭:「對,我們可以從18式上找找我們的液壓操作系統中的差異。」
當年,國內也曾經得到過F-4鬼怪的殘骸,但是大家從未想過仿製,因為美國的體系和蘇聯的體系是不同的,國內一直走蘇聯體系,想要全盤推倒,搞西方的體系,那是不行的。
現在,米格-23對國內的仿製意義是比較大的。
「秦風,老王,你們來,咱們去找找看。」顧總說道。
秦風頓時一愣,看著顧總那樣子,難道那架米格-23是在這裡?
米格-21MF,上級已經確定讓成都來測繪仿製了,就在132廠裡面停放著,拆開了測繪,而那架米格-23,卻是不能交給一個單位的。
有很多單位都在等著呢,機頭,進氣道,可變后掠翼,發動機,都是給不同的研究所的,這種情況下,放在某個單位里不合適,所以,就乾脆放在試飛院了,大家都到試飛院裡面來研究。
別看秦風已經來了試飛院很久,但是因為部門不同,這還是在國內第一次見到這架戰機。雖然就在殲-8的機庫附近,但是沒想到,這麼久了,居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機頭,一側的機翼,已經都拆下來了,當走進去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在飛機旁邊忙碌著,其中一個老者,正在拆開的機翼轉軸部位,仔細地研究著。
「陸老?」秦風不由得喊道。
這名老者,就是上次去埃及的時候一同去的陸老,當時大家忙於工作,沒有怎麼交流,現在看到陸老,秦風一眼就認了出來。
「秦風啊,你來了。」陸老很是興奮,說道:「你說兩側進氣比機頭進氣好,阻力小,大家都不信,結果一做風洞,還真是你說對了,大家都很佩服啊,你說可變后掠翼怎麼樣?」
「老哥,你這不是為難小朋友么?」聽到陸老這麼問,屠老在一旁開始護短了。
陸老的年齡比屠老還要大7歲,可以說,是其他的總師的老哥了,也是航空工業的帶頭人,而且,科班出身,留過洋,在航空界內的地位很高。
現在,他也是洪都的負責人,前幾年推出了強-6的設計模型,就是打算搞可變后掠翼的,這次,米格-23的到來,他當然也是相當的興奮,早就開始了對米格-23的可變后掠翼部分的測繪。
陸老最看重的就是可變后掠翼,但是,其他人的觀點就不同了。
可變后掠翼曾經流行過,但是在用過之後,西方世界的航空界,主流方面又回到了常規布局上來,說明它是有缺陷的。
哪怕是顧總,當初仔細看了一番之後,發現米格-23的機翼就靠著那一根不鏽鋼的轉軸連接,頓時也就失去了興緻。
陸老問秦風,秦風該怎麼回答?當初去埃及的時候,秦風好像說過不看好來著啊。
只不過大家忙著工作,沒詳細說而已。
「陸老,既然您考教,那我就簡單說說我的看法,要是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擔待。」秦風開口道。
「有關可變后掠翼,理想是很美好的。」
秦風說的這個觀點,其實已經被大家認可了:「當戰機高速飛行的時候,機翼后掠,減小空氣阻力,可以增加航程,增加最大速度,當戰機低速飛行的時候,展開雙翼,升力大,機動性好。」
當初為什麼無數的工程師傾向於可變后掠翼,就是因為它有這些優點啊。
「但是,這個可變后掠翼的控制卻是複雜的。」秦風說道:「西方電子技術先進,比如雄貓戰機,實現了計算機的自動控制,根據飛機的狀態自動改變機翼的後掠角,而蘇聯的電子技術落後,所以他們採用的是手動控制,如果我是飛行員的話,我可不想在激烈的空戰中去分心照看后掠翼的角度。」
米格-23就是如此,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是飛行員都會刻意地簡化它的,它有三個調節角度,起飛的時候展開,巡航的時候后掠,空戰的時候放在中間。
對國內來說,米格-23還是秘密的,但是上次秦風已經和埃及飛行員編隊飛行過了,他也就摸到了米格-23的脈搏,對它的機翼操作已經是清清楚楚了。
「另一方面,可變后掠翼需要有轉軸,有翼盒,會增加結構重量,飛行品質的提升,和機身重量的增加如何去平衡,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秦風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