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首歌發酵到了某種程度,終於從國內互聯網傳到了台灣,李勝在台灣可是有著音樂教父的稱號,他的人脈自然也很廣,這天他正苦惱著自己新歌的時候,一個電話打斷了他的思緒,給他打電話的是他的圈內好友,周華建。
「你最近上網沒?」周華建開門見山道。
李勝怔了怔,「那東西太麻煩了,雖然方便,但接觸的不是很頻繁,怎麼了?」
「你去網上搜一首叫做《給自己的歌》的歌,太讓人震驚了!」
掛掉電話后,李盛也有些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這個好友會這麼一驚一乍的,以周華建目前在歌壇的地位,會因為一首歌而這樣?
一想到這兒,他也對這首《給自己的歌》感興趣起來,李盛有些生疏的打開電腦,搜出這首歌,點開來聽第一個音節的時候,整個人就跟被雷劈了一般,獃獃的看著屏幕,久久沒有緩過神來。
李勝是真的感覺自己和見了鬼一般,事實上這些年在他的心裡,一直有一首歌的影子,只是缺少一個靈感,雖然也寫了不少歌,卻也寫不出那種感覺來,可是這首歌,無論是曲子,還是歌詞,都是完完全全,寫到,唱到自己的內心深處。
雖然這個叫十一的歌手是一個年輕人,但李勝卻是可以從那聲音中聽出來不屬於那個年齡段的悲傷,他相信這首歌真的就是那位年輕人所寫的。
歌詞一開始的那句,「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講的就是那種人生匆匆,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卻沒辦法得到,最後卻發現自己該捨得的東西和想得到的東西,最後都沒了,人生早已沒有了選擇,這歌詞是沒錯,但他無法想像,一個年輕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才能寫出這麼一段深邃的歌詞。
而當李勝覺得這首歌的精髓部分只是前面的時候,後面緊接著而來的一句「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著的好不了的咳,是不能原諒,卻無法阻擋恨意在夜裡翻牆,是空空蕩蕩,卻嗡嗡作響,誰在你心裡放冷槍。」卻是讓他的心頭一緊,他開始對這個年輕人開始感興趣了,事實上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是很少有讓他感興趣的後輩,而這個十一,僅僅只是兩句歌詞,就徹底的征服了他,至少他在這段詞裡面感受到了無盡的唏噓,卻又無可奈何。
等徹底把整首歌都聽完后,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氣,原本他以為這首歌也不過只是開頭兩段吊人胃口,一個年輕人能寫出多麼辛辣的詞?
可現在他改觀了,雖然不清楚這個年輕人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他可以肯定,那一定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故事,事實上這種平敘的歌是最難寫的,因為字用的簡單,所以沒有辦法用所謂的文筆去鋪墊感情,每一段文字,都必須要緊扣心弦,每一個節拍都必須要讓人死死跟著你的節奏走。
而這個年輕人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甚至,李勝還生出了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慨,他覺得這個年輕人別的不說,就單論寫歌和編曲的能力,就已經無限接近於自己,甚至可以說是超越自己了。
這麼去評價一個年輕人的確是有些誇張了,甚至有些李勝的個人主觀在裡面,但他很清楚的一點就是,這個年輕人唱的歌,就是自己夢寐以求想要寫出來的歌,單憑這一點,就足以在他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好感了。
他點了一下重播,等再次聽完這首歌之後,也陷入了沉思,過了許久,他這才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啊健,你那邊有這個十一的聯繫方式嗎?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簽下他……」
「簽他?」周華建那邊也愣了,事實上他把這首歌給李勝聽,只是一時興起,覺得這個人寫的歌,編的曲都有李勝的味道在裡面,這才會給李勝聽,想看看他的反應,卻沒想到李勝的反應居然如此的大,甚至要直接簽下一個素未謀面的新人,「你確定嗎?你現在又不知道他長的什麼樣,而且他也就這一首歌……」
「長什麼樣並不重要,我不是也不太好看嗎,最近樂壇剛起來的那個新人,叫什麼周杰倫的,長的也不是很好看,在我看來,只有有才華,那麼就絕對可以捧得起來。」李勝無比認真的開口說道。
「有才華?」周華建怔了怔,「就這一首歌你能聽出才華來?」
「他有著不亞於我的才華,必須要簽下這個人,他甚至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樂壇,我現在老了,已經沒有力氣,也沒有那個心和其他的後輩爭鬥了,但他不一樣,我覺得他完全可以照著我的路,走到巔峰。」李勝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甚至,他可以看到我都未曾看到過的風景。」
「不可能吧,不亞於你的才華?一個小屁孩?有這麼厲害嗎?」周華建還是有些不太相信,要讓他相信一個隨隨便便冒出來的網路歌手能有不亞於李勝寫歌的能力,這簡直比告訴他天上能下金幣雨還要難,要知道,李勝也是沉澱了很多年才能有如今的地位和成就,那歌的主人怎麼聽,聲音都不會超越二十歲,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能和樂壇教父相提並論?開什麼玩笑呢。
李勝也知道,其實自己會有這個想法也只是個人因素在裡面,實在是他太喜歡這首歌了,不過有一點他還是不太認同周華建的看法的,那就是所謂的天才從來都不是可以用正常人的目光去看待,就好似那個周杰倫一樣,這種橫空出世的天才,普通人完全無法想像他們的腦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東西,他想了想,「這樣吧,你試著看看,能不能和對方聯繫一下,簽約不簽約兩說,我想和他一塊吃個飯。」
「好吧,我這邊也不太能確定能不能聯繫的到,我試試看吧。」周華建見李勝還是這麼堅持,也答應了下來,事實上他覺得李勝完全就是大題小做,樂壇每年能冒出那麼多新人,又有幾個能真正走到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步,大多數不過也就是出過一兩首代表作,然後就銷聲匿跡了,這個年輕人十有八九也就是這種水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