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民族大起義!
初平元年十二月三十,這個混亂的一年的最後一天,大漢各地都在準備著過歲旦。
春節隻是近代才開始的叫法,主要是為了區分公曆的元旦,春節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幽州百姓在劉虞的治理下過的一直都不錯,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交鋒大都在野外進行,也並沒有傷到太多無辜百姓,也就是漁陽的百姓經曆了公孫瓚攻城和姚傑滅公孫瓚,多少收到了點損失,姚傑拿下幽州後,也沒有大肆剝削百姓,反而大規模開始改革,其中也包括了稅收,一些不合理的雜稅自然都廢除了,但是該交的稅自然也不能少,這樣下來,百姓的壓力反而更加小了,日子也比以前好過多了,姚傑在短時間內便逐漸收獲了幽州的民心。
物質生活好了,那慶祝歲旦自然不能少了,各地都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
昌圖縣,這裏是原高句麗疆域,現在的大漢北新郡的一座縣城。
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高句麗百姓自然也是準備慶祝歲旦的,但是由於剛剛經曆了滅國的災難,加上對大漢的認同感也遠不如漢人百姓,所以這裏的規模就小多了。
昌圖縣衙,新任的昌圖縣令於成坐在書房,聽著外麵的喧鬧,心神也一陣恍惚,他原本隻是一介寒門,機緣巧合之下讀了一些書,但是在這個科舉製尚沒有出現的情況下,大漢選拔官員全靠舉孝廉,於成這個寒門子弟自然沒有這個關係可以動用,後來聽說當時的右北平太守姚傑發布招賢令,隻看能力,不看家世,於成便抱著僥幸的心思去了右北平的治所土垠。
他的能力還算可以,因此便被負責考核的官員留了下來,作為姚傑的人才儲備,但是姚傑既然決定將來要用這些人,自然不可能直接任用他們,一番培訓自然是免不了的。
姚傑不求這些人之中出現什麽大才,隻求他們能做好一個普通地方官即可,這樣的要求自然不是特別高,隻要能力和品德過關,自然可以達到標準,於成自然也接受了身為右北平郡丞和長史的荀攸和荀彧對他們的培訓,對於如何治理地方也算是有了一些心得,至少比起後來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腐儒要好多了。
姚傑也知道現在條件有限,整個大漢數千萬人口裏麵有文化的人真心不多,不可能像後世那樣定高標準,隻要能湊合的都拉上去了,等以後再想辦法慢慢提高官員素質。
能夠被派來治理高句麗這些新增領土的人自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於成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今夜明顯有點不對,於成總覺得氣氛有些壓抑。
“明公,大事不妙,有大批暴徒趁著除夕,拿著武器上街攻擊衙役和士兵,他們人數太多了,一些巡捕竟然也加入了其中,正向著縣衙攻來,兄弟們快擋不住了!”昌圖縣尉和巡捕房的總長推門而入,顧不上禮儀,對著台前的於成急道。
他們都是漢人,為了治理高句麗,各地巡捕房倒是招了一些高句麗人,衙役中也大多數都是高句麗人,現在那些人也都加入了暴徒的行列,在城內不斷製造混亂,許多高句麗百姓都遭受了無妄之災。
幸好關羽為了掌控各地,在高句麗各縣都派了燕軍駐守,昌圖縣內有五百名燕軍正規軍,加上數百名沒有叛變的巡捕和衙役,暫時頂住了暴徒的衝擊,但是這些暴徒實在太多了,隨著事態越發的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暴徒的行列,數千名暴徒不斷的衝擊縣衙,外麵的士兵也逐漸不支。
畢竟是冷兵器時代,人海戰術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是近代的話,幾挺機槍就能讓士兵輕易擊敗數十倍以上的暴徒,但是想讓拿著冷兵器的士兵以一敵十無疑是太誇張了,大家都是肉做的,燕軍士兵被刀砍到也是會死的。
“明公,情勢危急,不能再猶豫了,燕王殿下早就有令再先,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導致局勢糜爛,如果我們處理不了,可先撤出城,等待朝廷大軍再做定奪,如今看來,燕王殿下可能早就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了!”縣尉張輝見於成還在猶豫,急忙道。
“好吧,我等立刻撤出城,這些暴徒明顯是受人指使,否則不可能如此有規律的出現,等我們燕國大軍開來,這些人都要付出代價!”於成恨恨地道,雖然有姚傑的命令可以讓他免除罪責,但是這必將成為他執政生涯中的一個汙點,第一次當縣令就發生叛亂,還被人攆出城,肯定會影響到他的前途。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柳河縣,柳河縣的縣令等人同樣撤出了柳河縣,而沒有選擇用人數稀少的士兵去和暴徒死拚。
次日,昌圖和柳河兩縣正式宣告淪陷,暴徒們重新升起了高句麗的旗幟,號召高句麗各地的誌士聯合起來反抗暴燕的暴政。
丸都山城,關羽聽著屬下的匯報,冷哼了一聲,對於暴徒們的行動,羽林衛自然不可能毫無察覺,隻是姚傑下令為了將這些別有用心的人引出來,暫時先按兵不動,昌圖和柳河也是姚傑送出去的魚餌,有這兩麵旗幟在,相信會有無數高句麗的仁人誌士從各地湧向心目中的聖地,然後被姚傑調集大軍一網打盡。
這些暴徒們在剛剛發起行動時,為了製造混亂,大規模劫掠和殺害百姓,導致無數高句麗百姓變得一無所有,隻能無奈的加入暴徒,一同劫掠,也間接性的讓這些原本的“高句麗義士”失去了兩地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