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直隸之戰 七
文醜握緊槍杆,槍尖從嚴康頭頂劃過,那鋒利的槍尖隻要再往下偏幾公分便可以輕鬆劃開嚴康的腦袋,即便如此,嚴康的頭盔也被文醜一槍打落在地,長發直接散落開來,看起來就像是剛剛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一樣。
兩人迅速交錯而過,嚴康擦了擦臉上的冷汗,暗道:“好險!”
嚴康知道自己絕對不是文醜的對手,正想如何應對之際,文醜已經冷哼一聲挺槍衝了上來。
一道寒芒劃過,嚴康隻來得及揮刀將其稍稍打偏,那槍尖上傳來的巨力另他雙手發麻,不過這倉促之下的一擊卻救了嚴康一命,原本應該紮進嚴康喉嚨的槍尖從嚴康脖子左側劃過,留下一道清晰可見的血痕,鮮紅的血液從傷口處湧出。
嚴康顧不上擦拭傷口,因為文醜的下一擊已至,粗大的槍杆橫掃而來,嚴康迅速將長刀豎在胸口,以期擋下這一擊。
“鐺!”一陣金屬碰撞聲傳來,文醜的長槍重重地砸在了嚴康的刀杆上,接著去勢不減,隔著刀杆狠狠地打在嚴康的胸口,嚴康這個壯漢直接被這一擊打得摔落馬下,口中噴出一口鮮血,就在這時,又一陣破空聲傳來,嚴康心道一聲“我命休矣!”便再也做不出任何反應,長槍輕易穿透了嚴康的盔甲,槍頭從前胸紮入,從後背透出。
文醜左手拔出佩劍,一劍砍下了嚴康的頭顱,將其挑在了槍尖上,哈哈大笑道:“不過插標賣首之輩罷了!”
看著文醜幾個回合便取了嚴康人頭,漢軍方麵士氣大震,而黃巾軍則紛紛低下了頭。
“還有誰敢與我一戰?”文醜將嚴康的人頭摔在地上,大喝一聲道。
波才環顧四周,問道:“哪位將軍願為本帥取那漢將首級!”
剩下的黃巾將領也都不傻,嚴康是什麽水平他們也都知道,這些人中不是沒有勝過嚴康的,但是卻沒有人有把握這麽輕易的取其頭顱。
“難道我黃巾軍二十萬將士卻無人能奈何得了那漢將嗎?”見眾將都在裝死,波才怒罵道。
“渠帥息怒,末將願上場與那漢將一戰!”一個貪功的黃巾校尉道。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表現的好機會,自己隻要想辦法活著下來,一定會讓波才記住,這樣將來便前途光明了,二十萬大軍中有這種想法的可不止他一個。
“好!就讓漢軍看看我黃巾將士也有能人!”波才見這校尉如此勇敢,不禁欣賞道,心中打定主意隻要他或者回來,就好好培養他。
那黃巾校尉拿起長槍,穿著戰甲,看起來倒是一副勇猛無敵的樣子,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隻見那黃巾校尉大喝一聲,挺槍衝向文醜,文醜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夾馬腹迎了上去,然後兩人交錯而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地上多了一具黃衣黃甲的屍體。
見這校尉被文醜輕易斬於馬下,波才的臉色更加陰沉了,眼看就要爆發了。
這時漢軍中一員手持長刀的猛將拍馬而出,文醜與其交談幾句便退回了陣中。
“渠帥,末將願取那漢將的首級!”波才麾下的第一大將楊開道。
波才知道,這楊開估計是不敢對戰文醜,見文醜退下,以為機會來了,想要表現自己,但是波才並沒有揭穿,他也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
“好!本帥親自為你擂鼓助威!”波才道。
“末將謝過渠帥!”楊開感到道。
說完,楊開拍馬而出,手中大刀舞起,隻取顏良,沒錯,替換文醜的正是顏良。
隻見顏良就像嚇傻了一樣,停在原地一動不動,同時,黃巾軍中,波才親自擂起了戰鼓,高昂地鼓聲響徹戰場。
楊開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刀斬下了那漢將的頭顱,身後一陣歡呼,這貨明顯把自己當成關二爺了,緊接著他就發現自己似乎離地越來越遠了,下麵那個怎麽看起來那麽眼熟,哦,那是自己的身體,緊接著楊開便沒了意識。
整個戰場一片寂靜,漢軍方麵傻了,黃巾軍也傻了,特別是波才,本來以為會是一場龍爭虎鬥的好戲現在卻這麽輕易的結束了,一時間,波才手中握著擂鼓的棍子,扔也不是,敲也不是,尷尬無比。
實際上,短短的片刻對戰場中央的顏良和楊開來說已經是生死之別。
顏良先是仰麵躲過楊開的刀鋒,然後揮刀磕開楊開的大刀,手中的長刀輕易劃過楊開的脖子,於是,原本氣勢洶洶而來的波才麾下第一猛將楊開就迎來了這樣一個結局。
“哦!”漢軍方麵眾將士紛紛舉起兵器歡呼起來,黃巾軍方麵的士氣卻一降再降。
“我乃中軍校尉麾下大將顏良,可還有人敢與我一戰?”顏良對著黃巾軍喝道。
在顏良的怒喝下,黃巾士兵的頭低的更低了。
看著已經沒有戰心的士兵,再看一眼正在歡呼的數萬漢軍將士,波才不得不咬牙下令道:“鳴金收兵!”
黃巾軍緩緩退下,漢軍也沒有趁勢追擊,畢竟黃巾軍實在太多了,要是被他們反戈一擊的話還是很危險的。
漢軍軍營,袁紹坐在主位舉起酒杯看著下麵眾人道:“今日我軍大勝黃巾逆賊一陣,大大打擊了敵方士氣,我軍擊破黃巾,建功立業,指日可待,來,諸位,我們幹一杯!”
“幹!”下麵的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本初兄,如今戰事緊急,我等還是不要飲酒,以戰事為重,防止敵軍襲營吧!”見袁紹還要繼續喝下去,曹操不禁勸道。
“孟德此言差矣,黃巾逆賊今日一戰已經被我軍嚇破了膽,無需多慮,來,諸位,我等繼續,另外,下令犒賞諸軍!”袁紹不以為然道。
曹操見袁紹不聽勸,又知道自己沒有能力阻止,隻得吩咐夏侯惇等人做好戒備,防止出現突發情況。
事實上,如果袁紹身邊的幾個謀士在的話也會勸阻他,但是這次議事,在場的就隻有幾個領兵將領,因此自然沒有人勸阻他,等到逢紀、郭圖等人得知以後,準備勸說袁紹,但是軍令已下,袁紹這等好麵子的人自然不同意撤回,從而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