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董胖子想遷都
「要說這玩心眼兒,董卓還真不是那些浸淫宦海士人的對手。」何咸扒拉了兩口菜,嚼得都有些咬牙切齒:「你看人家關東那些士人,一起兵弄得跟為民除害一樣,甚至百年千年之後,世人都會認為這樣一場仗是正義之戰。可董卓呢,這個時候表面看起來張牙舞爪,可
實際上就是被那些士人玩弄的傻蛋,屎盆子黑鍋都讓他一人背了。」
聽何咸嘴裡又是屎盆子又是黑鍋的,竟然還一點不影響食慾。平陽公主不由臉一黑,放下了碗筷幽怨道:「夫君,你如今越來越粗鄙了.」「沒辦法,這世上的蠢蛋太多,不粗鄙、不罵人都忍不住。」吃完何咸就一抹嘴,等柳媚兒那些帶來的小丫鬟收完碗筷后,他又喝了一口水道:「群雄討董,不過就是武人和士人為爭奪權力,發動的一場戰爭
而已。怎麼韓浩那個傢伙平時看起來也不傻,可就是看不透呢?」
「夫君,你我都是方外之人,自然跳出了時局,看得一清二楚。」平陽公主這會兒也沒心思繼續吃了,反而也感嘆道:「可時局之內的人,大部分就是水裡的魚,自然只能波逐流了。」
何咸歪著頭想想,好像的確是這樣,他自己在前世不也渾渾噩噩嘛。要不是穿越,他哪能來這漢末三國裝大尾巴狼,還能跟韓浩上課.
可就在何咸咧嘴想笑的時候,柳媚兒忽然裊裊婷婷地進來了,看到何咸和平陽公主后,先盈盈地施了一禮道:「見過夫君,見過女君。」一看到曾經那位煙行媚視又內心冷傲的女間諜,現在變得跟乖巧的小媳婦兒一樣,何咸就忍不住又想感嘆:不知是該感慨這愛情的魅力太大,還是漢代的女人就是命苦,只要一嫁了人,就自然而然變得三
從四德。
反正沒等何咸感慨,柳媚兒就蹙著娥眉繼續說道:「夫君,校尉有請。」
何咸微微一愣,不由開口道:「發生了何事?」說完這句,何咸就有些後悔。畢竟,他現在還拿捏不準柳媚兒是否真的一下同過往一刀了斷,愛自己愛得入骨了。
可想不到,柳媚兒卻極其自然地回道:「應當是因為朝中議論遷都一事吧?」
這個消息雖然很令何咸震驚,但他更多的還是欣慰:畢竟結婚之前,這樣的消息柳媚兒是斷然不會透露給他的。
「仔細說說。」何咸拍了拍自己身側的茵毯,示意柳媚兒不用如此拘束。
據柳媚兒所說,聞聽關東起兵要勤王討伐他董卓,董卓便有了遷都的想法。不過,此事畢竟牽連甚廣,董卓也不好一意孤行。於是,董卓便召開了廷議,討論遷都一事。廷議那天,大老粗董卓還變得很溫柔,也很有文化起來。會議一開始,他就說道:「諸位,高祖建都關中長安,歷時十一世,光武帝建都雒陽,亦是十一世。據神秘預言書《石包讖》說,這時應該遷長安,
才能上通天意,下達民情。」
董卓一說歷史,有人就笑了。
偷笑老董的人,是司徒楊彪,字文先,楊賜的兒子,楊修的老爸。
想當初,高祖劉邦立國,到王莽搶權前,歷經不止十一世;光武劉秀立國到劉協止,亦不止十一世。董卓硬要說十一世,說明他的歷史知識很有問題。
當然,董卓就是為了迎合神秘預言書的說法,故意使錯。楊彪笑,也不是笑董卓故意使錯,而是笑董卓這個招數實在太爛了。
雖然漢代迷信盛行,但朝中也是有不少有識之士的。楊彪當場站了起來,提出了三條反對意見:光武遷都,那是因為以前長安破壞嚴重,才搬來洛陽的,現在洛陽好好的,幹嗎要搬往長安?還有東漢建都洛陽已久,無緣無故拋棄皇家高廟,割捨皇陵搬走,
勢必引起百姓不滿。
最後,楊彪更不客氣了。他說:「《石包讖》是本邪書,你也信?」
何咸想,當時楊彪心裡應該是想說的是:就那本破書,你也好意思拿來忽悠我們?
對於楊彪以上那兩條意見,董卓愣了一會兒,沒法回答。可都這個時候了,不行也要硬著頭皮上。於是,董卓清清口,這樣反駁楊彪:關中肥沃,故秦得并吞六國。現在的長安,木材資源相當豐富,武帝時代的陶灶還在,只要用心經營,什麼豪華宮殿房子,不消多久,即可造成。至於百姓嘛,他們算
什麼,如果誰膽敢不走的,我派兵把他們通通趕到海里去淹死算了。
三句不離殺字,董卓的執政水平,也就這樣了。楊彪當然不同意,執意勸阻董卓。董卓也拉長了臉皮,殺氣騰騰的模樣,想要殺人。幸好太尉黃琬一看情勢不對,立即站起來說道:「董相國休怒,遷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楊司徒的意見,僅供參考罷了
。」漢朝三公,兩個出來說話了,第三個覺得自己也該說兩句話。於是司空荀爽也趕緊出來打圓場道:「其實董相國哪想遷都呀,只不過是因為關東聯軍逼得太緊,所以才做此大計,借故秦之山形,以便控制天
下。」
兩個和事牢,一前一後,一唱一和,猶如一陣春風,就把正怒氣騰騰的董卓拍得只剩一縷輕煙了。
就這樣,會議在極度不和諧的氣氛中,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聽完這個消息,何咸不由嘴一撇,不屑言道:「士人也就這德行了,忽悠董卓一個頂倆,可一觸到他們的利益,就會跟火上房一樣強烈抵制起來。」
柳媚兒娥眉再度深蹙,疑惑問道:「夫君不是一向心憂百姓,董卓此舉禍及百萬黎庶,怎麼如今夫君卻要贊同遷都了?」
一聽到百萬量級的百姓,何鹹的面色便嚴肅了許多,擺擺手道:「我不是贊同遷都,而是不恥那些士人所為。他們嘴上將百萬百姓當做借口,可實際上還是心懷私願。」
「你想想那楊彪,四世里一共出了四位三公;還有袁家,四世里都出了五位三公。他們簡直就成了雒陽里的耗子,都在那裡坐下窩了,又怎會輕易捨得遷到毫無根基的長安?」「還有董卓恐怕也是想到了這點,這次關東群賊起兵,讓董卓深切明白了士人是不會同他合作的。故而,他懼怕這些朝中士人與關東士人裡應外合起來,才執意想要遷都的。只不過,這些事兒不能拿到檯面
上,所以董卓才出了那麼一個爛招。」
「那此番校尉大人請夫君商議,莫非是?」柳媚兒心猛然一緊,似乎想到了什麼。
而何咸也不由起身,嘆了一句:「應該是商議讓我回京之事吧.畢竟,朝中遷都之事遷延不決,根子還在關東群雄這裡,而我便是唯一與關東群雄有過交戰的人。」
果然,一入賈詡帳中,賈詡連頭都沒抬,便拿出一封竹簡道:「董公鈞令,調你回京。」
何咸眼前驀然便現出了雒陽那繁華宏偉的城池,以及城中數不勝數的亭台建築在歷史上,那座匯聚了古人無數智慧和汗血結晶的城池,就會再接下來的幾日內,被董卓付之一炬!
一想到這裡,何咸忽然便覺得心裡有些堵。畢竟,建築還是死的,可百萬百姓,那可都是活生生的命啊!
然而,就當何咸不知該如何的時候,賈詡卻忽然又繼續說道:「不過,老夫卻還不想讓你就這樣回去。」
「師父?」何咸不解,可賈詡卻猛然又伸出了手,道:「不用多說,老夫早知其中緣由。朝中因為遷都一事遷延不決,而董公卻要不顧百萬百姓執意遷都,為今之計,只能讓你在這裡再打上一仗了。」何咸一愣,隨即便明白了賈詡的用意:董卓執意遷都,就是懼怕朝中士人和關東士人裡應外合。可假如他在小平津再取得一場勝仗,那董卓就會看到關東士人不過一盤散沙的本質,由此一來,或許能夠堅
定住董卓抵抗的決心。
「可是,關東群賊也不全是草包,徒兒也不是想打就能贏的」何咸又喜又愁,還有些跟不上賈詡的思路。可賈詡卻微微一笑,對著身後的屏風開口道:「元嗣,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