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椿
這青銅古鐘的聲音奇大,一陣陣衝擊著我的耳膜,即使我用手使力捂住耳朵,依然不能抵擋。
我張了張嘴,對著死胖子和疏影喊道:「快跑!」
雖然我的聲音已經被鐘聲完全掩蓋掉,但此時應該做什麼,死胖子和疏影再清楚不過。
在鐘聲的影響下,我只覺得心跳越來越急促,呼吸也越來越困難,就好像胸口上有什麼東西壓在上邊,身體也漸漸開始出現休克的預兆,頭腦越來越昏昏沉沉。
原本高台到石門的幾十米距離,此刻竟變得異常的艱難。
我緊咬了一下舌尖,傳來的刺痛感讓我微微清醒了幾分,腳底下的速度驟然加快了不少。
就在這時候,青銅古鐘不知道犯了什麼邪性,中間的那根粗繩竟然停止了搖動,鐘聲一下子停了下來。
沒了鐘聲的束縛,我們三個旋即輕鬆了不少。
可還沒等我們喘口氣,鐘聲再度響了起來,而且頻率和響度比之前強上了許多。
這新的鐘聲一鑽進我耳中,我便感覺雙腿像是被灌了鉛似得,難以邁開一步。
死胖子和疏影的情況更不容樂觀,他們兩人已經承受不住鐘聲的衝擊,紛紛捂著耳朵,蜷縮在了地上。
我見狀拚命的大喊道:「起來!趕緊起來啊!」
可惜的是,我做的完全是無用功,他們兩個根本聽不到我的喊叫聲。
我奮力拔起雙腿,朝他們兩個的所在位置,一點一點的挪動著。
在時間的推移下,我感覺大腦逐漸處於一片混沌的狀態,四肢和身體都變得麻木起來,僅有一個念頭在支撐著我不斷前行。
那就是蜷縮在地上的死胖子和疏影。
來到他倆跟前,我揮動著麻木的手臂,想著抓住他們的衣領口,將其拖走,可是我手臂剛一揮出去,就發現整個人失去了平衡,狼狽的摔在了地上。
這一摔在地上后,我再想從地上爬起來,無疑比登天還難。
漸漸地,我的意識開始變得模糊起來,兩股溫熱的鮮血從我的鼻腔中不斷溢出。
忽然間,我後背處的銀樹紋身里的「自然之氣」,在不受我控制的情況下,自主的竄離出一縷來。
這縷自然之氣離體后,飛快的凝聚成一道銀白色的氣刃,正是先前讓我師父他老人家吃癟的東西。
半夢半醒間,我只記得那道銀白色的氣刃對準那青銅古鐘擊打了過去,然後就沒了意識。
……
我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已經離開了「人道」的石室,整個人靠在冰冷的牆壁上。
我揉了揉發脹的腦袋,渾身上下像是散了架一樣,說不出的酸痛。
「我曹!小可愛你可算是醒了!」死胖子的聲音在我耳邊響了起來。
我抬頭看去,發現死胖子和疏影都杵在我旁邊。
那打量著我的目光中,充滿了擔憂之情。
我努力回憶了下,昏倒前所發生的事情,嘴裡喃喃道:「青銅古鐘.……聲音……氣刃……」
一個個破碎的記憶片段在我腦海中不斷拼湊著。
「小可愛,你這嘟囔啥呢?不會是被那鐘聲震壞了腦子吧?」死胖子問我道。
我看著氣色比我還要好上不少的二人,不禁問道:「你們兩個不是倒在我之前嗎?怎麼氣色反而比我還要好?」
死胖子裝模作樣道:「可能是小可愛你腎不太好。」
「你他媽……我正經問你話呢。」
死胖子一聳肩膀,說道:「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和疏影醒過來后,你仍在地上趴著,沒有醒過來的跡象。」
「那我昏迷后,都發生了什麼?」我繼續追問道。
「我怎麼可能知道,我和疏影都昏迷在你前面。」
我不解道:「那咱們是怎麼逃出來的呢?」
「哪還用逃,我和疏影醒來后,那口青銅古鐘不知被誰平整的切成了兩半,根本沒了危險。」
說完,死胖子又補充道:「下手的人也真是能耐阿,我看那口青銅古鐘的料子,絕對是由上好的銅鐵澆鑄而成。結果人家不但給切開了,甚至連點碴口都沒有,平整光滑的很。」
聽完死胖子的話,我大概是明白過來了。
臨昏迷前的一刻,那一縷從我後背銀樹紋身中擅自跑出去的「自然之氣」救了我們三個。
是它凝聚成了銀白色的氣刃,切開了青銅古鐘,使其鐘聲停了下來。
死胖子摸著下巴推測道:「小可愛,你說會不會是那位未曾露面的少女幫的咱們仨個?」
我白了死胖子一眼,開口道:「快得了吧。」
我忽然想起之前被我拿在手裡的「人道」花瓣,便開口問道:「『人道』石室里的花瓣呢?」
死胖子一指不遠處的六趣生死輪,回答道:「我給放上面了。」
知道「人道」的花瓣被安放在六趣生死輪上,我的心也就穩了下來。
六趣生死輪上的花瓣已經被我們集齊了六分之五,現在就剩下藏身在「天道」石室中的最後一朵了。
相比較於六道中的其他五道來說,「天道」無疑抽象了很多,根本讓人拿捏不出,裡面會有著什麼樣的考驗在等待著我們三個。
我見時候差不多了,從地上站起來,活動了下筋骨,然後看向死胖子和疏影道:「走吧,就剩這最後一個了。」
來到「天道」的石門前,我正想要給推開,死胖子卻一把阻止我道:「小可愛,先等等!」
我見死胖子好像有什麼不得了的發現,於是問道:「怎麼了?」
死胖子盯著石門上的壁畫仔細辨認了下,猶豫不決的說道:「小可愛,你有沒有覺得,這壁畫上的樹會是『大椿』啊?」
我微微一愣,再次審視起「天道」石門壁畫上的那棵通天大樹來。
「大椿」是上古時期的一棵神樹,相傳有著溝通人界和神界的能力,而且在諸多史書典籍中,都有所記載。
例如《莊子》的首篇《逍遙遊》中,便有著一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