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一、一氣不只化三清
五行,本是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
《尚書·洪範》中曾有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
而不論是八卦,九宮,又或者是任何事物,其實都可以歸納到五行的範疇之中,那麼天地之間的靈氣可以嗎?
自然可以,而且五行靈氣其實可以說是自行分辨的。
為什麼?只因為修鍊之人也好、妖也好,每個人的體質都不盡相同,所以天地靈氣進入體內的其實也不盡相同。正因為這樣,但凡有人能夠十成十的吸收某種屬性的靈氣,那麼這樣的人已經可以說是五行之靈了。
如水靈、火靈、金靈、木靈、土靈。
然則,此為先天所致,單憑人力無法改變,卻又有一種後天的能耐,便是在修鍊的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於體內靈氣的感應進入細微的階段,此刻,修士就可以選擇是否只吸收一種種類的靈氣,若如此決定的話,那麼當可通過內丹、外丹等種種方法,將其他屬性的靈氣以及雜誌排出體外,逐漸萃煉出來一副五行之靈的體質,雖然比之天生仍舊差上一絲絲,但是也差不太多了,當年巫族五神共工那些人邊都是這般。至於沙羅早在轉生最初,本是水靈之體,可是到了現在,體內卻始終沒有單獨眷顧某一種屬性的靈氣,之所以仍舊修鍊並使用水系法術之中的沙,則是習慣所致了。
隨著五行的理論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之後,
人們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發現了五行相生相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體現在「五行生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這類生克的運用不僅僅在生活上大有幫助,更在對敵時候可以知己知彼,避人長,藏己短。
也正是因為這般理論,所以到了如今,真正選擇五行靈氣的某一種專修的修士反而越來越少,不為別的,只因為若是自己只修某一種靈氣,若是遇見了完全相剋的對手,那麼往往都會敗的極慘烈。
故而天生善於水系法術的人,往往輔助還在修習木系法術,只因為土克水,而木克土,有此二術終究也就不怕了遇見土靈之人。
可是人們不知道的是,雖然話是如此,道理是這般,但是若真有絕對能耐將某一種修到極致,其實才是唯一踏入大能的方法,瞧那佛主,只修己心,正是應了金屬性靈氣收斂的特性,還有那元始天尊,則是修習火靈到了極致,才可以成為了大能聖人。
只是雖然靈氣如此,他們也更是鑽研了某種屬性包含的萬物之中一點,才能夠有所成就,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大道萬千,殊途同歸。
而除此之外,天地之間還有一種更為奇妙的存在,那就是天生五行之靈,又修成了聖人大能,他們對於五行的靈氣感悟與那些修士卻是不同。
若舉例來說,佛主專修金靈之中收斂自己之心,至唯我無他的狀況才成了聖人,對於金屬性其他的延展,卻是並不關心。
而建木則是憑著天生木靈,領悟的是木屬性本身的應用。不論是生長、伸展等等都是領悟到了完全的地步。
那按照這個道理來說,莫不是這些天生的五行之靈便是更加厲害嗎?
這話其實也不完全,一者雜,一者專,各有優劣,說到底,若是真的對壘,還看誰的功力更高才是。
那海魃就是天生水靈,深深理解水靈氣變化無常的特性,更在成就了聖人大能的境界之後,只不願意與同是天生五行之靈的建木與後土交手,不為別的,只因為土善於克水,可水有會生木。
如今眼前的鎮元子雖然也是聖人大能,她卻不放在眼裡,不為別的只因為他知道,鎮元子是天地之間唯一一個憑藉三修而成就大能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一向瘋瘋癲癲,
況且其修的水、火、金三靈,對於自己毫無影響,甚至還被自己相剋,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
面對著飛來長袖,閉目感受,頓時判斷出來,左邊那隻袖子是火屬性靈力,而右邊則充斥這水屬性的靈力。
所以海魃當下運轉法力,提起八成功力,又三七開來,七成對上右邊袖子,三成對上左邊。
果然一接觸,頓時以水擊水,斗個旗鼓相當,反而用力最少的那邊則是輕易的憑藉水克火的熟悉盪了開來。
海魃心中得意,望著鎮元子,正要說話,忽然只覺得他右邊袖子法力屬性陡然轉變成了金屬性,甚至由攻變成了輸送法力,一下子金生水,他只覺得自己一下子竟然控制不住,身子往前就是一個趔趄,再瞧已經彈開的右邊袖子,卻化成了一個大罩子當頭罩來。
「大意了!」海魃叫道,立刻感受法力屬性,可是一探之下,卻是大驚失色,只因為那隻袖子之上空蕩蕩的,竟然沒有任何屬性,可是那股氣吞天地的氣勢,卻是毫不作假。
「該死!」她大叫道,猛地將身子一沉,化作水靈直接融入大海之中,又從另一處鼓起一個浪頭,重新變作人形張口就道:「你這瘋子!這怎麼可能!為什麼你的袖子不帶屬性?」
「嘻嘻嘻、嗚嗚嗚、嘿嘿嘿、哈哈哈!」鎮元子連哭帶笑瘋癲癲的說道:「因為五行也是一氣化啊!誰告訴你一氣只能化三清,還有老子的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