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槍炮一響 黃金萬兩
“這恰恰說明,朝廷已經是拿叛軍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說到這裏,胡靈欲言又止,深知這個話題要繼續談論下去,即便身邊隻是朝廷來的一匹馬,也要慎之又慎。
幸而此時圍在這裏的都是隊伍裏的商人。這些商人裏不少都是雲瀾商會中的佼佼者,自然也都能聽懂靈兒的意思。更不用提本就博古通今,堪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郭巨峽了。
俗話說得好,槍炮一響,黃金萬兩。眾所周知,打仗是這世上最燒錢的事沒有之一。
遑論千年之後一枚快遞少說就要小半個億,拿最簡單的方麵舉例子——尋常人家一輩子,從出生到老死最大的開銷,無非就是看病。甭管你房子車子市場再怎麽膨脹,隻要一進了那個掛十字標誌的門,你這一輩子多少成就都是一樣的白給。
醫藥,食宿,用具,人才。隨便哪樣單拎出來,都不是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價錢。而在戰場上,這些東西統統都必須得多準備出好一些,以備各種不時之需。
即便如此,還不排除有時候強行軍或者逃命,一時半會用不上的物資全都得扔。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不論在哪個時代都不是什麽玩笑話。
“如今的大宋朝廷是什麽境況,就算我不明說,恐怕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胡靈十分嚴肅地帶領大家分析道。
“原本大量盛產兵甲所必須用到的鐵礦與兵器廠,基本都是京兆府以北,位置處於金人的控製下;而盛產馬匹的西域,主要商交通道在於潼川,也相當於是在叛軍的眼皮底下。
如今的大宋再想大動幹戈迅速平叛,估計唯一的辦法就是拿往後幾年的鹽稅做抵押向別國借錢。即便如此,養兵所需的兵甲輜重恐怕依然不是朝廷可以輕易負擔起的小數目。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我是邊關守將,恐怕我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大宋境內土匪之類的暗流湧動,若是能默許他們的一些所作所為,就能換取他們替朝廷提供的一些戰爭援助。
朝廷與賊寇謀取生意……嗯,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是離經叛道,就結果而論,自然是樁好生意。”
言罷,靈兒冷靜地看向了眾商。
“你們覺得呢?”
此時的眾商人們早已瞠目結舌,一個個都黑著臉,表示麵對這種與官家甚至家國大事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話題,根本不敢多說話。
郭巨峽見狀,一掌拍在桌子上一錘定音——
“我一路從私鹽販子幹成了大宋第一鹽商。跟著我混還怕這怕那怕到不敢說話,你說你們都是來幹啥吃的?”
他是真的有些生氣了。
這些商人平時在他的隊伍裏最大的作用,無非就是幫忙管一管那些力夫。不然那些渾身上下除了肌肉以外基本半點神經都沒有的力夫,真幹起活來其實效率很低。
如今官軍為了控製境內兵器流通,開始出錢收購各種來源的民間兵器,事屬奇特,古今罕見。
如今人家讓郭巨峽出價,郭巨峽也實在沒法拿出個合適價錢,正是用得上這些商人的時候,又三腳踹不出個屁。這如何不讓人火大?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發話了。
“郭大哥莫要發火,其實這些兵器真要想作為流通品認真仔細錨定,確實是很有些難度的。”
郭巨峽循聲望去,不由得小小吃了一驚——說話那人竟是餘舒!
此時的餘舒不知何時披上了一件象征商人身份的貂皮披風,這讓她本就嬌小的外形顯得更是楚楚動人。她隨手從剛才官兵收集好的兵器堆裏提起了一把長戟立在身旁,敲打了兩下木柄,細心品鑒了起來
——那長戟便已然有兩個她那麽高。
那對及腰雙馬尾辮子順著背後飛流直下,從這不遠處看去,憐人而精致的外表下,竟也透出了幾分肉眼可見的可靠。
“用料多種多樣,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兵器不是官家出產,硬要我猜的話,八成是厄木圖手下私兵偷偷鑄造出來的東西。這一柄長戟造價大概四五貫,那把長矛最多也就值兩貫。
這樣的一批貨物,要想統一拿出個價錢來,恐怕並不容易哦……”
郭巨峽稍稍思忖了一下。
西夏之行要緊,現在的他其實並不想太拿這些垃圾當回事。至於之前讓手下們撿起來的真實用意,其實說出來他也怕人笑話——其實他原本是真的想將這些兵器回爐重鑄,做成鍋碗瓢盆一類的商品拿去賣來著。
雖然單論價值來講明顯是血虧。但搞到這些東西,我也沒花錢嘛不是?這麽大一商隊浩浩蕩蕩開去西夏,一路上還能再接觸多少類似這樣的匪患,完全就是未知數……
郭巨峽好奇道:“如果我選擇把以後的兵器全部白送個朝廷,能給朝廷減掉多少壓力,這裏有誰有數嗎?”
“沒用的。”
這次是靈兒說話了,看來這個官宦家族出身的前豪門千金也不是什麽繡花枕頭。
“你是在想憑借貨源優勢影響市場價,讓朝廷盡量少花點錢就能收到大量武裝資源用以對抗叛軍對吧?很遺憾,做不到的。
朝廷會出錢收購這些非法私人武裝,本就是無奈中的無奈。擴充軍需隻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盡力減少普通百姓持有武裝的數量,安定境內環境,免得叛軍一呼百應,到處都是叛旗。
在這種情況下,且不說我們連所謂的貨源都不好說能做到穩定大量……就算我們真能做到壓價,若是拿不出足夠的利潤,你覺得朝廷此舉還有意義嗎?”
“姐姐說得有理。”
餘舒點頭稱是,順帶一個“姐姐”成功惹到了胡靈的注意。
“這批武裝,我看還是定貴一些好。在不給朝廷添麻煩的情況下,盡量往高裏給,日後名聲傳出去,那些大官人們也好做‘生意’。”
“你有主意了?”胡靈反問道。
餘舒:“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