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羊叔子薦信王
是日,羊祜領著眾將外出圍獵,正碰到孫峻也來打獵。
羊祜下令:“我軍不可越界。”
眾將得令後,隻在涼國國地麵打圍,絕不能進犯吳國邊境。
孫峻歎道:“羊都督紀嚴明,不可輕犯。”傍晚各自退回。
羊祜回到軍中後,察看捉到的禽獸,被吳國軍兵先射傷到的都送還。
吳軍自然十分高興,就去報告孫峻。
孫峻召來人詢問:“你家都督能飲酒否?”
來人回答:“必須佳釀,羊都督方飲。”
孫峻笑道:“我有珍藏多年的鬥酒,現在托你去送給你們將軍,並且拜上都督:這酒是孫某自釀自飲,特奉送上,以謝昨日出獵之情。”
來人領諾後帶酒而去。
左右問孫峻:“將軍把酒送給他,有什麽意圖?”
孫峻說:“他既施德於我,我怎麽能無以回報?”
眾將全都愕然。
卻說來人回去見到羊祜後,把孫峻所問並且送酒一事全部稟報。
羊祜笑道:“他也知吾好飲酒?!”於是命人開壺取來飲用。
部將陳元說:“其中恐怕有詐,都督勿飲。”
羊祜笑道:“孫峻絕非此等小人!豈會下毒?不必疑慮。”竟然一飲而盡。從此之後派人通信,經常來往。
一日,孫峻派人問候羊祜。
羊祜問道:“你家將軍身體可好啊?”
來人答道:“我家將軍臥病數天沒有出帳。”
羊祜說:“我料他所生之病和我相同。我已經配製成熟藥在此,可以送於他服用。”
來人帶藥回去見孫峻。
眾將驚呼:“羊祜乃大敵也,此藥定生不良!”
孫峻卻言道:“非也!豈有下藥害人的羊叔子?爾等不要疑慮。”於是服用其藥,第二天病情痊愈,眾將都來拜賀。
孫峻說道:“羊叔子專門用德,本將軍若施暴,他便能不戰而服人。如今我等應當保守疆界,不要謀求小利。”
眾將即刻領命。
忽然有人報告吳主派遣使臣來到,孫峻接入詢問。
使臣說道:“陛下傳諭將軍:要急速進兵,莫要讓涼軍先攻。”
孫峻說道:“尊使暫且先回,臣隨後就有疏章上奏。”
使臣辭別而去,孫峻立即寫成奏疏派人送到建業。
近臣呈上後,孫紹拆開觀看,疏中細述不能伐涼的原因,並且勸告吳主修德慎罰,以安內為念,不應當再窮兵黷武。
孫紹看完後大怒道:“朕聽說孫峻在邊境與敵私通,現在果不其然!”於是派使臣罷免了孫峻兵權,降為司馬,派左將軍孫綝代領其軍兵,群臣都不敢勸諫。
吳神鳳帝孫紹恣意妄為,窮兵屯戍,上下無不有怨言。
左右丞相滕氏兄弟、老將留讚後嗣留平、大司農樓玄三人看到孫紹無道,直言苦諫,相繼被殺。
前後多年間,孫紹斬殺忠臣四十多人,他出入常帶五百鐵騎,群臣恐懼,卻不敢如何。
羊祜聽說孫峻被罷免兵權,孫紹失德,看到伐吳有可乘之機,就寫表派人前往洛陽請求伐吳,表中曰:“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必因人而成。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紹之昏,過於劉璋;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涼兵力,盛於往時:不於此際平一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於征戍,經曆盛衰,不能長久。”
韓煒看完表章後大喜,便下令興師。
可六部重臣皆言國庫空虛,不易動兵,韓煒無奈,隻得作罷。
羊祜聽說涼帝不肯發兵,歎道:“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拱手相送卻不能取,真是天大之遺憾!”
到了太初十四年,羊祜入朝奏辭歸鄉養病。
此時韓煒已然垂垂老矣,但依舊去親自探病,病榻前問道:“卿家有何安邦之策來教寡人?”
羊祜答道:“孫紹暴虐至極,現今可不戰而克。如孫紹不幸去世,吳國再立賢君,那麽吳國就不是陛下所能輕易攻取的了。”
韓煒大悟道:“朕現就派卿家領兵前往討伐,何如?”
羊祜說:“臣已經臥病多年,不能再擔此重任。陛下要另選智勇之士方可。”
時年十一月,羊祜病危,韓煒車駕親臨問安。
韓煒來到臥榻前,羊祜流淚說道:“臣,萬死不能報效陛下大恩!”
韓煒也老淚縱橫哭道:“朕深恨當初不能用卿伐吳之策,現如今誰能接替卿去伐吳?”
羊祜流淚說道:“臣將不久於人世,不敢不說出臣之忠言:信王殿下可擔當此任。如果真要伐吳,必用信王。”說完想起什麽,將案頭奏章扔進火盆。
信王韓照,乃韓煒與馮娉婷之幼子,隻喜兵法韜略,作風簡樸,從不結黨營私。如今大涼著實不似從前,賈詡、郭嘉、趙雲、典韋等老一代文武紛紛去世,韓煒老而彌堅,卻精力有限,朝局異常混亂,在羊祜眼裏,韓照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子。
韓煒詫異問道:“舉善薦賢是一樁美事,卿家為何舉薦之後立即焚掉奏稿,不讓他人知曉?”
羊祜答道:“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從不如此行事。”說完後便微笑閉目,與世長辭。
韓煒老淚縱橫,大哭回宮,追贈羊祜為上將軍、賜爵巨平郡王。
荊州百姓聽說羊祜死後,罷市大哭,江南守邊將士也都哭泣。
太子韓涼思念羊祜在時,常在峴山遊覽,就在上麵建廟立碑,四時祭享。往來人看到其碑文的無不流淚,所以取名叫做墮淚碑。
所謂:曉日登臨感涼臣,古碑零落峴山春。鬆間殘露頻頻滴,疑是當年墮淚人。
涼帝韓煒聽了羊祜遺言,拜信王韓照為鎮南大元帥,都督荊州諸事。韓照為人老成練達,不但精通兵略,還好學不倦,最喜愛讀左丘明《春秋傳》,坐臥經常攜帶,每次出入必定派人帶在馬前。
韓照奉了父皇之命,在襄陽撫民養兵,積極準備伐吳。
這時吳國老臣、老將都已經去世,吳主孫紹每次宴請群臣,下令都必須喝醉,又封黃門郎十人為糾彈官。
宴罷後再各自奏報過失,有冒犯的或者剝其麵,或者鑿其眼,因此國人更加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