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4章 審判
「采」就是採取,搜集;「生」是生坯、原料,一般是正常發育的幼童;「折割」即刀砍斧削;簡單地說,就是抓住正常的活人,特別是幼童,或用刀砍斧削及其它方式把他變成形狀奇怪殘疾的怪物用以博取同情乞討,又或用來和葯,還有可能用來將人殺死後進行肢解,即民間迷信所謂收采生魂,行所謂巫蠱之術。
這種行為在古代由來已久,最早可能是由是通過匈奴,甚至更早的三代時西來游牧民族傳入的,或許是原始圖騰崇拜祭祀的一種,這種行為因為太過殘忍,在歷朝歷代都嚴加禁絕,被列為十惡不赦大罪之一,同謀反、大不敬等罪孽並列。
原本那比丘國王下令收集孩童之時,便有忠直之士不滿,之時礙於國王的威勢未能阻止,現如今沈隆他們揭露了妖怪的真面目,這些人便又站了出來。
「類似此等搜集小兒數量巨大的,還要罪加一等!」有刑部侍郎打頭,大理寺少卿也站了出來,向沈隆等拜倒,「還請聖僧為我等主持公道!」
「仙翁,你還有何話可說?」沈隆冷冰冰看著南極仙翁,這件事要真論起來,簡直和獅駝嶺一般惡劣,像這樣的妖怪又怎麼可能放過。
「長老,我這坐騎沒那麼大的膽子,他……他或許只是恐嚇一番罷了。」南極仙翁支支吾吾說道,他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呵呵,刑部判案,向來論跡不論心,不管他心中如何想,這採生折割的事情已然坐下,就算他還沒來得及傷害這些孩童,也只能罪減一等,將凌遲改為斬首罷了!」古代律法沈隆同樣熟悉,《西遊記》里的法律條文大多都是吳承恩根據《大明律》寫出來的,而沈隆可是當過大明皇帝的人,這些條文都清清楚楚。
「故而,這白鹿精理當推出午門斬首示眾!以告慰比丘國百姓!」沈隆厲聲喝道,「抄沒其此前所得的賞賜,以補償受害者,如此判案可對?」
「聖僧精通律法,理當如此判決!」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同時言道,其餘文武大臣也多有附和者。
「仙翁救命,仙翁救命!」那白鹿連連叩首不已,看得沈隆一陣兒心疼,你可別把鹿角給磕壞了,這玩意兒我還打算收走呢,到時候把你宰了屍首我也得留著,鹿皮、鹿筋還有鹿鞭,那可都是好東西啊!到時候帶回去和白象的象拔一起料理了。
「八戒,你還在等什麼?還不把他拉出去斬了!」沈隆看向豬八戒,這時候你要是再慫,那就回高老莊去吧!
「仙翁,此般景象料想你看了也不好受,不如俺老孫送你回蓬萊白雲洞吧!」孫悟空上前挽著南極仙翁的胳膊說道,他平日里就愛和福、祿二星在白雲洞前下棋,孫悟空當年在天庭呼朋喚友的時候去過。
「悟空,悟空……」南極仙翁還想說點什麼,卻被孫悟空直接給拉走了,要說掙開他倒是也能辦到,但就算如此又能如何?直接和孫悟空他們翻臉做過一場么?這要是傳出去那也太難看了,所以南極仙翁就這麼不情不願地被孫悟空拉走了!
豬八戒此時沒了辦法,只能問小白龍借了寶劍,把白鹿精拉出午門,刑部侍郎當眾宣布完白鹿精的罪行,然後豬八戒手起劍落斬了他的腦袋,沈隆趁機將白鹿精的屍體收了回去,至於那根拐棍,南極仙翁倒是已經帶走了。
「多謝聖僧為我比丘國解除此禍,若非遇到聖僧,寡人恐怕遲早都會被這兩個妖怪害了性命啊!」比丘國國王顫顫巍巍從寶座上下來,向沈隆深深一禮。
其餘群臣也紛紛拜倒,「感謝神僧救我一國小兒,真天恩也!」那國王隨即傳旨教光祿寺安排素宴,大開東閣,請唐僧等入席,共坐謝恩。
「且慢!」沈隆抬手制止了他們,看著那國王道,「這白鹿精和狐狸精固然有罪,難道大王就沒有錯么?身為一國之君,理當愛護百姓,大王竟然打算搜集國內小兒心肝下藥,如此作為,如何當得起國王的重任?這白鹿精和狐狸精依然伏法,大王難道就沒個交代么?」
「聖僧,古語有云,刑不上大夫,更何況王者乎?陛下也是一時不察,被妖精迷惑,如今妖精既然已經伏法…….」當下就有大臣試圖勸說。
「所謂刑不上大夫,乃是指大夫以上諸人犯法,當交由皇帝審判,不可施加肉刑,並非不予懲罰,待判決其有罪之後,亦會根據罪責令其自裁、或是戮於朝……」要和沈隆引經據典,不是沈隆吹牛,就比丘國這些大臣,全是垃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這番話讓群臣無言以對,許久之後才有人出來說道,「八議之說僅限於宗室、官員、貴族等,卻無對國王的約束……」所謂八議就是刑不上大夫中的八類人,其中不包括皇帝國王。
「縱然王者,若行不法之事,先有伊尹放太甲於桐宮,後有霍光廢除昌邑王劉賀,如此看來,只要國王無道,亦可廢除!」歷史長了就有這種好處,不管幹什麼事兒就能找出相應的案例來,沈隆把伊尹霍光這兩件事擺出來,比丘國上下皆無言以對。
那國王有心讓羽林衛上來收拾瀋隆等,可一想到剛才他們顯露出來的仙術,又歇了這個心思,只默默地站在那裡,期待群臣能出來維護自己。
然而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太傷民心,兼之那些阿諛奉承之輩先前就跑出去了不少,剩下的也懾於沈隆的威勢不敢言語,半晌也沒人敢為他說話。
沈隆隨即道,「王者不能施加刀斧之刑,故而國王還是落髮為僧,送入寺廟靜修贖罪吧!諸位可請太子繼位。」
這下群臣可來了精神,擁立之功可是夠自己吃一輩子的,就算國王是太子的親爹也又如何?難道太子就不想著儘早登基么?
於是群臣一擁而上,扶太子登上了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