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4章 白敬功的香江之行下
只用五萬美元就能拿下聯合行的四成股份,這筆生意做得值啊,白敬功還不明白這麼做的意義,沈隆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過幾年抗戰勝利,聯合行就會改叫華潤,華是中華的華,潤自然就是潤澤東方的潤了。
楊廉安其實不姓楊,他真名叫秦邦禮,是秦邦憲的弟弟,秦邦憲這個名字好多人都不知道,但他後來常用那個名字就厲害了,博古是誰,但凡稍微讀過點書,看過點革命劇的人都清楚,早年間陳會計給了楊廉安兩根金條,讓他在魔都做生意。
他用這兩根金條辦起6家各式店鋪,以此為掩護傳遞情報、接送蘇區幹部、為蘇區購買藥品和無線電器材,魔都陷落後,楊廉安去了根據地,然後又去了香江,辦起了聯合行。
一邊做生意一邊開展大規模的抗日募捐活動,將募捐到的錢物,經秘密通道轉運到抗日根據地,為前線浴血奮戰的戰士輸送了大批西藥、通訊器材和運輸車輛。
不過由於資金等原因,楊廉安現在能做的事情不多,有了沈隆注入的資金,聯合行肯定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抗日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這些是上次沈隆秘密去北邊和白敬業見面時候商量好的,北邊現在啥都缺,沈隆的這筆援助可以說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白敬功在家裡休息了幾天,每天都和沈隆在書房裡聊很久,沈隆給他講了在香江要注意的細節,以及他要做那些事情,「小日本已經盯上香江了,我估計啊,很快他們就要對香江下手了,所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小日本一來就趕緊走人!」
「不光是你自己走,你店裡的夥計,還有楊廉安他們也得照顧到,另外,在可能的情況下,能多送出來幾個英國人就再好不過了!這樣等小日本一走,你想做些什麼就方便了。」白敬功以後要長期待在香江,提前和英國人打好關係肯定有好處。
楊慕琦這樣的大人物肯定沒辦法,他們走不了,英國人不讓他們走,日本人也盯著他們,不過一些中下層的英國人還是能救一些的,這些人將來都有大用處。
過了幾天,重新準備完畢的白敬功又離開西安南下前往香江,這次他同樣的孤身一人,而等將來日本鬼子被趕走之後,他就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了。
這次他帶來了更多的東北藥材和磺胺、青霉素,亮出了京城百草廳白家老號的招牌,高質量的藥品藥材很快轟動了整個香江,白敬功在香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開始出入各種酒會宴請,融入到上流社會當中。
白敬功打小跟著沈隆學習,英文說得很溜,西式禮儀也學了個七七八八,再加上他做生意多年鍛鍊出來的情商,應付這些場面可謂是遊刃有餘,很快就認識了不少朋友,中國人、英國人都有,順利地在香江站穩了腳跟。
當然,也不是沒有遇到麻煩,不過不管是香江的幫派還是小日本的間諜,都沒有給他製造多少麻煩,畢竟是沈隆教出來的孩子,要是連這個都應付不了那就太不給力了。
而且,他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渠道商而已,有沒有自己開廠子生產磺胺、青霉素,所以一般人還真沒有認真對付他的打算,更多的則是想辦法從他手裡拿到更多的貨物,好轉手賺上一筆,所以白敬功在香江的日子還算順暢。
楊廉安那邊的進展也很不錯,他原本就很有經商的天賦,在有了相對充裕的資金之後就可以大展拳腳了,很快,一批批物資通過秘密渠道送到了需要的入手裡。
一轉眼就是兩年多時間過去,小日本前腳剛偷襲完珍珠港,後腳就開始從陸上進攻香江,英軍在香江的軍隊僅有1.5 萬人,根本無力同小日本抗衡,很快就失去了新界和九龍,只剩下港島一座孤島,而且港島的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早就做好準備的白敬功馬上行動起來,他已經清空了商鋪的存貨,夥計們也都各自遣返回鄉,他先通知了楊廉安自己的打算,然後找到這兩年在香江認識的英國人,利用自己積累下來的人脈和渠道,趕在楊慕琦投降之前,將這批英國人運回了國內。
這些人離開香江后不久,就在報紙上看到那些沒有逃出來的英國官員、軍人被關押在深水涉戰俘營、赤柱監獄等地保守折磨的新聞報道,不由得大感慶幸,如果不是白敬功,他們必然會遭受和這些人一樣的折磨,甚至還有可能在日軍的進攻中死去,於是一個個向白敬功獻上擁抱,感謝他把自己從日本人的魔爪中解救出來。
同時一再承諾,如果將來他們還能返回香江,一定會給白敬功豐厚地回報,然後這些人少部分選擇留在中國,大部分則轉道印度返回了英國,消息傳到英國之後,白敬功受到了英國上下的感謝。
英國大使館還專程派人來到西安,代表英王喬治六世,授予他「大英帝國爵士」稱號,依次來感謝拯救英國公民的貢獻。
「這玩意兒也沒啥意思,不過對你將來在香江做生意倒是大有好處。」沈隆隨手將爵士勳章丟回給白敬功,有了這玩意兒,以後在香江就能橫著走了。
白敬功回到西安后就暫且安定下來,依舊和往常一樣,照看著家裡的生意,或是在西安總店坐鎮,或是親自帶人穿越日軍的封鎖,去迎接關外運回來的珍貴藥材。
而沈隆則繼續當好他的老師和院長,一邊進行正常的教學,一邊帶著學生在西安周圍的縣城繼續進行定縣模式的實驗。
表面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異常,可暗地裡卻在和北邊的白敬業進行著密切的聯繫,幫他們運送藥品,白敬業雖然也掌握了磺胺和青霉素的生產技術,可由於封鎖,他們生產出來的藥品還是不如自家工廠的。
這天,沈隆正在辦公室里看文件,突然有人敲門進來,「校長,有您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