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簡直是奇跡
最後一站,葉佳怡帶著客人來到昌達集團技術中心,這是一棟建築麵積上萬平方米的大廈,遠遠望去,偌大的“技術中心”四個大字並排屹立於樓頂。在一樓大門口,左右掛著兩塊牌子,右邊是“昌達集團技術中心”,左邊是“昌達集團分析檢測中心”。
“葉總你好!”“你們好!”進入大樓,從麵前經過的工作人員跟葉佳怡相互打招呼。
大廳往左,一樓是檢測中心辦公室,葉佳怡帶著客人乘電梯直接往上去,從二樓到八樓,選擇性地參觀了幾間實驗室。因為檢測中心包括了汽車配件各項指標的檢測、製藥公司原材料及藥物的成分分析測試、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性能及電解質質量指標的檢測分析,還有即將開工的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項目的相關分析化驗,該中心的分析檢測儀器價值上億元。
麵對那些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和有條不紊精心操作的工作人員,凱源公司的高管們讚口不絕,他們從內心感到震撼,想不到一家民營企業,為控製產品質量,竟如此舍得花錢,無怪乎昌達集團能在高端製造業取得這麽大的成就。
技術中心跟分析檢測中心同在一棟樓裏,離開檢測中心,葉佳怡領著客人直接到了童博士主持的技術開發中心。
先去辦公室跟童偉見麵,葉佳怡將雙方做了介紹,一番寒暄過後,童博士問道:“還去我們的實驗室看看嗎?”
“既然客人來了,那就去看看吧。”葉佳怡領著客人到技術中心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見識昌達集團體現在各方麵的實力。
童偉在前麵帶路,從第一實驗室開始參觀,當他們來到規模最大,實驗人員最多的三號實驗室時,老朱問道:“正在進行的試驗,是開發哪方麵的技術或產品?”
“三號實驗室開發的項目,就是我們將要進行中試的廢舊蓄電池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技術,整個實驗室開發工作半年多前就完成了,現在隻是做些補充實驗。高峰時期,僅這一個實驗室,就有三四十名研發人員。”童偉解釋道。
“童博士,請問一個項目開發完成以後,那些研發人員怎麽辦?是重新分配工作嗎?”老侯問道。
“本技術中心的運作方式,跟正規科研院所有些類似,但我們的機製更加靈活,我們實行項目負責人製,一個項目完成開發以後,項目負責人和技術骨幹留下來,對項目進一步完善,等該課題徹底結束,再負責尋找新項目,其間,一般研發人員,則暫時分配到其他項目組,這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童博士解釋道。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能否知道技術中心除了進一步完善廢舊蓄電池的工藝技術,還在開發哪些項目?”凱源公司技術總監老辛問道。
童偉無奈地一笑,“不好意思,我隻能告訴你,我們開發的技術或產品,都是圍繞企業需要開展的,至於具體工作,昌達集團有規定,一般情況下不便透露。”
離開三號實驗室,童偉又帶著客人們參觀了另外兩間實驗室,眼看已經到了下班時間,葉佳怡告訴客人,參觀到此結束。
從技術中心出來,時間已到五點二十,客人們上車後,葉佳怡告訴司機直接去城裏預定的酒店,並通知童博士一同參加晚上的活動。
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在昨天晚上的老地方,但昌達集團作陪的,隻有關雲天、葉佳怡、老丁和童偉等四人。
雖然酒店檔次和菜品規格沒有降低,當晚的酒局顯然沒有頭天晚上那麽正規,喝酒隨便,賓主以相互交談為主。
席間,凱源公司的客人們對當天參觀的所見所聞頗有感慨,“昌達集團不愧是全省聞名的大企業,凱源公司雖然停牌了,但我們畢竟是上市公司,另外,這些年全國各地我也沒少走,見過的企業不算很多,但也不少,不過跟今天見到的情況相比,僅從管理方麵比較,我認為昌達集團是做得最好的,不僅我們凱源公司相形見絀,我見到的其他公司也比不了。”老朱首先說道。
“朱總過獎了!我們隻是盡力去做,需要改進的空間還很大。”關雲天謙虛道。
“關總不必客氣,今天參觀過程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所有生產車間,我見到的崗位都十分整潔,不僅設備錚亮如新,就連地麵都很幹淨。製藥公司的gp車間能做到這一點倒不奇怪,因為gp取證過程對環境衛生有特殊要求,其他生產崗位如果不是為了迎接我們參觀而專門打掃了衛生,能做到這一點,令我相當佩服!”老朱在上市企業凱源公司當過多年總經理,他見的世麵確實不少。
葉佳怡接話道:“讓朱總猜著了,昌達集團從來不做表麵文章,即使行政級別很高的領導來這裏,我們也不會特意打掃衛生,不管有沒有人參觀,衛生曆來如此,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生產,而不是故意做給別人看。這是生產管理的硬性條款,任何崗位都沒有例外,如果連崗位的環境衛生都搞不好,控製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就更無從談起了。”
“是啊,葉總說的很對,如果連這種小事都做不好,大事想也別想。另外,參觀過程中還發現個細節令人感慨,所到之處,無論廠區還是車間,沒有見到一個閑散人員,所有人都在專心致誌地做自己的工作,這麽大的企業,崗位眾多,要做到這一點,說明管理非常精細。”好歹是上市公司總經理,老侯觀察事情還是很仔細。
“嗯,我也注意到這個細節,昌達集團的管理確實精細高效。不過我想向關總葉總請教一個問題,你們這樣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管理方式,如果遇到某個崗位的職工突然因為自己生病或家裏有事需要請假的話,請問你們怎麽處理?”凱源公司主管人事和勞資的苟總問道。
“兩三萬人的企業,就整個公司而言,幾乎每天都有因事因病請假的職工,但職工所在的基層單位,既有班組長,又有工段長,還有車間主任,昌達集團對管理人員有個要求,每個分公司從班組長到工段長,再到車間主任,甚至分公司的相關領導,都要對所轄範圍各個崗位的操作規程爛熟於心,實際操作要做到得心應手,一旦某個崗位有人臨時請假,這些基層管理人員就要頂上去。有了這條製度作保證,這些年來,還從未出現過因為職工臨時請假而耽誤生產的情況。”葉佳怡道。
“這是昌達集團對基層管理人員的額外要求,他們對此沒有怨言嗎?”
“隻要做到責權利對等,把利益及時兌現,不讓他們白付出,就沒人有怨言。”葉佳怡道。
“對,關鍵是利益,不能讓基層管理人員白付出。昌達集團的管理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我對另一個現象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更有興趣,昌達集團雖然規模和名氣都很大,但畢竟身處縣城,地勢比較偏。兩位老總,我想請教的是,你們如何吸引那麽多人才到這裏工作,並把他們留住?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去向,首選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實在不行,才考慮一二線大城市,像這樣的縣城,能吸引這麽多優秀大學生,簡直是個奇跡!”凱源公司的苟總認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雲天對人才問題最有體會,“請教不敢當,但苟總談到的現象,確實普遍存在,地處中小城市的所有企業都麵臨幾乎同樣的問題,這種情況我有深切感受,現在的價值導向,特別是各種媒體,連篇累牘地宣揚超大城市和大城市機會多多,好像全國的機會都集中到那些特大型城市和大城市去了,隻有在那些城市,才有好工作、高收入和高福利。稍微像樣一點的大學,畢業生言必稱北上廣深,我們在每年的招聘會上,總能遇到不少這樣的人。”
“對呀,可是昌達集團如何吸引了這麽多的人才?在你們的技術中心,無論做分析檢測,還是在童博士那裏做技術開發,我了解到很多技術人員都畢業於名牌大學,在各生產部門,也有不少大學畢業生。關總,在這方麵你們有什麽經驗能讓我們分享嗎?”老苟想知道昌達集團吸引人才的秘密。
關雲天想了想,直言道:“說出來你恐怕不信,其實我們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非要說經驗的話,那就是對人才首先要以誠相待,跟他們交心。”
“這兩點非常重要,但僅憑這兩點,恐怕不足以對人才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吧?”凱源公司總經理老侯,也加入到這個話題。
“當然,任你巧舌如簧,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想把人才吸引過來,誰也沒有那麽大本事。不要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太現實,他們要生活、要成家、要買房,哪一項都少不了花錢。”
“沒錯,可是昌達集團在吸引人才方麵,具體是怎麽做的呢?”老侯追問道。
“首先,跟對方交心,對他們以誠相待,雖然這不是吸引人才的關鍵手段,但這是必要步驟,而且是第一步。因為隻有對你有充分的了解,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他們才對你的企業有興趣。”關雲天道。
“關總說得有道理,在對你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即使你給出其他條件,對方也會認為你在開空頭支票。”
關雲天點頭讚同,並當著客人講了昌達集團在一所985大學招聘畢業生的故事。
在畢業季,關雲天跟昌達集團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走進大學的招聘會場,介紹企業狀況時,他毫無隱瞞地告訴圍過來的畢業生們,昌達集團不僅是民營企業,而且不在大城市,它的總部在一個縣城。
聽了介紹,有幾位求職者當即搖頭就要走開,關雲天叫住了對方,“同學,請留步!請問你們讀的什麽專業?”
對方轉身,用奇怪的目光看著關雲天,“還用問嗎?當然是你們招聘的專業。”
“那就對了!但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對於將來的工作,請問你們想專業對口,還是更在乎企業所在的位置?”
對方往回走了幾步,離得稍微近了些,“專業是否對口和企業所在的位置,跟今天的招聘有什麽關係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