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疑竇叢生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關雲天在電話裏不置可否,答非所問,“梁處長對昌達集團公司的幫助,我們一定會銘記,有機會來我們省出差,請梁處長一定來公司指導工作。”
但老梁這個電話的重點不在這裏,“有機會去你們省出差,一定前去昌達公司拜訪。關總,你們投資入股一年了,覺得南方那家鴻源公司怎麽樣?”
“平時我對鴻源公司並未關注,據我們派去參加股東大會的代表回來說,保健品項目現在還處於一邊建設一邊生產的狀態。我們這裏的世麵上還沒見到那種產品,梁處長,你在京城市場上見到過鴻源公司的產品嗎?”對方離不開這個話題,關雲天再不接茬,好像有點失禮。
“這說明他們前期宣傳力度不夠,再就是產量還是太小,不過前景很好。關總,聽說第一年的分紅都下來了,現在他們正在增資擴股,昌達集團又有閑置資金,你們沒打算追加投資嗎?”老梁終於說出了他最想說的話。
“據我們的代表匯報,這個問題鴻源公司的高總也跟他提起過,畢竟追加投資不是一件小事,我們需要召開董事會討論後才能決定。”
讓關雲天不解的是,身處京城的梁處長,怎麽對遠在南國的鴻源公司的事如此關心?那裏雖然有他的同學陳經理,但這樣明目張膽地為同學就職的企業站台宣傳,不免讓人心生疑竇。
“當然,任何決策都不要盲目做出,我隻想提醒你,把資本投在鴻源公司,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多謝梁處長的好意,我們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
本來不想放在心上的一件事,老梁這一不厭其煩地提醒,讓關雲天不好置之不理,但上次往鴻源公司投資入股了一千萬,從某種意義上說,完全是為了照顧老梁的麵子,這次鴻源公司增資擴股,老梁又來提醒,在鴻源公司情況不是非常明朗的條件下,關雲天的決定會慎之又慎。
正在這時,總經理葉佳怡來找關雲天商量工作,“你來的正好,有件事正想跟你商量。”
“嗬,那就先說你的事。”葉佳怡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
“老丁去鴻源公司參加股東大會,還帶回來二百萬年終紅利。”關雲天道。
“好事兒啊!投資一千萬,當年就獲利二百萬,這收益夠高!說明這筆投資做對了。”葉佳怡道。
“你先不要急於做出判斷,對方讓咱們追加投資,剛才京城的老梁來電話也提起這件事,你覺得怎麽樣?”
“追加投資?憑什麽?就憑這二百萬紅利?”葉佳怡不解地看著關雲天。
“還沒決定呢,不是跟你商量嘛。”
“咱們不能被二百萬紅利迷住了眼睛,我的觀點是,能不能追加投資,要對多方麵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後,才能最終決定。上次投入那一千萬,說實話人情的成分很重,這一點咱們都很清楚,追加投資,還要考慮人情因素嗎?咱們投資入股那個保健品項目,現在進展到什麽程度了?”既然董事
長專門找自己商量,葉佳怡就得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聽老丁說,保健品項目還在一邊建設一邊生產,據說現在的產量還沒達到設計規模的四分之一。”
“這不就是問題所在嗎?就那麽一個普普通通的項目,在以‘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著稱的特區,都過去一年了,還在邊建設邊生產,他們的時間觀念呢?另外,既然沒有全部建成投產,哪來的效益?二百萬的分紅又該從何說起?我覺得這些情況都值得懷疑?”葉佳怡道。
“我也覺得這二百萬分紅是個陷阱或誘餌,目的就是吸引咱們再次往裏投資。”關雲天道。
“我不是對這家鴻源公司有偏見,也不是給這件事隨便定性,但國外的龐氏騙局和國內的接鼓傳花遊戲,都是讓早期的投資者品嚐到足夠的甜頭,否則,怎麽讓你繼續往裏投資?如何對那些正在觀望的潛在投資人產生吸引力?”
“這二百萬紅利的確蹊蹺,可麵對京城梁處長的一再提醒,咱們該編個什麽理由拒絕呢?”
“說到這裏,我還有個疑問,鴻源公司說他們的產品已經上市,上次集資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產品做廣告宣傳,可一年過去了,在任何媒體上也沒見到鴻源公司的產品廣告,就這麽一種狀況,當初入股的一千萬,一年之內就能分得二百萬紅利,怎麽解釋我也覺得有點天方夜譚!”
“是啊,這種反常現象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鴻源公司可以暫時不去管他,現在的問題是怎麽找個合理的借口,拒絕京城那位梁處長。”關雲天為難地說。
“如果對方不再提及,咱們就不要主動跟他談論這件事,要是他什麽時候打電話再跟你提起鴻源公司的增資擴股,你就說昌達集團正在籌建新項目,閑置資金都被占用了,這不就是個很合理的借口嗎?這些行政官員,就知道打招呼,到處牽線搭橋,出了問題他們卻不管了,就像縣計委那位郭副主任,為他朋友的貸款出麵說情,後來出現貸款違約,他連人影都見不到。說到這裏,昌源中介公司那筆違約貸款總算收回來了吧?”
自從出現了精美公司那筆違約貸款,關雲天一直把精力放在追討貸款的事情上,別看就在同一層樓辦公,因為前段時間集團公司運行平穩,他跟總經理葉佳怡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在一起討論工作了。
“嗨,費了好一番功夫,又送了禮,總算迫使作為保人的興隆橡膠製品公司歸還了貸款本金。剛一消停,到任不久的銀監局長又來昌源中介公司檢查工作,還拿走了營業執照,並下達了罰款三十萬的處罰通知。”關雲天兩手一攤,很是無奈的樣子。
“這就是在內地做企業老板的無奈,你得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來處理這些跟企業管理無關的瑣事,幸好三十萬也不算多,交了罰款也就完事了吧?”
“三十萬對昌達集團公司確實不算啥,但今天罰了三十萬,誰知道明天罰多少呢?後天又是哪個職能部門找上門來挑毛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找個罰款理由還不
輕而易舉?關鍵是不能慣出有些人的毛!昌達集團曆來守法經營,想來這裏找便宜,哪有那麽容易?”關雲天憤然說道。
“那你怎麽辦?銀監局的罰款通知都下達了,你不可能讓他更改決定吧?”
“憑什麽呀?監管部門自己都承認,昌源中介公司的每筆業務不存在原則錯誤,最多就是具體操作不夠規範,僅憑這麽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罰款三十萬,那也太冤枉了!”
“但你硬抗也不是辦法,畢竟人家代表一級行政監管部門,如果不接受罰款,接下來可能會麵臨更重的處罰。”
“哼,誰也別想一手遮天!就在前兩天晚上,我請縣裏主管工業經濟的副縣長,通過縣府金融辦主任,約請銀監局長吃飯,就在飯局上,當場就把問題解決了。”說到這裏,關雲天為自己的行為頗感得意。
“怎麽,最後的結果是不罰款還是少罰款了?”
“當時啥也沒說,第二天銀監局長通知老常把營業執照取了回來,一分罰款沒交。”
“嗯,在這種環境下做企業,沒有一定的政府人脈還真是處處被動。”葉佳怡作為職業經理人,她深知自己在這方麵的欠缺。
“中介平台這兩件事總算有驚無險地處理完了,還沒來得及跟你通報,老丁便從南方的鴻源公司帶回來增資擴股的消息,京城的老梁又來趁機提醒。這一年左右,正事沒幹多少,主要精力都在圍繞投資融資打轉,我都覺得有點膩了。”關雲天道。
“這種現象在發達經濟體早就出現了,所謂資本的脫實向虛,基本就是這個意思,把大量資本從實體經濟中轉移出去,搞資本運營,好處是掙錢快,也比較省事,壞處是麵臨一定的風險。”
“以你之見,資本運營的業務今後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在發達經濟體,實體企業一般不做資本運營,而是專心把實業做好做精,不斷開發新產品。像鴻源公司那種新項目,都是專門的投資銀行或風險投資公司去做,別的實體企業即使資本再雄厚,也不會去參與。但內地情況特殊,實體企業兼做資本運營的不在少數,我的觀點是入鄉隨俗,隻要風險可控,不牽涉太多精力,資本運營還可以繼續做,但規模要適度。”以葉佳怡的教育背景和見識,她對這個問題有獨到見解。
“脫實向虛,這個詞用得好,咱們這一年多所做的事情沒有一樣跟昌達集團的實體經濟有關,先是投資入股南方的鴻源公司,接著又搭建自己的資本運營平台,這樣的經營方式在收益上也許還不錯,我覺得長期效果還有待觀察。”關雲天本身就是做實業出身,他對資本運營的遊戲其實並不感興趣,若非外界條件驅使,昌達集團斷然不會涉足這一領域。
“這下不用那麽操心了,昌源中介公司那一塊,隻要老常控製住風險就可以了,至於南方那個鴻源公司的增資擴股請求,需要繼續觀察,如果京城的梁處長再次催問,你就以籌建新項目為由,順理成章地將其拒之門外。”葉佳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