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重大利好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因為昌達公司承諾的工資待遇要高於其他橡膠公司,大劉等老同學們從原單位辭職時,還帶過來四五十名很有操作經驗的老員工,這五十餘名從別的橡膠公司挖過來的老職工,成了昌達公司新項目的生產骨幹。
在新項目正式投產之前,關雲天將昌達公司更名為昌達集團公司,同時成立簾子布分公司和橡膠輪胎分公司,任命大劉為橡膠輪胎分公司經理,車間主任和班組長也從這些富有輪胎生產經驗的老職工中選拔。
職工培訓期間,技術轉讓方跟關雲天商量,希望大劉和有操作經驗的老職工參與進來,盡管培訓新職工是技術轉讓方的職責,考慮到老職工參與其中的言傳身教作用,關雲天寧願多付出一個月工資,也要讓大劉他們提前一個月進入昌達公司。
果然,在富有經驗的老職工帶領下,培訓工作事半功倍,隻用了兩星期,幾百名從未接觸過輪胎生產的新職工,就有百分之九十五通過考核,取得了上崗證。
隨後的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過程都很順利,在甲乙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新項目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正式投產。
當初為了有利於培訓新職工,關雲天讓大劉他們提前一個月介入,說起來那是為了配合乙方的工作,昌達公司相當於為大劉等四五十人多支出了一個月工資,有人認為不值得。
現在提前一個月正式投產,這種項目一個月所產生的效益,豈是區區一二十萬元工資所能比擬的!
大劉等人帶來的經驗,使昌達輪胎分公司無論在生產還是銷售環節,都少走了很多彎路,大劉還把他一個在原輪胎廠銷售科做片區業務經理的親戚介紹到昌達集團,這位小何經理成了昌達集團輪胎分公司的銷售經理。
隨著輪胎項目的建成投產,反過來促進了集團內部簾子布業務的發展,簾子布這種競爭非常充分的產品,這幾年市場早已飽和,幾乎沒有什麽發展空間了。
輪胎項目投產以後,需要大量的簾子布作為輪胎製造的輔助材料,這不僅為公司內部簾子布的生產銷售擴大了範圍,還為輪胎生產降低了成本,畢竟屬於同一家公司,所需原料總比在市場購買要便宜不少,這反過來又為輪胎銷售奠定了成本價格優勢。
這種原料——產品的上下遊關係,在同行業中是難得見到的。
一期工程投產後,正趕上汽車行業被列為國家支柱產業,這對與其配套的輪胎行業也是個重大利好!
半年後,昌達集團輪胎分公司接連上馬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使其達到了年產六十萬條車用半鋼——全鋼子午胎的生產規模,這個規模在國內同行業屬於中上等水平。
項目建成投產後,關雲天與省橡膠設計院有關專家交流,對方認為輪胎行業要達到年產一百萬條的規模,才算是比較合理的經濟規模。
不到兩年時間內,把生產規模做到了六十萬,即使在輪胎之鄉富源縣,這樣的速度,這樣的規模,也被人嘖嘖稱道,關雲天也有些躊躇滿誌的心態。但是,專家們的意見讓原本有些飄然的關雲天突然清醒了許多,他
就省橡膠設計院的意見向好朋友,也是橡膠輪胎方麵的專家李長津求證,老李的觀點跟設計院的專家們幾乎完全一致。
沒有達到合理的經濟規模,當然不可能取得最佳經濟效益,這一點不用問專家,關雲天自己就能做出判斷。
“如此說來,你認為昌達集團有必要把規模搞到一百萬嗎?”關雲天問李長津。
“關總,一百萬經濟規模是理論上計算出來的,實際上沒有幾家企業遵從這樣的說法。你要知道,輪胎製造業屬於高能耗產業,要是達到一百萬生產規模,每年的用電量就會是個天文數字,沒有自備發電廠,地方供電局恐怕都不會支持你。”李長津道出了繼續擴產麵臨的問題。
“哦,用電是個問題。自備發電廠——,可能不太好辦,你提醒的很對。”關雲天自言自語道。
跟李長津交談以後,關雲天知道事情不簡單,但他卻根本沒有放棄的打算,“達不到經濟規模,那就和眼睜睜看著效益流失沒啥區別!”這樣的事,關雲天無論如何不會熟視無睹。
再次跟縣聯社的朋友相遇時,兩位主任被昌達公司的高效率所折服,“沒想到你們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就把三期工程全部建起來了,你知道,富源縣其他輪胎公司達到年產四五十萬的規模,一般都用了三四年時間。”聯社一把手老孫嘖嘖稱道。
“回稟領導,昌達集團的項目趕上了好時候,汽車行業現在是國家的支柱產業,輪胎業也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春天,在這麽好的形勢下,雲天哪敢有絲毫懈怠的理由?不抓緊時間工作,對不起所有人啊!”關雲天調侃道。
“說的也是,雲天一向善於把握機會,抓住機會,遇到這樣的好時機,以你性格,當然不會放過了。”聯社副主任老常跟關雲天是很好的朋友,他們之間非常了解。
“兩位領導可別給我戴高帽,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啥事兒也幹不成。”
關雲天順便提到了有關專家關於最佳經濟規模的建議,還提到了自備發電廠的事。
“怎麽,現在年產六十萬的規模還不夠大嗎?”老孫問。
“規模大小倒沒有任何規定,專家們通過理論計算和實踐證明,產量達到年產一百萬才是最佳經濟規模。”
“我們是外行,不明白最佳經理規模是啥意思。”老常道。
“所謂最佳經濟規模,是指企業的生產、管理、水電蒸汽等要素處在最佳配比狀態,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生產要素都發揮出最佳效能,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生產成本最低。據專家們測算,如果在最佳經濟規模狀態,每條輪胎的生產成本比現在還要降低百分之十。”關雲天解釋道。
“聽你這意思,難道還想繼續擴產?”老常知道關雲天的做事風格。
“成本在現有基礎上降低百分之十,這是個什麽概念?要說不動心,那就是我在領導麵前撒謊。可是.……”關雲天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隱。
“雲天,你想說擴產需要資金吧?”老常道出了關雲天不好說出口的話。
“不光是擴產需要資金,據一位業內專家,也是我的一個朋友說,如果規模達到一百萬,用電量巨大,縣裏供電局恐怕很難同意配套,說不定需要企業建自備電廠,真要這樣,建設自備電廠的資金,可能比項目本身擴產所需資金還多。”這個因素,也是關雲天在聯社兩位領導麵前難以啟齒的原因。
“哎喲,真要實施這一步,需要的資金可不少呀!雲天,咱們是朋友,我就推開窗戶說亮話,連項目擴產帶建自備發電廠,以縣聯社的實力,我們可能無法滿足你的資金需求,畢竟縣聯社不能光支持昌達公司一個單位,你說是吧?”
老孫這話雖然不十分好聽,但道理一點也不差,本來嘛,縣聯社肩負著支持全縣城鄉經濟建設的重任,不可能把很多資金都貸給昌達公司一家企業,那樣做無論出於風險控製的考慮,還是對金融機構肩負社會責任的要求,都是不合規的。
通過這幾年的交往,關雲天不僅跟聯社副主任老常,甚至跟一把手老孫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哥們,在他們麵前說話早就沒有什麽忌諱了。
想了想,關雲天硬著頭皮道:“可是擴產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聽了專家們的建議後,我也做過計算,不算原有利潤,僅僅達到經濟規模後降低的這一塊成本,也就是因成本降低而多出來的這塊利潤,在五到十年內,就可以連本帶利回收擴產和自備電廠投入的資金。如果得不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大塊利潤從麵前流失。”
老孫低頭考慮了一陣,他突然抬頭看著關雲天,“這麽大的事,光靠縣聯社是不現實的,雲天,這兩年跟農行的劉行長還有聯係嗎?”
“劉行長——,前年你給我引薦以後,我去他那裏拜訪過幾次,近一年來,由於事務繁忙,就很少去拜訪他了。”
“哦——,如果你想實施擴產,我建議你應該去拜訪農行的劉行長。”這是老孫的建議。
“嗯,是該拜訪他,你們兩位領導跟我一起出麵吧。”
關雲天當然知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但要拜訪劉行長,從禮節上應該邀請引薦人一同前往,至於他倆是否願意跟隨,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你去找老劉辦事,我們就不跟隨了。”老常把事情推了。
跟農行劉行長打交道,吃飯喝酒屬於稀鬆平常,而且從那次酒局的情況看,這個老劉好像對喝酒並不是多麽熱衷,經過幾次接觸,關雲天覺得老劉這人屬於比較文縐的那種,據說他是七十年代推薦上的大學,不管怎麽說,好歹也念過幾天書。
通過事先聯係,得知老劉正在單位,準備了一些見麵禮,關雲天直奔農行老劉的辦公室。彼此已經是熟人了,幾句寒暄之後,老劉親自給關雲天沏了一杯茶。
“劉行長,今天沒有會議嗎?但願我沒打擾到你。”知道這種單位經常開會,關雲天這算是沒話找話說。
“你還別說,算你趕得巧,好不容易今天沒有給我安排會議,否則上班時間你見不到我。”看來,當事人也對沒完沒了地開會心生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