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曠世吾皇> 第一章 隔世之境

第一章 隔世之境

  相傳,女媧娘娘揮藤附泥造人之後,人類繁衍生息,赤縣神州上萬物生長,有序發展,百姓敬業樂群,其樂融融,雖然時有戰爭爆發,據說是女媧娘娘有意之舉,她想這樣維護生態平衡,大概女媧娘娘就是最早的生物學家了吧,但在女媧娘娘造人之際,疲於忙碌造人,身疲力竭之時,胸間懸吊的盥洗鏡不慎落入凡間,並未察覺,此鏡周圍鑲嵌著紅鐵,紅鐵上鐫刻著生威的老虎,正在嘶嘯的姿態,給人一種膽寒戰栗的感覺,肅然起敬,歎為觀止,莫名生畏,世人忖度歸裏包堆是女媧娘娘想宣揚正義威嚴罷了,該麵鏡子俗稱赭玄鏡,該麵鏡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欲與滹沱河試比大,落入凡間後,周圍的紅鐵與鏡麵”分道揚鑣”了,紅鐵不知所蹤,銷聲匿跡,赭玄鏡則插在了大庾嶺的一方偏隅,該麵鏡子靈氣十足,據說是當初神界聞名遐邇的鐵匠為女媧娘娘量身打造的,女媧認證後,隻有女媧娘娘的雙眸方能看得見,她的雙手方能摸得著,赭玄鏡庇佑著大庾嶺,潛默地影響著這方水土,鍾靈毓秀,草木菁菁,樹木葳蕤,亂花迷人眼,淺草茸茸沒馬蹄,大庾嶺青山碧水,藍天白雲,百姓安居樂業,壽命頗長,赭玄鏡鏡麵清晰有光澤,閃閃透明,可囊括大千世界,包羅萬象,赭玄鏡的玄妙之處無出其右了吧,據說唐朝虢州弘農詩人宋之問的詩句大多為應製之作,少了些許意味,內容貧乏不討喜,當他流放途徑此地時,受其影響,寫下了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這樣的佳句,也使自己詩壇紅火了一把吧。赭玄鏡照著赤縣神州,反射出的竟然不是和唐朝宋朝如出一轍,而是大相徑庭,天壤之別,這裏外兩個世界各行其道,互不幹擾,裏麵呈現出來的金甌,什國,該國家是由十兄弟開創的,十兄弟兒時生活艱難,吃盡了苦頭,不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們的雙親寅吃卯糧,為了子女不餓肚子,去搶富家的牲畜糧食,最終被打死,當時社會底層的許多人都掣襟見肘,都有心生偷雞摸狗的想法,許多人按捺不住最終還是會去偷搶,難逃被打死的悲劇,當時社會現狀可如下描述:生於亂世家境貧,人情冷暖世無道


  衣衫濫褸遭人嫌錦衣玉服人所向


  朱門琦戶狗肉臭路邊街上凍死骨

  一樣為人兩不樣二種狀況天壤別

  平民愛情難言矣兩情相悅也難合

  富人愛情難言矣左右女物伺終日

  茅屋之貓食糠糟豪宅之犬吃肉花

  呼哉天下賢良玉同心協力倡平等


  喊兮四海權勢人一心一意為黎民。


  全國上下人同德大同世界在眼前,他們心中積鬱了不滿天下不公,想創建一個均富貴的國家,同仇敵愾,他們同舟共濟,努力了數十載,戮力同心,打造了自己的勢力,勢力與日俱增,最後武裝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施行仁政的金國毫無懸念的亡國了。十兄弟中有兩個是異性兄弟,分別是老四和老八,老大都威已近耄耋之年,病怏在床,行將就木,現任國主為老二都顏,都氏兄弟好了傷疤忘了疼,驕奢淫逸,聲犬色馬,終日寢宮歌舞升平,酒肉池林,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

  什國中有兩大家族,佴世家族和解世家族。佴世家族世代經商,是什國有頭有臉的巨商大賈,富可敵國。解世家族,是尚武家族,追求武功,是什國的護國利器,換言之,乃什國之鷹犬也,在都顏的控製下,無惡不作,無所不用其極,佴家早已深惡痛絕,憤懣不已。看不下去了,但是佴家難與之匹敵,解家有國主作後盾,加上解家為武家,功法了得,尤其是解家大長老解天的雕啄功出神入化,真正見過他使招的都去見閻王了,而且佴家老爺佴嵩為了修煉曾祖父留下來的功法龍躍掌曾花了十年才修煉到第四層,沒有武學慧根,佴家老爺天生不是練武的材料,曾花了十年學武功,最後隻學會了龍躍掌的第四層,這說出去都會惹人恥笑,龍躍掌是佴家祖先留下來的功法,佴嵩的曾祖父佴世雄是個武學大家,曾在金國下任護國大將軍,縱橫捭闔沙場間無敵手,欲打金國的國家誰人不聞其名聞風喪膽,但是天公不作美,最終被金國奸臣設下東窗計下毒毒死了,在加上金國的滅亡,雪上加霜,佴世家族一蹶不振,佴世雄的殞沒,至此世間留言佴家不占武功了。其實解家同樣視佴家為草芥蔽蓆,但是嶧山王萬榮和佴家走得近,解家不敢輕舉妄動,萬榮在十兄弟中排老四,是個妥妥當當的正人君子,十兄弟除了老大,就他還保有初衷,萬榮和佴嵩十分投機,兩個人算得上是君子之交。在這樣的局勢下對弈了許久,兩大家族一直方枘圓鑿,格格不入。佴家在什國名聲頗高,佴家雖然是巨商大賈,但是並不是與許多富商一模一樣,並不是暴斂攫取民脂民膏來的,而且經過正當生意來的,什國雖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是藥材奇缺,什國常年與外邦短兵相接,戰士受傷在所難免,人之患病,也人之常情,對藥材的需求格外大,而與什國隔海相望的附屬小國曲國藥材極其豐饒,佴家抓住這個契機,一步一步發展到今日的富有,方心未艾,斂財取之有道,此外,佴家經常從事慈善事業,深得民心,老百姓調侃,佴家不是佴家的,而是我們大家的,盡管如此,佴家對於什國的眾多黎民百姓,隻能盡綿薄之力,救國救民心有餘而力不足。解家臭名昭著,仗勢欺人,作威作福,百姓們都看在眼裏,恨在心裏,他們沒有膽量說出來或者替天行道,因為活生生的例子鮮明的擺在那裏,一有人與其他人言論解家的長短這種風吹草動,一被發現,非死即傷,解家以沉重代價堵住悠悠之口,雖如鯁在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之言雖微,但終有一日如決堤之洪,一發不可收拾,解家認為佴家假仁假義,騙取民心所向,內心甚是不快,欲除之而後快,萬榮時常諫言都顏不要荒於朝政,沉迷女色之中,都顏天性要強,聽到自己弟弟對自己說三道四的,幺五喝六的,內心甚是不滿,但顧忌當年兄弟患難之情,不言,萬榮看著曾經患難與共,勵精圖治的兄弟變得剛愎自用,油鹽不進,內心早已恨入骨髓了,如此環境之下,佴解兩家仇火愈燃愈旺。隻是差一點引火的東西,將會一觸即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