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生悶氣
自從三女兒在這個亂世出生後,楊木青一顆心全撲在女兒身上,他請了兩個月事假在家照料妻女。
楊木青給女兒上戶口時報了個十分響亮的名字:楊紅兵。
這是兩口子商量後共同取的最時髦的名字。
原本給三女兒準備的名字是“楊梅”。
那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準備的,現在三女兒生在文化大革命最轟轟烈烈的一年,為了紀念紅衛兵,就把準備好了的名字換成了“楊紅兵”。
不過,楊梅也好,楊紅兵也罷,都沒人這樣稱呼過三公主,外人甚至不知道三公主的這個乳名,大家習慣喊她“楊三妹”。
直到要讀小學去報名時,楊木青才翻遍字典給三公主取了個與眾不同的學名“楊珖”。
“珖”是用玉做的笛子。
當父親的希望女兒象白玉一樣潔白無暇;象笛子一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楊木青休完假已到了春末夏初的季節。
這時的文化大革命已搞得如火如荼,很多老革命被打倒了;
文鬥變成了武鬥——爬上屋頂打瓦塊仗、射彈弓;
武鬥在逐步升級——頭戴鋼盔或勞保安全帽、手持鋼釺、木棒去搶廣播;抓對方的鐵杆。
經過幾次激戰後,上半城的棒棒已被下半城的砸派趕到了城外。
遠離果城的朱鳳廠表麵還比較平靜,機器照常運轉、生產照常進行。
但是很多人一下班就趕到果城去參加武鬥。
沒去果城鬧革命的棒棒或砸派就在廠裏拿著高音喇叭互相謾罵。
打派仗的主要是群眾,兩派都自稱“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了;
兩口子往往因觀點不同,在飯桌上就吵了起來,甚至打起架來。
楊木青始終保持沉默,不表態。
哪派的人都結交;
他極少進城;
上班埋頭工作,下班後忙著照料女兒;
有時也到兩派的總部走一走,看看他們需要什麽樣式的忠字品,自覺地幫兩派做忠字品;
他不打聽、不傳播,怕被當作奸細。
蘇雅平坐完月子照舊積極投身到了大革命的洪流中。
這個十八歲就入了黨的黨小組長生怕別人說她思想落後,總是緊跟黨走,與時俱進的。
由於一個思想先進,一個思想落後,即使有了盼望已久的寶貝女兒,家庭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幸福,但蘇雅平和楊木青也偶爾會為派性鬥爭而鬧別扭。
一個陰天的中午,楊木青回家後發現蘇雅平的臉色不好,正獨自坐在桌前吃飯。
家裏隻有蘇雅平一人。
大娃還丟在南縣外婆家的,二娃和三妹送到保姆劉婆婆家全托了。
劉婆婆的家在山邊宿舍附近,不屬於朱鳳廠的房子,是自建房。
離楊家隻有幾百米遠。隔了一條公路。楊家在東邊,劉家在西邊。
劉家住的是帶壩子的單家獨屋。房間比較多;結構較複雜。
這是劉婆婆老伴劉公公的祖屋。
劉公公在成都工作,把妻子和兒女丟在家的。
劉家祖屋分上下兩層,下麵是地下室(抗戰時期用作防空洞)。
兩層之間搭的是個木頭梯子。
劉婆婆一家住上麵,下麵是劉公公侄兒劉清明一家人住的。
地下室開了道門,方便劉清明一家進出。
在地下室外麵也修了一條石梯,直接通向劉婆婆家大門外的大壩子。
大壩子裏有一棵粗壯、高大的黃葛樹。
這是大人乘涼和小孩子爬樹的好地方。
劉婆婆家象迷宮,適合躲貓貓、搞地道戰。
劉家周圍是人煙稀少的農村,背後是群山,在這群魔亂舞的動亂年代,相對而言,遠離鬧市的劉家如同世外桃源。
楊木青千挑萬選,為三公主找了個最理想的寄養環境。
朱鳳廠有托兒所,條件非常差,幾個阿姨要看護上百個嬰兒。
朱鳳廠招工是一批一批地招,一招就是幾百人,這批同齡人結婚、生孩子也是一窩蜂的。
幾百個同年出生的孩子放在托兒所裏,有的聲音哭啞了也沒人來換尿布。
楊木青兩口子哪舍得讓三公主去受那個罪,想叫外婆帶,碰恰蘇雅平弟媳鍾桂花也生了二女兒蘇紅衛,蘇紅衛隻大三公主一個月,一個屬馬,一個屬羊。
外婆要帶孫女,沒法帶外孫女,連二娃都被送回了朱鳳廠。
楊木青隻好給二娃和三妹請私人保姆。
說是全托,然而楊木青每天一下班就會先往劉家跑,把女兒抱著看夠了、親夠了才回家吃飯;隻要一有空,就要把三女兒抱回家帶。
楊木青喜歡用歐美人的禮儀對待三公主,見麵要親親臉,告別也要親下臉。
這套表示父愛的動作一直持續到女兒讀初二時才終止。
那時的三公主行走三步路都是前呼後擁的,楊木青當著她的眾多跟班親她的臉,讓她感到難為情。
在三公主發了幾次脾氣後,楊木青不得不意識到女兒已經長大了,不再是他想親就親的洋娃娃了。
那天,在三公主還是兩個多月大的嬰兒時,楊木青中午一下班就急急忙忙趕到劉家看女兒。
看完女兒回家吃午飯,正興衝衝地想給妻子擺談三女兒,卻意外地發現妻子在生悶氣。
蘇雅平看到丈夫回來了,理也不理睬,沒象以往那樣趕緊擱下碗筷去幫丈夫盛飯。
她埋頭吃她的。
楊木青到廚房從熱鍋裏端出留的飯菜,坐在妻子對麵吃。
吃了兩口,看到她那愁眉苦臉的樣子,就關心地問:“哪兒不舒服?”
“唉!”她歎了口氣說,“未必然你真的沒看見,沒聽到麽?”
“你說的啥?”
他先是一愣,想了想,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便解釋道:“我今天上午在車間做測定,沒到外頭去,確實不曉得啥。”
她有點生氣,激動地說:“不曉得!不曉得!就是看到了、聽到了,因為有了你那朵雲,你也假裝不曉得!”
你不參加,我莫意見,是非曲直,總有一個看法才是呀!”
“到底啷門回事?不要錯怪人!”
他一語雙關。提醒蘇雅平既不要怪錯了他,也不要錯怪了黃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