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貧道自有胸中策
商隊剛好趕在天黑前進入了伏羌縣城,領頭的何潘義一進入城門,便有一群人急匆匆地迎了上來。
為首者是名漢人,年約四十多歲,滿麵虯髯,何潘義一見到他,就忙下了駱駝,躬身一禮,問道:“宋五郎,你怎地還在這裏?”
那宋五郎還了一禮,搖頭歎息,道:“哎,真是一言難盡啊……”
原來這些人都是自長安出發的行商,早在近半個月前他們就已然來了伏羌,剛好趕上了吐穀渾突然發兵進犯大唐邊境,可謂是有些運氣欠佳。
除了作為主戰場的洮、岷兩州之外,朝廷在渭州、蘭州、河州等地境內也陸續發現了吐穀渾騎兵的蹤跡,隨後就有一支比他們先行的商隊在途經渭州時遭遇了襲擊,死傷者十之。
宋五郎等人從幸存者的口中得知,當時那些襲擊者都是二話不說,見人就殺,待到唐軍奔赴而來,襲擊者們毫不戀戰,竟然放棄唾手可得的財貨,迅速撤離屠殺現場,自那之後他們又聽到了兩起類似的消息,駭得他們停駐在伏羌縣城,一時不敢再繼續西行。
很顯然,吐穀渾人襲擊商隊的目的,便是為了破壞大唐西北地區的貿易通道。
這些行商販運的貨物都是絲綢、珠寶、珍玩之類的商品,顯然不可能在伏羌縣及周邊相似的小地方發賣出去,而原路返回相距將近千裏的長安,會產生許多不良後果,無形的利益損失太大,他們自然是更不願意。
當然了,脫離這種困境的辦法還是有的。
近日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消息,確認出吐穀渾派來深入大唐境內襲擊過往商隊的每支輕騎不過四五十人馬,隻是官府須得防範吐穀渾大兵壓境,已然自顧不暇,根本騰不出多餘的人手去對付那些行蹤不定的襲擊者。
於是,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滯留在伏羌的行商們決定抱團取暖,共同組建一支實力足以讓襲擊者忌憚的武裝護衛隊伍。
可這顯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說隴右民風彪悍,可大多數能打的人都做了府兵,剩下的亦須得通過當地官府和家人的同意,宋五郎等人一番辛苦下來,每天隻能招得小貓三兩隻。
也正是在他們為遲遲不能招募到足夠人手而發愁的時候,何潘義帶領的商隊抵達了這裏。
宋五郎等人一眼就看出何潘義商隊中的武裝力量已然遠遠超過了他們,不由大喜過望,於是在諸商隊合並之後,他們便不約而同地共同推舉何潘義為大首領。
在李曜的授意下,何潘義非常幹脆地接下了這個重擔,隨後就麻利地將實際的商隊武裝指揮權托付給了李曜。
次日一大早,何潘義便帶領總人數已經翻了一番的商隊離開了伏羌,行至渭州邊境的落門水東岸時,李曜讓何潘義在驛道附近就地紮營,然後召來商隊中的重要成員準備進行一場臨時會議。
宋五郎領著幾個行商一走進大帳,就見到坐在首席的人,居然不是商隊大首領何潘義,而是一位身負長劍、手拿拂塵的女冠,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開口問道:“這位女道,你坐在這裏作甚?”
坐於次席的何潘義嗬嗬一笑,說道:“何某來介紹一下,這位是終南山宗聖觀明真道長,宋五郎莫要以為道長是個女流,其實本事非比常人,對付吐穀渾蠻子騎兵,可是綽綽有餘的。”
李曜唱了聲“福生無量天尊”,故作謙遜地道:“何郎君過獎了,貧道不過是習得些許巧技罷了。”
宋五郎看到何潘義和李曜一唱一和,都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有些不滿地說道:“何二郎,你也算得一位頗有名氣的行商,豈能退居次席,讓一個女人家來主持大局?”
他承認,這個女道確實姿儀不俗,自己在途間初次看到她的時候,都難免有些心動,更莫要說這正當壯年的何二了,恐怕早就被她迷得暈了頭。
可你就算是想要跟她困覺,也不該選在這種場合來博其歡心吧!
何潘義挑眉答道:“宋五郎,你也曉得,我們都隻是商人,既不會舞刀弄劍,也不懂得戰陣兵法,遇到這種事情自該交給行家來做啊。”
宋五郎臉色登時陰沉了下來,此番所議之事,關乎兩千多人的生死,這女道能起到甚麽作用!
難道憑她背上那一把用來起壇作法的長劍,就能削死那些豺狼般凶殘狡猾的吐穀渾人?
而且這個女子是不是女道,都不一定!
他可是聽說宗聖觀中的女道一向都是老老實實地呆在山上,哪會像她這般到處亂跑?怎麽看都像個女騙子!
想到這兒,宋五郎冷笑一聲,譏諷道:“不知女道是撒豆成兵,剪紙為鶴,還是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的行家呢?”
話音一落,大帳中登時響起了一片爆笑聲,看上去似乎有不少在座的與會之人都抱有宋五郎相似的想法。
可他們的笑容很快僵在了臉上,就連下巴都好似快要掉在了地上。
因為他們看到李曜麵不改色地拿起一隻銀杯,隨後雙手一捏,再輕輕揉了幾下,原本有著精美外形的銀杯好像麵團做的一般,變成了一顆醜兮兮的銀球,然後就被她隨手扔到了宋五郎的腳邊。
宋五郎腦子一片空白,下意識地拾起完全看不出原型的銀球,眼睛瞪得都快突了出來,似乎再也說不出話來。
過了良久,一個老者開口讚道:“道長神力非凡,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隨後卻是話鋒一轉,有些憂心忡忡地道:“隻不過,憑道長這般本事,恐怕也很難護得我們兩千多人的安危吧?老夫以為,麵對那些來去如風,精於騎射的吐穀渾輕騎,終究還是須得一位懂得戰陣兵法之人來對付他們才行啊!況且最為重要的是,他人豈會輕易聽命於一個女子?”
李曜拍了兩個響亮的巴掌,劉安遠、咄地滿、羅仁俊、趙三郎等十二名壯漢魚貫而入,在大帳中整齊地排成兩列,各個昂首挺胸,腰挎橫刀,身負箭囊,威風凜凜。
老者麵色變了變,與身邊的人相視一眼,又問道:“道長可有對策?”
李曜微微一笑,頷首道:“那是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