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丁字路口靠牆坐的老人> 老師讓孩子買書想到的

老師讓孩子買書想到的

  這買書是為了提高孩子閱讀,是書好推薦給孩子讀,還是幫商人推銷,搞銷售,這個我不想知道,我隻想,能不能讓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喜歡上閱讀。


  不喜歡讀書的孩子怎麽樣能愛上讀書,讀些有意義的書。當然如果書好,讀了對孩子好,商人還能掙錢,老師有功,三全齊美更好。


  如果讀書就象吃飯,你做的不好吃,孩子當然不喜歡吃。書寫的不好,孩子當然不喜歡。


  如果這飯很辣,有些孩子也不喜歡吃,這書也這樣,孩子也不喜歡。


  如果這飯很淡無味,這書也這樣,孩子也不喜歡。


  如果你做飯,鹽放多了,孩子也吃不下去。書如果是鹹了,口不重的孩子也不喜歡。


  你要做的合他口味,這書也該是這樣,合他口味,他才能把書吃下,在精神方麵長大。


  飯有適合大眾口味,書也該有。


  如果遇到他的菜,他必喜歡,如果遇到他的書,他必讀,你這時交給他就行了。如果不會讀,你可以幫他。就象吃螃蟹,孩子才吃時,你不教,他不會吃,不知道吃啥。可能咬兩下子,很硬,不好吃,就不吃了,有些書也該如此吧,得教他怎麽讀。


  有些飯,你必須吃,人身體離不了。讀書也是如此,學數學,學語文,不想學也得學,也得讀,這關係到生活方便。你可以把這個食物做好吃,用不同方式加工煮燉煎烤炸,掌握好火候,配上特製秘料,適合他的口味,也知道他喜歡吃啥,他必能吃下,很喜歡,但這又不是每個編教材的人寫書的能做到的。其實既使雞屎也能讓人吃下,隻要少,不覺察,書也是,隻要每天讀一點學一點,時間長了必讀許多,但我們希望吃下去對孩子有好處。


  你能強迫孩子吃飯嗎?必難以下咽。隻有他餓了,你做的好,他才吃。你也難以強迫孩子讀書,一次二次還可能應敷,但不會有滋味,除非很好,強迫他吃一口是為了讓他先嚐嚐,他可能喜歡上吃。


  書象吃的東西一樣,人人都會喜歡,就看你的廚藝了,怎麽做了。當然棍棒下也能讓他吃,那滋味我想,用棍棒讓你學,你想想。


  讀書,讀好書,是件好事,可以學到知識,提高意識覺悟,了解自我,鍛煉思維,形成意念,讓自己做的更好,還能消遣娛樂,更好生活,有人說沒有知識,就沒道德,我是讚成的。


  我買了許多書,最後才知道該買什麽樣的,這時孩子大了。小學一年級要買字少的,畫多的,讓他自己選,有的要和孩子一起學。我現在想的是怎麽讓孩子喜歡書,喜歡閱讀,讓他喜歡經典,從小就站在巨人的肩上,讀不懂可以憑現在的記憶力好,把他們背下來,就象古代人。這是多麽的一廂情願,這又是多麽難,就象讓我把苦瓜做的讓孩子愛吃。多少人上了八九年學也沒喜歡上讀書,就象我。強迫不得,心急不得,最好是能引導他自發自願。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但他沒說,不樂知者如何樂知。


  能不能讓不喜歡書的孩子喜歡上書,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是肯定的,那麽怎麽讓他喜歡上,又是一個巨大的課題,我認為是可能的,就看有沒有這方麵的人才,足夠多的各種寫法的書。隻是值不值,為什麽費這麽大勁讓不喜歡的喜歡,不如教是這塊料的,但如果人人都能閱讀,必提升一個國家的整體素質和國力,才能真正的民富國強,不隻物質富有,精神也富有。


  還有一個好處,讓寫作的練寫作能力,讓人喜歡看。讓教育者練教育能力,讓人喜歡聽。象廚師練廚藝,為了讓人喜歡你做的飯。這就是那些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帶來的好處,總說孩子不吃這不吃那,你領他下回大飯店,他吃的比誰都多。

  怎麽培養他,他喜歡什麽類型的書,什麽內容的書,什麽形式的書是他喜歡的。他用什麽方式讀,什麽樣的讀書法適合他。喜歡讀書的由自己決定,不喜歡讀書的怎麽對待。


  那些喜歡書的名人,是怎麽愛上書的,他們從小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才有了非凡的成就。


  ***從小學就讀,喜歡,,還知道反複的讀,主要是能讀,不煩。愛因斯坦從小學就讀完了,中學就讀了康德的作品,這都是難啃的東西。他們為什麽這麽喜歡。


  孔子從十五才學,孟子小時候也光玩,還有亞裏士多德小時候不學,愁的他媽不行。華為老板小時候也不認學,他媽是小學校長也拿他沒辦法。可是學起來,很快老師就教不了了,在用超人的速度求知。馬克思,特斯拉,萊特兄弟,他們那充沛的精力,驚人的閱讀能力,不僅沒有成為書呆子,還做出了驚人的成就。特斯拉自己說,在上大一時,就在圖書館讀完了伏爾泰的所有作品,伏爾泰寫了多少東西,很多,寫了多半輩子,人家一學期讀完,一個教授勸他父親,讓他退學,他父親問為什麽,教授說,這個讀法會要他命的。馬斯克小學就讀完了大英百科全書,還不忘,家裏人有不知的,可以問他。不能不說他們遺傳了讀書的基因。


  喜歡讀書的是不是天生的,這個不得而知,但我想飯人人都吃,好飯人人都想嚐嚐,書也是吧,好書人人都想看看。


  想想自己,我內心有想讀的欲望,但不會,書不是你想讀就能讀的,拿起來就能津津有味的讀,能力也是每天練習而成的,就象吃飯,小時候不會用筷子,也吃不多,長大了就能多吃。當時家裏也沒書,也讀不了。家裏有藏書,家人也愛書,就象王陽明,從小爺爺就帶著他讀書,爺爺讀,孫子聽,等會說話,就會背詩背經了,爺爺很驚訝,問他,你怎麽會的。他說爺爺讀書時,我雖然不會說話,但也在學。曾國藩父親也是一個秀才老師,家裏必有藏書,他們看到書就象看到了親人。為什麽王陽明能成為聖人,曾國藩隻是半個聖人。爺爺沒法比,父親與父親沒法比,王陽明父親是狀元。根據自己情況,曾國藩已經很牛了。家庭廚師沒法比。


  出個改變世界的大人物,決不是一代人讀書學習的結果,馬克思的祖先都是先知拉比,***的祖先也有在朝廷任大官的。我認為這兩個條件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在學校裏怎麽讓不喜歡的喜歡,這是很難的,你培養了他能讀書的能力,他也不一定讀。


  看我教孩子的經曆,輔助他,不要貪多,要能講的好,教的人自己喜歡讀,就象吃苦瓜,你不吃,怎麽教孩子吃,問你問題要脾氣好,要有耐心,每天堅持讀一點,一塊和孩子讀,高高興興的讀,讓孩子一看到書,就想起和父母的美好時光,從而喜歡上書,這樣才有可能讓不喜歡的喜歡上,這是很難做到的,隻要做,總會比以前強,這不僅是教孩子的過程,也是訓練自己教自己的過程子。


  孩子不能象那些人物一樣愛讀,還差很遠,遇到難讀的就放棄,你得耐心幫助輔助,父母不能懶,長期下去,我相信必能行。這是很困難的,一個脾氣就不是誰都能改的,老師專業也有許多做不到的,何況一般家長。我認為決定孩子能達到怎麽樣的程度的,在於教育者父母的能力到了什麽程度。做飯需要學,讀書也需要學,要會吃,吃出水平,做出檔次,孩子也能吃出花樣。

  孩子能學成什麽樣,除了孩子天份,就看帶的人教的人了。但可以啃定的是,讓買兩本書是不可能讓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喜歡上讀書的。


  讓買了書,就給家長布置了讀書任務,是很不負責任的,許多家長是不具備教孩子讀書的,特別是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和家長。


  這個問題不隻是孩子個人問題,有些父母在骨子裏就討厭書,可能從小在學習讀書上受到挫折責罵,在內心深處不自覺的討厭書,因為這一切都是讀書造成的,但他們又希望孩子考好,不喜歡閱讀,不喜歡書,能考好,真的很難。這象小時候吃中藥,強迫吃下,隻知其苦,不知其治病,大了也討厭中藥。


  還有人有偏見,認為許多讀書人沒幹好,混不好的很多,有讀書無用論想法,看到孩子看書就煩,那些能搞些影響世界的事的人沒有不好讀書的。這就象吃些東西,大人討厭吃的東西,小孩八成不喜歡,喜歡也吃不上。


  還有家長是不願把錢花在書上,認為不如吃了,玩了,所以不舍得買。


  我認為人人都能喜歡上書,各個方麵的書,隻是個時間問題,這關係到人的生活質量,精神狀態。小時候不吃辣,大了可能吃吆。也可能一輩子不吃,一輩子不讀書的有的是。


  閱讀能力到底是什麽,在喜歡的情況下閱讀多長時間才具備,是不是十萬小時。看盧梭讀書,把需要的都弄的容易找到,以便寫書時能找到,這是學者的做法。對於政治家,讀一遍就知道這人是支持自己的,還是反對自己的。你寫再多,一讀就能氣息到你是敵人,還是誌同道合者。至於他的中心是什麽,到底想說什麽,無關緊要,隻感覺氣息對自己有沒有用。


  到底該讀什麽書,孩子喜歡,還要讀積極向上的好書,孩子能力不同,喜歡不同,有專門給幼兒園小朋友寫的書,一本書就出現十幾個字,反複出現,配上圖,就寫成一本有意思的書,是專門寫給有閱讀障礙,閱讀困難的孩子的,不喜歡閱讀的孩子的,必須根據孩子。


  如果孩子要買要看這書,馬上買,但許多孩子是需要輔助的,他喜歡也許隻喜歡書皮上的漫畫,裏邊讀不下來。他懶的查生字,也不敢問沒好脾氣沒耐心的家長老師。而好脾氣耐心誨人不倦,也許對許多人一輩子也做不到。但想改,還是能改變些的,這需要大量知識,豐富的經曆,從而有深刻洞察力和眼界,又因洞察力而產生的寬容和理解。這樣才可能讓不喜歡書的,也許象那些名人一樣喜歡。


  學校根據閱讀能力,讓差的學生學更少,讀更少,作業也更少,卷子一套就行,學會再前進,讓他們有獲得感,假以時日,必能有強大的閱讀能力。


  對於孩子,特別有些孩子,補置這麽多作業,學這麽多,每天匆匆向前學,因為都安排好了,不學,一本書到結束學不完,趕進度,就象對一棵小樹,你大水漫灌,必成活不了。應先適量澆水,等長成大樹,澆多一些水或不澆水,他都不怕。每一種樹小時候需要的水量應該不一樣。


  我一直認為,孩子喜歡讀書了,讀好書了,每天不需要讀多,也不需要學多,隻要認認真真,並思考聯係現實,雖然不能象曾國藩那樣弄一篇反複的讀,後人說是小時笨,但這是讀書紮實的品質。

  作者讀書萬卷,閱曆豐富,別說一個小學生,就是成人也不容易真理解,你沒到那境界,沒到那年齡,沒有經曆,也悟不到。所以要把喜歡的好書要在不同階段反複讀,至到深刻理解,在沒達到某種能力時,決不貪多,這是一種素質,但必學有所成。


  其實真正的好書,各個行業頂尖的書,沒有幾本,為什麽求快求多,很多書都是用來練習閱讀能力的,是讓你最後讀懂最好的書,最牛的人寫的書,一開始你讀不懂,等你理解了他們,就可以站在他們肩上前進了。


  全級都買兩本書,這是一種浪費,完全可以買十幾本放圖書館裏,讓喜歡的孩子們去借閱,借閱後真喜歡可以讓父母買,也可自己買,這證明你是不是真喜歡。當然孩子都能讀,也不浪費,就象一些飯,人人都能吃。但是這書有這麽大眾嗎?南方人還不吃饅頭呢?

  書也是講緣份的,有人說,不喜歡的也要讀讀。可是喜歡的都讀不完,為何要讀不喜歡的。能把喜歡的讀好,就很好了。不喜歡不想讀也許是你還不具備讀這本書的能力,也可能現在對你不是很有用。並不代表你一生都不會喜歡。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買下,等待有緣的孫子,窮孫子。你喜歡,但現在讀不下去,但不代表以後讀不了。你有時會突然想起它,想看看它。就象很長時間不見一個人了,想看看,拿起來讀讀和它說說話。


  有的孩子課本生字都學不好,要不要再買書。到底什麽書能影響一個人誰也不知道,孩子喜歡就該試試。


  買了不讀,一讀不喜歡,也不該責怪。這很正常,就象一些看著好吃的東西,想吃的東西,買了吃不下去,你還吃嗎?誰也不會吃的,買書也是這樣,也有買錯的時候,但到一定程度,隻要有時間,隻要有用,任何書都能讀下去,學會。如果是迫於壓力買,是不是該買。自己看著辦吧!

  我認為好的書,讓孩子讀,到底對不對?孩子不喜歡,讀不下去,就算了,有時我認為講的行,他也不想學,也無法勉強。勉強吃不喜歡的東西也是困難的。就象辣椒,你認為好,辣糊裏,他不想吃,吃不了,你讓他吃吃試試,就象要他的命。


  讀書也是這樣,能讓他吃,讓他讀,但時機還不到,可以先換不辣的吃,喜歡的讀,畢竟現在富裕了,吃的很豐富。就象吃藥,大人的苦小孩吃不了,先吃小孩的甜的。


  孩子讀書,分為不喜歡讀的和喜歡讀的。喜歡的分為能讀的和不能讀的,不能讀的就需要幫助輔助。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也應該有許多種。


  讀書到底能不能進入一個人的生命,什麽才能進入一個人的生命呢?。


  愛因斯拉的母親喜歡拉小提琴,也教會了兒子。他舅舅是個數學家,也教了他數學,他卻成了一個物理學家。音樂進入了他的生命,數學也進入了他的生命,最後物理也進入他的生命。


  不管喜歡不喜歡,能不能喜歡,以後會怎麽樣,誰知道呢?隻要現在用心了,進步了,想這麽遠幹什麽,如果真能走很遠,活很長,我想也必孬不了。


  以後科學技術相當發達,也許能用一種方式讓人很快了解一本書,記下一本書,然後讓人的大腦自動處理,形成自己的想法,創意。。


  豬腦子裏現在都能植入芯片了,把許多書都置入芯片,豬也許能看書了,也懂很多了,以後人還用閱讀嗎?直接WIFI網絡傳入大腦芯片。


  2019.2.23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