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奶
在逛超市時,發現兩瓶奶綁一塊,以為買一贈一,許多超市都這樣幹,對於快到期的商品,買一贈一。 看了看價格標簽,4元,現在兩瓶四元,以前一瓶四元,便宜,看了看日期,就買了。 幾天後又逛這家超市,又發現了同樣的兩瓶綁一塊的奶,沒看標簽就買了,以為一樣錢。 在交錢後,出去超市,看了看單子,不是4元,是八元。 “這麽貴,不是兩瓶4元嗎?”我想, 難道是捆綁銷售,弄個買一贈一的樣子,還是賣兩瓶的價錢。如果是這樣,以後不要再逛這個超市了。還得向監管部分舉報,涉嫌欺詐消費者。 我去問了銷售員,她說:“這是濃縮的。” 也就是說這是好的,一瓶4元,兩瓶是一塊賣的。我是有口難言。 這兩瓶難道與那上次的那兩瓶不一樣。回家找找那兩瓶奶的瓶,看看 回家找到了空瓶,看了看,一樣的瓶子。 難道以前買的那兩瓶奶也是八元,自己沒有看消費費子或單子看準,看錯了。 第一次時,也許看的是別的奶的標價,就買了,貨價上的標簽沒看仔細。 也許是商場故意貼的亂,或換了新品種,標簽還沒換。 這也弄不清了,以後單子要放幾天,要弄清隻能再去那個超市看看了。 這天去了超市看了看,不錯,是八元。是自己搞錯了,看標簽沒對上號,標簽亂。商家是兩瓶綁一快賣,並不是買一贈一,是自己沒調查清楚,時移事異了,根據以前經驗做現了現在的事,情況不一樣了,沒有實事求是。 當初還怪商家捆綁銷售,還很生氣,要告商家,其實是自己不認真,貪便宜造成的。有多少事,都是自己不好,卻怪別人。 但我們一定要看清是買一贈一,還是兩瓶一塊賣。 下麵標價亂,買時要問問服務人員。 但我認為商家也有捆綁銷售的嫌疑,迷惑消費者,不誠實,知道消費者好貪便宜,我不相信商家用以前買一贈一來搞捆綁銷售多賣,欺騙消費者多買,這樣不會長久的,也是貪芝麻丟西瓜的事。人家也許捆在一快準備買一贈一,還沒調價哩。 這些隻有商家心裏最清楚了。。 這隻是,買大件更該如此,我們一定要小心。 買賣並不單純是買賣,還能反應賣家買家的心,賣家是不是良心賣家,買家是不是貪便宜。這決定了賣家能走多遠,買家也在長心眼,弄好了買賣雙方都是發展的。一個越來越會買,一個越來越誠實,不敢耍小聰明欺騙消費者害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