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逐鹿> 第211章 三戰黃得功

第211章 三戰黃得功

  黃得功雖然是個粗人,不通文墨,但這個人卻效大義。


  也就是說在大是大非麵前,他還是站的腳,立得起腰杆。


  正是因為如此,南明曆史上的江北四鎮,唯獨他名垂千古,成為忠義為先的明末戰將。


  他手下的鳳陽兵馬,不說兵強馬壯,但也是有數的精銳。


  但在徐州城下,連續七天的戰鬥,五萬大軍未能寸進,還損失四千餘人,這樣的戰果,黃得功很暴躁,也很肉疼。


  說起來黃得功如今位列鳳陽候,官拜左都督,兼任鳳陽總督,手握七萬江淮大軍,手下擁有八大總兵官。


  如今的黃得功,手中的實力之雄厚,絲毫不亞於公孫翊擁有的江北三府。


  為何公孫翊卻成了朝廷的眼中釘,這裏麵主要的原因,就是馬士英在作怪。


  馬士英與公孫翊的嫌隙由來已久,加上馬士英幾番三次在公孫翊手下吃虧,自是對公孫翊恨之入骨。


  相反黃得功這些年在馬士英帳下擔任鳳陽總兵,雖然為人粗狂,平時耀武揚威的。


  但隻要馬士英這個總督有令,黃得功一定盡心盡力辦事,這樣一來在馬士英心中,黃得功自然也就是自己人。


  這次迎福王朱由崧繼位,雖然是馬士英一手促成的,但其中出力最大的卻是黃得功,要不是黃得功率大軍,一路護送朱由崧進入金陵,威逼金陵城的勳貴大臣。


  朱由崧根本繼承不了帝位。光憑這一條從龍之功,黃得功就在正始帝朱由崧哪裏加分不少。


  “同室操戈,弟兄們士氣確實不高啊。”總兵官馬得功也歎了口氣。


  江淮與江北可謂一衣帶水,自古都是有兄弟情分的。


  江北三府這幾年在公孫翊的治理下,民生富足,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發達。


  相反江淮這幾年因為天災不斷,官府治理不力,導致民生凋敝,多數百姓逃往江北討生活。


  為此在江淮百姓士卒眼中,討伐江北那就是不義之戰,士氣要是能高那才怪了。


  “朝廷旨意,咱們也不能不顧,告訴弟兄們,攻下徐州,本候每人重賞十兩白銀,官升一級。”


  黃得功這話明顯就是忽悠,以至於帳下的幾大總兵官,臉上無不露出一個怪異的表情。


  “咋了?老子說的不算?”黃得功有些掛不住的吼道。


  “報,督師史大人緊急軍報。”就在這會,一名親衛大聲衝進了大帳。


  “什麽?廢物,飯桶……”黃得功看罷手中的軍報,忍不住罵了起來,但他拿著情報的手掌,卻明顯在發抖。


  急促的表情,除了緊張,還有憤怒與害怕。


  “怎麽可能,劉良佐四萬大軍全軍覆沒、許從善三萬大軍也全軍覆沒了,這才短短六天時間啊。”


  總兵官黃斐拿過軍報,看了眼之下,也是一臉的不敢相信。


  “大人,這份軍報應該是兩天前的,若是按照敵軍行軍速度來推算,隻怕揚州與淮安的援軍很快就會趕到徐州城外,是時候做出抉擇了。”


  冷靜下來的黃斐有些緊張的進言道,不是他膽小,是江北軍給他壓力實在太大了。


  六天全殲七萬大軍,用句俗話來說,就是七萬頭豬,六天也一下子消滅不了啊。


  “撤,立刻撤退。”黃得功也終於意識到事情的不妙。


  但黃得功終究慢了一步,因為就在昨天夜裏,李岩率領的兩萬兵馬,已經乘船抵達邳州城外。


  李岩今早沒有動的原因,就是為了合擊黃得功。


  兩天前李岩從淮安出發之際,就派信使聯絡了碭山的唐通和小沛的吳國貴、王屏藩兩支兵馬。


  約定三天之後,三支兵馬在徐州城下合擊黃得功。


  “報,我軍東麵出現一支兵馬,人數不下萬人。”


  “報,南麵出現一支兵馬,人數過萬。”


  “報,北麵出現一支兵馬,人數不下兩萬,打著李字帥旗……”


  黃得功的大軍剛剛集合,還沒來得及出營,四方探馬飛奔而至。


  “完了……”總兵官李本傑悲觀的歎氣道。


  “侯爺,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立即組織兵馬,往東麵突圍,隻要侯爺能夠衝出去,就是我軍的勝利。”


  總兵官黃斐作為黃得功的同宗兄弟,自是不忍見黃得功就此戰死沙場。


  “黃總兵說的是,侯爺你率領中軍兄弟趕緊突圍,卑職願意留下來殿後。”總兵官吳蒙慨然道。


  “這……那就拜托吳總兵了。”黃得功欣慰的點頭,隨即翻身上馬,率領中軍大營往東麵而去。


  黃得功率軍剛離開,殿後的吳蒙卻意外對左右將領道:“朝廷不仁,奸臣當道,致使天下大亂。”


  “國公爺光複燕京,北擊建奴,西戰流賊,乃國之功臣。”


  “弟兄們,你們說如此不義之戰,我等若再戰下去,豈不是讓天下人唾棄?”


  吳蒙此話,慷慨激昂,合情合理,自是引起左右將士們的一致共鳴。


  “將軍,你說怎麽辦?咱們都聽你的。”眾將士紛紛喊道。


  “不義之戰,戰之無意,咱們何不投降國公爺,今後隨國公爺打建奴去,豈不快哉?”


  吳蒙沉聲道。


  “降了,我等降了……”


  李岩、霍崗、李仲率部剛進入戰場,卻見敵陣中響起一片喊聲。


  “啟稟李提督,敵軍總兵吳蒙在陣前投降,請求李提督允許。”


  很快前方飛馬來報。


  “準了,讓他們放下武器甲胄,前往徐州城等候收編。”李岩大喜道。


  這個時候,徐州總兵薑鑲、王承胤也應約率軍而出,得到李岩的指示。


  副將王承胤隨即率領兩千人馬,接應吳蒙入城而去。


  “眾將士聽令,全力出擊,活捉黃得功去!”


  李岩縱馬而起,高舉手中的戰刀吼道。


  “活捉黃得功!”


  “活捉黃得功!”


  一時之間,戰場上數萬大軍,縱橫交錯,呐喊四起,讓原因失去鬥誌的鳳陽兵馬,頓時四散而走。


  黃得功統率的萬餘精兵,雖然往來衝殺,但麵對列陣在前的唐通所部戰陣,卻是絲毫不得寸進。


  唐通這些年在永城州,隻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訓練士卒。


  永城州的講武堂,公孫翊雖然掛著校長的頭銜,但實際上這幾年學校一切事務都是唐通這個總教官在負責。


  之前李岩也曾掛名在講武堂擔任教官一職,後來李岩調任之後,唐通也就全麵接手講武堂的教學任務。


  講武堂創辦宗旨,就是培養優秀的基層軍官,這幾年來也確實為公孫翊輸送了大批人才。


  眼下唐通率領的一萬兵馬之中,足有上千名士卒最少在講武堂學習過一年,長的已經三年。


  經過學習培養的士卒,軍事素質過硬,戰鬥意誌頑強。


  此時麵對黃得功的衝鋒突擊,陣前德士卒絲毫不亂,前排的刀盾手,穩住陣勢不亂,後排的火槍營,則采取三段不間斷射擊。


  兩翼的弓箭手壓陣,環環相扣,攻守兼顧,牢牢守住了防線,致使黃得功難以越雷池半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