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整肅揚州府
“今後咱們的軍中,要全麵裝備火繩槍,起碼一人一杆火繩槍,還有每一營必須配備五至十門紅夷大炮。”
“大人,紅夷大炮攻城的威力,卑職是知道的,但用火繩槍全部取代弓弩兵器,這會不會讓我們的戰鬥力下降呢?”淮安衛同知徐忠彥,如今在軍中的職務是前營遊擊將軍,作為軍中老將,對於火槍他自是不陌生。
“徐將軍的疑問,諸位應該也有對吧?”公孫翊微笑著看著眾人,不等眾人回答,他便解釋道:“火繩槍是西洋的火槍,比咱們大明更先進,雖然仍有弊端,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火槍代替冷兵器,這是一種趨勢,是世界的趨勢。”
“你們想象一下,當你們拿著大刀長矛進攻時,敵人卻在五百步外,甚至一千步以外,架起大炮,以及可以連續發射不停的火槍進行射擊時,結果會什麽樣呢?”
“你們不用懷疑我的假設,因為西洋的紅毛鬼,如今就在研究這些火器,而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隻要我們一旦落後,那麽他們就會如同倭寇一樣,把我們當做羔羊一樣宰殺。”
“大人,我等定然不會讓大人失望,也絕對不會讓倭寇紅毛鬼橫行。”王巨和容坦都沒有經曆過倭寇之苦,但徐忠彥、王弘來這些世襲軍官,父輩不少人都死在與倭寇的作戰之中,所以提起這事,眾人無不是感同身受。
在淮安府巡查各州縣數日,公孫翊除檢閱淮安府的兵馬外,還視察了幾個縣城的春耕情況,以及漕運的問題,重點查詢了鹽政司的鹽引發放以及往年的販運記錄。
離開淮安府,公孫翊一行進入揚州府境內的高郵州境內,高郵因為高郵湖而得名,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但即便是這樣的膏腴之地,底層的百姓依舊過得十分貧苦。公孫翊走訪了幾個村莊,發現很多貧民窮困的原因,仍然是缺少足夠耕種的土地,然而卻又要按人丁繳納賦稅。
這樣的結果最終導致百姓越來越窮,而富者卻越來越富。因為窮人人多耕地少,收獲的少,稅賦卻一點沒少交,相反那些鄉紳富豪,坐擁廣袤良田,收獲得多,交的賦稅卻跟窮人家庭一般多。
如此不公的政策,長此以往,百姓豈能念朝廷的好?遇上災年,百姓飯都吃不飽,造成的結果就是叛亂四起,朝廷疲於奔命。
“來,這些錢你們拿去買吃的吧。”心善的陳圓圓,在街上看著幾個沿街乞討的小乞丐可憐兮兮的樣子,忍不住就掏出錢袋子,每人給了一錢銀子。
“謝謝夫人,謝謝夫人……”幾個髒兮兮的小乞丐,連連磕頭道謝。
而這一結果卻引來大批從北方逃難而來的饑民,他們個個衣衫破褸,麵黃肌瘦,眼巴巴看著陳圓圓的錢袋子。
要不是公孫翊在身旁,加上王輔臣與謝成率領的一百精騎護衛,這些饑民隻怕早就一擁而上的開搶了。
“公子,我是不是做錯了?”陳圓圓看著那一雙雙空洞期盼的眼神,頓生一絲畏色的退到公孫翊的身邊。
“傻丫頭,做善事怎麽會錯呢?”公孫翊柔聲看著她微微一笑,站在陳圓圓身前喊道:“吾乃淮揚巡撫公孫翊,爾等若是流民,可前往知州衙門,接受登記造冊,本撫定會安排接濟糧食。”
“公孫大人所言當真?”人群中有膽大的揚聲問道。
“隻要爾等接受朝廷安排,本撫決不食言,可速去衙門口等候。”公孫翊揚聲應答之下,繼續道:“本撫現在前往州衙安排,汝等立即讓開道路,隨我前往州衙便是。”
高郵州作為揚州府治下的散州,知州徐大儀也是朝廷欽封的從五品知州。作為天啟朝進士的徐大儀,如今已經年近六十,在官場上已經為官二十多年的他,如今還隻是一個知州,可見此人的官運算不上亨通。
不過這個人卻是一個耿直之人,也正是因為為官耿直,從而得罪不少人,但也正是因為他的耿直,所以他才能一直在知縣,知州的任上輾轉任職。因為即便是很多政敵,也因為他的耿直之名,而無法一棒子把他打死。
正在州衙門辦公的徐大儀聽到胥吏通報,得知新任的淮揚巡撫公孫翊到來,他自是連忙放下手中的公事,親自來到州衙大門口迎接。
“下官高郵州知州徐大儀拜見撫台大人。”見到公孫翊的當麵時,徐大儀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躬身作揖行禮道。
之所以驚訝自然是公孫翊實在太年輕,甚至看起來有些稚嫩,徐大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知,主要是今天的公孫翊穿著一身繡花白色儒衫,就像一個翩翩公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重生的原因,雖然久經沙場,風餐露宿,公孫翊的皮膚卻始終不見泛黑,相反還十分白皙,加上年紀輕,嘴角一根胡須沒有,從而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小一些。
當然這一切隻是表麵現象,若是公孫翊眼神凝視起來,他整個人的氣質就會渾然大變,那股肅殺威嚴之氣,足以讓膽小的人膽寒失色。
“徐大人無需多禮,今日本撫前來,主要是希望徐大人能夠賑濟城中的流民,不知徐大人可有辦法?”公孫翊也沒有客套,直接出示令牌吩咐道。
“撫台大人吩咐,下官不敢不從,隻是近年從北方湧入的難民不下數萬,若靠賑濟,下官以為非長久之策,還望大人明察。”徐大儀點頭應諾之時,卻提出了後續的難題。
“此事正是本撫此行的目的,今後逃難的百姓隻會更多,如今衛所軍戶崩潰,軍田大多被地方侵占,本撫希望你們各州府知縣立刻著手清查此事,把那些軍田都收回來,用來安置流民,恢複生產,不知徐大人以為如何?”
公孫翊對於徐大儀能夠關心長久問題,倒是流露出一絲欣賞之色。
“此事說易也易,但地方豪強自古都是難題,撫台大人若是要清查土地,隻怕會得罪不少人啊。”徐大儀驚訝於公孫翊的大手筆時,不由低聲道:“大人,還請入府一敘,下官這就安排州衙胥吏賑濟流民。”
“王輔臣,你帶人在這裏留下幫助官府賑濟災民。”公孫翊吩咐王輔臣一聲,便領著謝成與陳圓圓一道進入衙門。
徐大儀見陳圓圓跟在公孫翊身側,雖然訝異公孫翊出行攜帶夫人,但在看清陳圓圓傾國傾城的容貌之下,卻又有一些釋然。
如此美眷,他徐大儀空活一甲子,也是生平僅見。不過再看看年少俊朗的公孫翊,兩個人這麽站在一起,卻也讓徐大儀由衷的感歎道:“真是珠聯璧合,神仙眷侶啊!”
“徐大人,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你是臨川府金溪人氏吧?”在落座上茶之後,公孫翊笑著道:“說起來,咱們算是真正的老鄉,本撫是建昌府新城人,與你家鄉也就一縣之隔。”
“不想家鄉竟然出了撫台大人這樣的俊傑,下官由衷自豪啊。”徐大儀是真沒有想到公孫翊竟然是新城人,雖然兩縣分屬撫州府與建昌府,可實際上兩縣地域卻有部分接壤,可謂是依山帶水的老鄉。
“徐大人謬讚了,既然咱們是鄉黨,我希望徐知州莫要客氣,還請知無不言為好。”在拉近兩人關係之下,公孫翊自是與徐大儀親近了起來。
“承蒙撫台大人器重,下官自當效力。”徐大儀雖然為官耿直,但也不是一個死板之人,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他之所保持耿直形象,不過是不想同流合汙罷了。
在徐大儀的介紹下,揚州府的官場,鄉紳、豪商人物,形象自是一一呈現在公孫翊的麵前。揚州府在江南官場上,無疑有舉重輕重的地位,是僅次於應天府的上府。
揚州府駐紮的大大小小衙門就多達十幾個,其中官居從一品的大員就有漕運總督,官居從二品的督兩淮鹽務轉運使,正三品的提督鹽課,加上禦史巡按等官吏,冗官之多,讓人為之驚歎。
揚州府知府夾雜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之中,很多事情根本無法插手,以至於揚州知府這樣的肥差,這些年來卻是走馬燈似的換人。
“我大明就是敗在這些蛀蟲手中,本撫此次去揚州府,必然把那些屍位素餐之輩,盡數清除出去。”從徐大儀口中了解到揚州官場的情況後,公孫翊也不由搖頭。
“撫台大人,下官以為揚州府情況複雜,還請大人慎重處置。”徐大儀見公孫翊竟然要去捅馬蜂窩,忙委婉的勸誡道。
“徐大人放心,本撫自有打算,此次本撫巡撫淮揚五府,主要就是推動新政改革,為皇上籌措軍餉,不瞞徐大人如今兗州、萊州、徐州、淮安四府的新政改革都已經全麵推動,也就揚州府不見動靜,此次本撫來揚州就是來攪局的。”
隨後公孫翊把新政的執行方陣,以及新農惠農等等改革向徐大儀敘述了一遍,聽得徐大儀撫掌連聲叫好:“撫台大人這一套新政,涉及新農惠農政策,商業稅賦政策,還有兵科事務,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大政。下官如今也一大把年紀了,別無所求,從今日起老朽這把骨頭就賣在高郵城了,有生之年,老朽必當為撫台大人新政的擁護者。”
“徐大人高義,請受本撫一拜。”公孫翊沒有想到這個瘦削的老鄉,竟然有此為國為民的情操,自是讓他備受感動於鼓舞。
大明有這樣敢於任事,勇於承擔的官吏,何愁不能延長國祚?
在高郵城住了一個晚上,公孫翊繼續前行,不日便抵達揚州府城之下,早一步得到消息的李仲與霍崗,自是早早在碼頭上迎候。
“卑職見過大人。”李仲與霍崗領著一幹軍中的將領向公孫翊行禮之後,一臉愧疚的李仲,請罪道:“卑職無能,有負大人所托,時至今日,我軍都未能進駐城中,更未能如數招募團練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