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八百裏告急
三封八百裏告急的密使同時出現在京城大街上,自是引起京城不小的震動,要是沒有天大的消息,八百裏加急文書豈敢隨便亂用。
“洛陽八百裏告急文書!”
“漢中八百裏告急文書!”
“永城州八百裏捷報!”
湊巧的是三位信使雖然從不同的城門進入京城,但卻幾乎是前後腳抵達紫禁城中,又是先後通報乾清宮大殿。
“快,快呈上來。”聽到是八百裏告急文書,崇禎也有些坐不住了,直接就起身喊道。
東廠提督廠公王德化在大殿門口接過錦衣衛呈上的文書,一溜煙的跑進大殿,越過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直接遞到崇禎的龍案之上。
崇禎此時也沒有拘泥禮法,直接便拆開了文書,平時這樣的文書必須經過王承恩審閱,再呈送給他觀看的,當然八百裏告急文書,情況也確實不一樣。
洛陽方麵送來的告急的文書內容很簡捷:逆賊李自成十萬大軍兵鋒直指洛陽,洛陽城破就在旦夕,請陛下速速派兵馳援。
無獨有偶的是漢中的告急文書內容竟然差不多,隻是換了個人,逆賊張獻忠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漢中危在旦夕,請陛下速速派兵馳援。
看到這兩封求援告急書,崇禎的眉頭一下就皺了起來。洛陽是福王的就藩之地,福王朱常洵,那可不是一般的藩王,按輩分算那是崇禎的親叔叔,甚至當年這位主差點就繼承了皇位。
同樣漢中的告急書也是他的親叔叔瑞王朱常浩發來的,兩位王叔同時發來告急文書,而且遭遇了大明眼下最大的兩股逆賊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進攻,這絕對是天大的消息。
“混賬,朕調派的幾十萬大軍究竟在幹什麽?他楊嗣昌究竟在幹什麽?”氣急而起的崇禎,狠狠的把手中的告急文書丟在桌案上:“眾卿速速拿出一個應對之策,萬萬不可讓朕兩位王叔身陷賊手。”
“陛下,楊督師如今二十萬大軍尾隨張獻忠身後,一路追殺至巴蜀,料來那逆賊張獻忠斷然沒有能力攻占漢中。陛下若不放心,可以下詔讓楊督師大軍馳援漢中,斷不可讓漢中又失。”內閣次輔蔡國用,見滿朝大臣無人應對,隻得強撐著站了出來。
今年夏季以來,蔡國用就一直在病中,幾次請辭都被崇禎挽留,進入冬季之後,病症更加嚴重,這次他上朝就是再次請求致仕的。
“蔡愛卿所言有理,那洛陽何人可救?”崇禎思慮之下,再次問道。
“老臣舉薦孫傳庭出任河南督師,組織精兵前往馳援,當可保河南不失。”蔡國用先是猛烈的一陣咳嗽,在咳出一口血水之後,他隨即用隨身的毛巾裹住,緩緩放入衣袖中才徐徐的說道。
“孫傳庭現在在哪裏?”崇禎隱隱記得年前自己好像放走了孫傳庭,所以這一刻他不得不向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詢問道。
“啟稟皇上,四月的時候孫傳庭瘋癲病發作,他家人數次求告故裏醫治,後得蒙皇上恩寵,他與家人一道返回了故裏,如今不知所蹤。”駱養性出班應道。
“真是國難思良將啊!”崇禎得知孫傳庭不知所蹤,不由長歎一聲,隨手翻開第三份捷報文書。
“臣永城州知州公孫翊恭請聖安,十二月初九,逆賊賀一龍部兩萬人馬犯我州城,下臣率全城官員,以及三萬誌願守城的民壯與賊激戰一日,至夜賊軍勢弱,下臣率部出擊,斬殺敵七千首級,俘虜八千餘人,生擒敵酋賀一龍,不日將押解入京,特上表獻捷,特請陛下犒賞三軍有功將士……”
一封洋洋灑灑的捷報,看的崇禎熱血沸騰,原本陰沉的臉色逐漸散去,最後更是拍案道:“國難思良將,公孫翊真乃朕之良將也!”
“諸位愛卿都看看,這封捷報總不會有假吧?剛才諸位愛卿還在爭論公孫翊的捷報是冒功貪功的假捷報,可現在這封捷報是八百裏加急送京城的,還有賊酋賀一龍佐證,諸位愛卿現在總不至於再懷疑公孫翊殺良冒功了吧?”
崇禎想起剛才朝臣們的爭論焦點,這會頓時揚眉吐氣的訓斥起了剛才那些懷疑的大臣,尤其是兵部的幾位大員,這會也是一臉無光,雖然心中暗自不爽,但卻不得不恭聲向皇帝賀喜。
“傳旨,授公孫翊總兵銜,節製河南都司各衛所兵馬。提升永城州千戶所為永城州衛指揮使司,擢升公孫翊為永城州衛指揮使。餘下軍官論功升遷,兵部立即辦理,督促他立刻整軍馳援洛陽,不得延誤。”
大明的總兵屬於差遣官,無品級,遇到戰事佩戴將軍印出戰,戰事結束歸還將軍印。這也是崇禎雖然授公孫翊總兵銜,卻依舊任命他為永城州衛指揮使的原因,因為公孫翊實際官職就是正三品的衛指揮使。
正三品衛指揮使屬於武將職務,也就是統率衛所軍戶權利,別看頭銜高,但含金量遠遠沒有他身兼的從五品的永城州知州的權利地位高。
換句話說在大明,任何一個官員都隻會會選擇擔任從五品的文官知州,而不會去擔任正三品的武官衛指揮使。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崇禎下旨擢升公孫翊為正三品衛指揮使,滿朝文武官員沒有一人反對的原因,相反這個時候崇禎要是下旨擢升公孫翊為河南布政使司亦或者按察使等主官的話,必然會遭到滿朝官員的群起反對聲。
崇禎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道聖旨下的也是豪氣吞雲,那叫一個幹淨利落。
“王德化,你親自安排廠衛飛馬前去傳旨,一刻也不得耽誤。”最後崇禎又是親自囑咐了東廠提督王德化一句。
“老奴遵旨。”王德化雙手接過聖旨,邁著小碎步一溜煙的跑出了乾清宮。
永城州經此一戰,被公孫翊收留的三萬流民,在守城大戰中傷亡近萬人,雖然損失慘重,但經曆了這次戰火,這次民夫隊伍,自然得到長足的成長,這支民夫隊伍,也開始由民像兵開始轉換。而且公孫翊在戰後,又把三萬人數給湊齊了,補充的人員正是俘虜的八千叛軍俘虜。
要知道這批俘虜可都是青壯,放任不管無疑就是浪費,若是殺掉,那就更是殘忍,隻有合理的留下來屯田,才是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