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采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壞事未必不是好事,經濟不好意味著基金會的錢減少,今年不會再有那麽多的藝術片上映,而那些真正可以上映的藝術片必須得能夠吸引一定的注意力和觀眾,這比以往的情況更合理。”羅賓懷特說道。
“況且,今年好萊塢攻勢凶猛,一係列大片登場,成為歐洲電影票房保持繁榮紅火的最大貢獻者。歐洲本土電影在票房中比例大多有不同程度下降。”
記者:“也就是說,你不認為好萊塢是輸家,對嗎?”
羅賓懷特:“戛納沒有輸家,隻有贏家。那就是林飛和他的《無人知曉》”
記者接下來采訪了另一位美國評委:“詹姆斯格雷先生,雖然美國電影這次在戛納顆粒無收,但是你似乎心情不錯?”
詹姆斯格雷:“大家都棒極了,除了我們的主席。”
記者:“請問能詳細說明一下嗎?”
詹姆斯格雷:“抱歉,我不能說,這是評審團內部的秘密。”
記者:“那麽請你對這次戛納的獲獎影片做一個總結。”
詹姆斯格雷:“贏家通吃,輸家永遠是輸家。”
記者:“之前羅賓懷特女士聲稱戛納沒有輸家,那請問你指的輸家是誰呢?”
詹姆斯格雷:“是的,戛納沒有輸家。正如弱小和無知不是問題,傲慢才是。所謂的輸家,隻是錯誤估計了對自己的預期。”
此時的戛納,心情激蕩的人還有許多。
婁曄心裏泛起一陣苦澀,終於再一次有華夏人拿到了金棕櫚獎,但那人卻不是自己。這個林飛這幾天根本就沒有在戛納活動,卻獲得了4項大獎。他不禁開始懷疑起自己:難道我拍電影的路真的走歪了?
當年他的《頤和園》沒有通過準入就進行了拍攝並送戛納參展,最後被封印5年。這幾年他依然試圖走國外衝獎的路線。但林飛的成功以及獲獎宣言,讓他心中波瀾橫生,無法自已。
另一方麵,舒淇琪心裏也不平靜。經曆了評獎全過程的她隻能感歎林飛的狗屎運真是太逆天了。不過她倒並不嫉妒這個年輕的導演,至少能夠入圍主競賽單元就說明了他有參與這個競爭的實力。
倒是最後走上頒獎台的虞雨晴讓舒淇淇有些不忿。不過就是仗著家世好,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的富家女,在偶像行業裏麵追星捧人,興風作浪,最後成了被趕出公司的喪家之犬,沒想到卻成了林飛的合夥人,還是金棕櫚大獎電影的製片人。
想到這裏,舒淇心中微微發酸,麵上卻露出笑容,親切地接受記者的采訪,表示對《無人知曉》的支持與祝賀。
章紫怡心中鬱鬱,林飛的成功讓她震驚之餘卻又有一絲疑惑。為什麽這個曾經如常鱗凡介一般的平凡男子能夠名滿天下,而更令她不解的是,他對自己的態度。
作為頂級華夏女影星,她遇見的華夏男人,在她的美貌、氣質抑或是地位麵前,能夠保持平常心的並不多,能像林飛這樣坦然而毫無壓力與她交談的更是鳳毛麟角。這樣的人大多是權財滔天的巨頭或是資曆深厚的老藝術家,而林飛看她的眼神,隻是水平的直視,沒有向上的企圖欲望,也沒有向下的覬覦窺探,如水一般平淡。自己好歹是當今華夏最頂級的女演員,林飛一個華夏導演竟然對此毫不在意,這讓她無法忍受。
但章紫怡畢竟城府頗深,麵對媒體的采訪,非常優雅而禮貌地表達了對林飛的祝賀。
大導演李桉走出會場的時候,胸中同樣百味雜陳。沒想到林飛這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竟然先於自己獲得了金棕櫚大獎,這讓他在電影領域成為了與自己級別接近的人物。今後再也不能以長輩的語氣來對他說教了。
萬一這林飛是個杠精,在自己麵前不講武德總提起金棕櫚,那還真不好回答。李桉不由想象了一下對話的場景。
李桉:“小夥子,不要太囂張,拿過奧斯卡嗎?”
林飛:“我有金棕櫚,你有嗎?”
李桉:“我勸你好自為之,你拿過金熊金獅嗎?”
林飛:“我有金棕櫚,你有嗎?”
李桉:“年輕人怎麽不講武德?你是複讀機嗎?”
林飛:“我有金棕櫚,你有嗎?”
…
想到這裏,李桉不由一陣頭痛,無奈地搖搖頭。以後還是不要隨便招惹這個幸運的小家夥吧。
至於在頒獎台上現身的陳敏昊,所有人都無法對他產生惡感。這個英俊而又謙遜的小夥子實在沒有什麽黑點,一首《HeyYou》唱得動聽至極,收拾道格雷恩哈特的手段也是有理有節,頗有風度,令對手都自慚形穢。
而陳敏昊異常英俊的外貌,已經打破了東西方審美的障壁,更為他增加了不少人氣,借助戛納電影節這個大平台,竟在世界範圍內收割了一波顏粉。
林飛從頒獎會場走出來時,立即被許多記者圍住。
“林飛先生…請問…”各種語言在耳邊嘈雜地響個不停。
“不好意思,今天實在是非常神奇的一天,我到現在還沒有消化過來,所以接下來我隻回答一個問題。”林飛示意六公主台的記者發問。
“林導,這次電影節,很多電影行業的業內人士事先並不看好你。但毫無疑問,你今晚的獎杯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臉,請問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麽?”年輕的記者一臉激動,竟然問出一個平時不敢問的問題。
“被我打臉的人?呃,這個名單還請加上我。因為我事先也很不看好我自己。”林飛感覺自己得獎之後,整個人都覺得神清氣爽。但是他還是維持著低調的態度,絕不因為這次的意外收獲而得意忘形。
“如果真的在乎評價,那人的一生就是打臉與被打臉中度過,成功的人打別人的臉,失敗的人打自己的臉,至於我,不好意思,我全都要。”
他這話讓記者們不由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