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補救】(2)市場的力量
唐青悠真是哭笑不得,媒體和粉絲的關注重點沒怎麼落在淇奧戲劇中心首部原創劇目的首演上,而是全被王舒、林蓁的結婚消息給吸引走了。
這可真是個看臉的時代。
接下去的幾個月,王舒林蓁幾乎是每周都要佔走一塊文娛新聞版面。媒體的追逐、公眾的關注,讓王舒林蓁的結合成為了「最匹配的愛情」。
於是,音樂劇《致我自行車上的姑娘》明明是個歷盡艱辛、計劃周詳的項目,最後卻是蹭了王林世紀婚禮的餘熱,勉勉強強地完成駐地演出,走完巡演,最後一結賬,打了個平本。
蔣睿還挺高興的:「沒有虧本,那就是掙的。」
唐青悠:「?」對唐青悠而言,項目平本對淇奧戲劇中心而言就等於是虧本,畢竟作為運營機構,在項目運作過程中的付出,僅從人力物力角度便是一大筆支出,而從資產優化角度來看,一個無盈利項目佔掉現有人力物力,又會造成其它優質項目的減速甚至停擺,這便是雙重的損失了。
然而蔣睿是吃樂觀長大的:「沒有虧本,就掙到了人氣、品牌辨識度和項目經驗。對淇奧戲劇中心和你們所有運營人員來說,刷了一番履歷,不是挺好的嗎?」
蔣睿說的也不無道理,唐青悠聽著,心寬了許多。但有時候換個角度思考,她又免不了懷疑,蔣睿是不是在安慰自己,就跟自己鼓勵古諾一樣?她覺得,自己的重中之重,應該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把翻身仗打漂亮了。
事實上,自從音樂劇開始走出去巡演,唐青悠將團隊交給鄒見鋒、倪煥爾以及巡演經理,便把個人精力收回來了,開始深入探索「劇人計劃」的下一步,以及原創兒童劇的運作空間。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抓著抓著,兩頭疲於奔命。
倪煥爾一句話提醒了唐青悠,她說:「要是兩個項目能合成一樣就好了,取長補短,還節省人力物力。」唐青悠聽完腦子便靈機一動有了主意——讓劇人計劃啟動兒童劇,不知道那些學生為主的青年戲劇人會作何感想?
唐青悠行動力向來沒的說,想到便去做,她跟劇人計劃的簽約戲劇社團逐一洽談,大部分是模稜兩可的回復。畢竟,這些青年戲劇人才個個揣著滿腹的夢想心與表達欲,為的是登台演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而不是戴頭套、穿花衣地在台上又蹦又跳「逗小孩玩」。他們幾乎都認為,目前國內兒童劇的平均水準實在是讓人看著憂傷。
唐青悠則有另外一番看法:現階段的國內兒童產業都太把孩子們當小孩哄了。現在的孩子接觸那麼多高科技信息,鬼精鬼精的,大人們要反過來學習怎麼跟孩子們溝通才是正道。那麼,符合這個時代特色的創新型兒童劇目,應該是剛需。
「如果讓你們進行童話新編,目標受眾設定為少兒群體而非幼童,你們覺得如何?」
大家一聽基本上都同意了,表示不妨一試。
當唐青悠把最具實力的萍聲戲劇社現任骨幹們召喚過來開會的時候,師弟師妹們立即提出了一個劇目:《海的女兒》,表示可以重排這個劇目甚至籌劃續集。
唐青悠雖然對自己曾經參演過的《海的女兒》是否具備足夠的童話感,表示懷疑,對新編海的女兒是否適用少兒群體仍保留疑問,但在市場數據面前,她不得不驚嘆,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真是不容小覷。
復排的《海的女兒》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萍聲戲劇社的骨幹成員們翻到歷史資料時候,也紛紛邀請唐青悠出演其中的角色,唐青悠出於自己年齡漸長的考慮,不再接受人類公主這個角色的邀約,但主動提出可以嘗試八爪魚巫婆這個不討喜的角色,這一反面角色在唐青悠的顛覆性演繹下,又立體化了起來。——唐青悠又忍不住改了文本,加入了對於「巫婆為什麼會成為巫婆,可能是有著受傷的過往」這樣的考量,將這個角色從傳統的面譜化角色中剝離,塑造得更加立體化了,也讓觀看的人有直接的感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試演的時候,復排版《海的女兒》嘗試開了一部分票面向中學生群體推出,反應非常熱烈,一夕之間便成了香餑餑,萍聲戲劇社的成員都笑歪了嘴:大家傳統的銷售思維里,認為中學生都只會關心一件事,那就是高考。忽略了中學六年尤其高中三年,再忙也是需要調劑的。這一年齡階段的文藝產品太少,導致了市場的空缺,而復排版《海的女兒》可以說是無意間填補了這個空白。唐青悠也算是體驗了一回「市場的力量」。
甚至,因為市場的呼聲,《海的女兒2》開始了創作進程。
無心插柳柳成蔭,明明是炒冷飯,卻莫名其妙炒出了一個爆款。
跟遠在歐洲念博的明嵐聊起這事兒,明嵐更是感嘆不已:「我是發現了,在市場面前,有一個人是天生的優勝者,那就是年輕人。優勝劣汰也好,世代更迭也罷,不論有多少變化,整個世界最後都是年輕人的。」
唐青悠問:「你受什麼刺激了這麼大感嘆。」
明嵐嘆了口氣:「這個博士不好念啊!我每天都在被各種後輩各種小師弟小師妹秒殺,估計是很難順利完成這個學業了,再跟不上節奏,課題完成不了,最終恐怕要延畢。」
「這麼誇張?」唐青悠有點不敢相信,「你這可是脫產念書,這樣都念不下來,強度得多嚇人啊?」
「我一點也不誇張。」明嵐說,「你知道我這個專業,還有多少個『死當』至今畢不了業的前輩?我都擔心,別回頭我家孩子大學畢業了,我還在念博。」
明嵐一點開玩笑的意思都沒有,說得唐青悠也為她著急:「那怎麼辦?現在轉專業或者換學校,來得及嗎?」
「現在不是有句話說得特別到位嘛,時間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可是,難度有多高,誘惑就有多大。」明嵐又嘆了口氣,「不是不能換,是作為一個標準的現代都市人,慾壑難填,擋不住這個專業這個導師的魅力,擋不住未來錦繡前程的誘惑啊!」
「那,我只能默默地,隔著千山萬水,為你加油了!」唐青悠笑道。
「嗯。」明嵐一邊接受鼓勵,一邊想著最近的新鮮事與學妹分享,「對了,你是不是認識一個指揮大師,叫……叫……突然卡住了,想不起來他叫啥,聽說他之前到我們那巡演過,演出場館就是南山大劇院,我們家小張上了他一段時間大師課,蠻受認可的,大師說認識大劇院的一個藝術家,約好了下回去看中國看演出,鼓勵小張要繼續努力。我不知道怎麼就想到你了。」
唐青悠笑道:「我在大劇院的時候,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幕後工作人員,怎麼可能被大師捧這麼高。嵐姐,你可真會逗我開心。」
「好吧,下次我得好好問問那位大師,大劇院的藝術家是什麼水平,有唐老師你的水平高嗎?」
唐青悠和明嵐如今的對話,經常都是在互相吹捧中進行的,那是一種來自默契的鼓勵。她們都需要支持者,讓她們在一意孤行的追夢途中可以微笑面對困難,可以有所喘息的空間。
唐青悠頂著淇奧戲劇中心這千鈞重,開局雖然沒有什麼經天緯地的大才顯現出來,畢竟也是如蔣睿所言,開局便有大動作,在表演藝術領域,有實際重量級的案例,便等於是有實力的。
如今的唐青悠,需要的是一個讓她可以繼續升級打怪,把淇奧的名頭和自己的專業地位再度提升的契機。
她以為自己會像遇到蔣睿一樣,遇到一個陌生的人再帶來一個新的機會,所以她內心裡給這個渺茫的新的機會預設了一個可能到來的時間節點:若干年後。
唐青悠完全沒想到,一個全新的體量升級機會來的那麼快,而且就來自於身邊人的提攜。
老搭檔影公子向唐青悠再次伸出了橄欖枝。這一次,她是帶著歉意來的。
因為音樂劇《致我自行車上的姑娘》項目雷聲大雨點小,高開低落的緣故,讓唐青悠疲於奔命了很長時間,影公子心裡十分過意不去,便一直尋思著如何再跟唐青悠合作一把。思前想後沒有其它合適的項目,她便將她一直對外說自己「敝帚自珍」的代表作品《番客》的舞台劇計劃提前推了出來。
影公子是默默完成了劇本創作,才跟唐青悠提這個項目的。在她的心中,《番客》既是她的代表作,便輕易不會拿出來。一旦拿出來,一定是最靠譜的改編製作,不讓她的擁躉們失望,也一定要要跟最靠譜的人合作——而唐青悠便是她心目中,最靠譜的人。
影公子說了自己對舞台劇《番客》計劃:「我打算做話劇,適當加點音樂元素,青悠,這是我最重要的作品,你能幫我完成我活到現在,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嗎?」
唐青悠欣然接受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