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牛刀】(1)一樣米養百樣人
明嵐接到唐青悠的信息之後,回了句:「如果不是對南邦集團、南北院線還算有所了解,我也會當這是一家皮包公司,看來是我推你進了火坑啊……算了算了,我送佛送上西。」將文藝台小花旦薇薇的電話號碼扔給了她:「我看你今後求人的事兒不會少的,得早點適應,還是你主動點吧。」
主播薇薇每周有兩天夜班,這一天是前腳車剛駛入廣電停車場,後腳便被呼到了台長辦公室。明嵐語笑嫣然地讓她全力配合南山大劇院的宣傳工作,還特別點了句,「負責南山大劇院宣傳工作的唐青悠也是咱們校友,很有意思的一個人,跟你還是一個專業的,你們不是都管這叫親學姐么,人我交給你了,能幫的忙你盡量幫她,有需要隨時跟我說,我幫你協調。」薇薇入職多年來,這位頂頭上司雖然和藹可親卻從未跟她敘過同校之誼,突然間把一聽就是關係匪淺的校友推出來讓她維繫,縱然薇薇此前根本不認識唐青悠,這一刻也是受寵若驚的,接到唐青悠的求助電話那刻就跟被皇帝陛下翻了綠頭牌的末等妃子似的,沒有不應承的。
唐青悠也算是找對了人。以她從前的工作經驗,手上哪裡會有本埠所有的文化板塊媒體名錄——這是她手下總監經理們的下一級人員在負責的事情。她最多在重要談判現場、聯誼會和年會上跟少數幾家媒體的社長副總編輯之類有拍板權的領導坐對面晃過幾眼,媒體人更新換代那麼快,誰知道有沒有機會碰上個把熟面孔呢。雖然自己這把牛刀淪落來殺雞,唐青悠卻不是看不起小雞仔的品性,她向來做人做事講究周全,一通電話就叫人跑斷腿的事情決計是干不出來的,電話里只跟薇薇說了幾句基本情況便打住了,強烈邀請她吃飯再聊。薇薇表示很無奈:「我今晚夜班。」唐青悠這才反應過來薇薇真的就是「都市合伙人」欄目那個聲音蘇倒周直的主持人,立刻表示:「夜宵唄,我等你。」
其實唐青悠是不太吃夜宵的,但就是從這一頓開始,從她進入演出行業之後,夜宵便成了聚餐的正確打開模式。一年到頭大小三百多場演出,同行和同事們的聚會也好,同學與朋友們的會面也罷,都只能等到演出結束了。這個晚上,幾乎沒怎麼做過一線工作的唐青悠在新家對著一屋子的紙箱磨了一晚上,將白天自己參觀了解的內容做了層層梳理,提煉了幾個新聞點,整理出一份自己給自己打了70分的新聞通稿,完稿時已是接近凌晨,合上電腦飛下樓打車,穿越了大半個城市才到達目的地,在廣電大樓旁邊的老巷口粥鋪等了小半個鐘頭,終於等來了跟女主播的約會。
唐青悠此前未曾見過薇薇,自己腦補了一下她的形象,估計也就是「五官端正」的水平吧。如果說電視台與電台的主持人硬體要求上要有什麼差異,不就是上不上鏡這點嘛,大眾都懂的。
誰料薇薇走進粥鋪的那一刻,照片已經掉漆的老店真的是,蓬蓽生輝,彷彿一屋子只剩她一個存在物,全場目光經意不經意的,都投向了她。
那線條勻稱的大長腿,一看就是從小練舞出身的,眉目顧盼間,眼角似有流光,唐青悠也看傻了,魂被勾走一半。
辨識度太高,兩人飛快地認出了對方。
薇薇本是過午不食的,沒預到這個從未謀面的學姐這般熱情,半夜都要跑來見她一面,再怎麼保護身材也果斷地不差這一頓了。於是,兩個素昧平生的學姐學妹愉快地完成了第一次的正式會晤。
薇薇在赴約前就找廣電各版塊的文化口記者分別做了搜集,整合之後列印了一份全市最齊全的文化口媒體通訊錄帶給唐青悠。唐青悠也沒想到薇薇能靠譜到這個程度,當著她面就打電話給明嵐致謝,半夜兩點。
明嵐睡得迷迷糊糊的接到這通電話,口齒不清地回了一句:「客官您滿意就好!」蒙頭繼續會周公。
拜託的事就這麼一步到位,唐青悠一顆心放回了肚子里,胃口瞬間好了許多,一邊喝著海鮮粥,一邊跟薇薇拉家常。
母校海外開分校的新聞沒聊幾句,薇薇便發現了什麼似的,盯著唐青悠看得兩眼發直,端詳半天呲了一聲:「學姐,咱們是不是以前就見過?」
唐青悠被問住了,她心虛,第一反應便是糟糕聲音被認出來了,自己那天晚上怎麼就鬼使神差地打了深夜節目的熱線呢?真是自己挖坑自己埋了!說來這事全怪自己,當時她是滿腹的言語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個天生的糊塗蛋,在遇到塗屹然之後便丟盔棄甲當了愛情里的下家。以至於多年過去,她談完這場漫長的戀愛,連個正常女性該有的閨蜜都沒剩下——明嵐是她不可再得的好友,可更多時候是一種「長姐如母」的存在,到了滿腹牢騷,連個打商量的人都沒有的時候,她居然只找到了撥打電台熱線這樣一個傾訴方式。
下個瞬間,她回過神,意識到薇薇說的是「見過」而不是「聊過」,馬上搖起了頭:「沒有沒有,我們肯定沒見過!」回憶剛剛認親所得的信息,掰著手指頭跟薇薇算年齡差:「你看,我大四的時候你才大一,別說我大四基本不在學校,咱們也根本不在一個校區呀,怎麼可能見過?」
薇薇想了想,也是。
雖然後來她發現,見過,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但這一刻,這對學姐學妹,是以一見如故的姿態,交往成為了莫逆。
上班第一天唐青悠便熬到了凌晨,但第二天一早,她還是精神奕奕的出現在了南山大劇院,交了稿到總經理辦公室之後隔一小時被傳喚一次,改了兩三個回合才得出定稿,一個上午連著中午不休息在辦公室打了一百多個邀請電話。
到當天下午4點整,唐青悠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南山大劇院媒體聯絡人,沒有任何事先溝通的參觀邀請,所邀約的六十家媒體來了將近四十家。經此一役,唐青悠的名字在媒體文化口一炮打響——不是因為南山大劇院橫空出世,不是因為當天的通稿驚世絕倫,而是,她沒給車馬費,「不食人間煙火」的作風得罪了其中幾位老油條。
老油條記者們對唐青悠的不滿都是上綱上線的,有人走之前在門口直接攔住她規勸:「妹妹你這樣不行啊,第一次喊大家上門就一點車馬費不給,讓大家頂著寒風跑到這鳥不拉屎的新區來看個空場子,太不專業了,以後誰還來給你撐場子啊。」有的委婉一些,走後才給她發信息說參觀完覺得沒什麼新聞性更沒有時效性,出不了報道,建議內部調整一下媒體工作策略。
唐青悠擔心蝴蝶效應,手上卻翻不出處理這個情況的牌號,只得敲邊鼓似的將事情反饋給了交代工作的薛嘉。薛嘉聽完,兩手一攤:「這個是業務問題,我幫不上你,這樣吧,你直接去問問任總。」無奈,唐青悠只得再次敲開總經理辦公室的門。
把察覺到的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況扼殺在萌芽狀態,是唐青悠工作多年的一貫作風,可是這個作風到了南山大劇院,卻沒法照推了。她覺得自己已經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已經預測到可能發生的媒體危機分析給了任泰初。可是任泰初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也就幾個老油條撈不到好處拿捏你一個新人說幾句,沒多大事。主管部門紅頭文件一發,你看他們來不來。」
「咱們畢竟是新開張,我覺得還是盡量維護好外部關係,先給個口頭上的安撫,等正式開業的時候好好招待一次,情面上也就過去了。您看可以不?」
「媒體不能慣著。」任泰初擺擺手,示意唐青悠可以跪安了。
「可是……」
「先這樣吧。你把著急的工作趕緊跟進。」任泰初擺出萬分理解新人干不好活兒的神情,親自提了點具體工作:「新春演出季的節目基本定好了,你跟薛嘉要一下設計師的聯繫方式,把所有海報節目單都要儘快做出來。」
唐青悠不死心地追問:「那媒體車馬費的事?」
任泰初並沒有跟她繼續討論這個話題的打算,直接手一揮:「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唐青悠這一趟有點死不瞑目的感覺,但任泰初儘管不滿意她交的作業,還是很溫和地前事不提繼續督促著她推進各種瑣碎的宣傳物料籌備工作。而唐青悠也是在很久之後,跟南北院線上下人等都混熟了,才知道,任泰初是從老牌演出公司調到南北院線的,有一二十年的行業經驗,但一直以來做的是舞美設計方面的實務工作,對運營推廣業務根本不熟,這次出任南山大劇院的總經理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當上一把手。
對任泰初而言,大劇院在一個城市的地位,都是市政工程,是文化地標,是明星名人名團都要仰望的地方,媒體記者不買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好像他往設備清單上列斯家鋼琴一樣,只要大劇院方面有合理要求,為了劇院藝術的長期發展,為了本埠文化的繁榮,為了給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添磚加瓦,不管中間經過幾層周折,最終,主管部門都會出面解決的。就好像開幕演出季的硬廣,他就以籌備時間太短等各種理由讓上級主管部門給包辦了,給自己和團隊省了多少事!而他的這個思路,此刻唐青悠還一點邊都摸不到,她仍陷在自己的思維模式里,自顧自地想方設法,想要平緩媒體記者們的不滿情緒。
於唐青悠而言,但凡自己經手的事情,簽了字蓋了戳的,她會負起所有相關的連帶的責任。這是博屹體系下,一個管理者應有的基本素質:責任心與承擔力。她思考到最後,在一時半會兒沒有辦法給出補償方案的時候,擬了一條問候信息發給了當天到訪的所有媒體代表,大致意思是「感謝您和貴媒體今日蒞臨指導,南山大劇院將竭盡所能引進最好的演出資源豐富本埠市民文化生活,因管理團隊初來乍到,人事物均未落實妥當,今日多有照顧不周,還望海涵,未來還需要您多多關注與支持,希望有機會可以請您餐敘,看您什麼時間方便還請告知。」
那些老油條說話不好聽,但有一句她覺得沒毛病,行有行規,她這波操作確實「太不專業了」,眼下只能自己先補救著了。車馬費都商量不出個結果,請客這事兒她自然沒打算跟任泰初去報賬,就當作自己的職業投資,捋順她個人的媒體關係吧。她想,反正是出於同一個原因請的客,如果真有不少人回復過來聚餐時間,那麼時間重疊的就都湊一桌去,應該花不了她多少錢,退一萬步說,就算這四十多家媒體代表一家一頓飯,她掰了掰手指頭,也還是請得起的。
當然,這年頭,吃飯這事兒還真沒什麼人稀罕,除非是真的對往來業務有興趣。所以到最後也只有三兩個有著濃厚藝術興趣的記者跟她約了飯。
都是文化口的記者,大部分還是很有文化情懷的,就算婉拒了飯約,也都比較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唐青悠的解釋,對這個周全人干出來的不周全事表示了諒解,甚至有幾個資深女記者反過來安慰她:「剛開始工作難免遇到些難題,媒體公關本來就不太好做,更何況一樣米養百樣人,對一些老油條不要太在意。」「小妹妹你已經很棒了,加油!」——把她當成剛畢業的小姑娘了。對此,唐青悠也沒把事情複雜化,直接默認了這後生晚輩的身份,又是感謝又是懇切提出要請客吃飯的,相比南山大劇院這個新單位的高冷作風,倒是給記者們留了個大方的初始印象,就坡下驢。而這些「哥哥姐姐」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好說話得很,呼之即來,很是照顧她。
唐青悠私下安撫媒體這事兒實實在在為她個人贏得了媒體圈的認同,到最後她自己略一統計發現,幾乎所有收到信息的媒體記者都回復了她的信息表示感謝和將繼續關注南山大劇院、期待未來的精彩演齣節目云云,甚至那幾個老油條也都軟下態度回復了「沒事,妹子有心了!」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