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聽聽
姜雙玲記得她畫完這幅自畫像后, 隨手藏在放衣服的柜子里,因為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除了難以示人外, 自己藏著留作紀念還是不錯的。 21
而且還被壓在她的衣服底下呢!
姜雙玲:「……」
她的眼睛瞪著那兩賊娃, 這兩貨究竟是怎麼從柜子里精準找出這張畫, 還給放在最上面。
排雷兵都沒你倆強, 天生狗鼻子吧。
早知道會被翻出來, 還會被齊珩看見, 她還不如畫完就直接扔民宿, 當天夜裡就給重置消除了事。
雖然那張騷包自畫像上的少女經過「藝術」加工, 已經很難辨別出是她,但是姜雙玲還是羞憤欲死。
她心裡涼涼地想:這大概就是社死現場吧。
畫什麼姿勢不好, 還畫個西子捧心, 她發誓她這輩子都沒捧過心。
現在解釋都解釋不清了。
臉頰越燒越熱的姜雙玲轉過頭去看齊珩, 卻發現原本還在憋笑的男人, 此時居然已經不加掩飾徹底露出了笑容。
那是一個格外純正的微笑。兩邊的嘴角勾起,眼尾上揚,桃花眼變成了月牙狀, 底下的卧蠶越發明顯, 曾經臉上的冷峻全都消失不見。
姜雙玲怔愣了一下,這似乎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齊珩笑。
她被這笑晃花了眼, 那種感覺大概就像是眼前本來一株好端端的小白楊,突然變異成一棵春風中花枝招展的桃花樹。
……
姜雙玲:「!!!!」
這有什麼好笑的??
還是快點恢復成原來的性冷淡狗表情吧。
姜雙玲抬手用微涼的手背觸碰臉頰, 試圖給臉上降溫, 在臉頰邊扇了扇風后, 見齊珩還在笑, 終是忍不住伸手去搶那副自畫像。
而她的手卻沒有對方的手快。
對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自畫像夾在了最末尾, 收斂笑容去看別的畫。
——也就是姜雙玲辛辛苦苦攢出來的鄉土小畫報。
姜雙玲見狀只好暫時罷休,轉過頭去看倆賊娃,這兩貨待在旁邊,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剛那畫是誰從柜子里拿出來的?」
齊越舉手得意道:「是我。」
姜雙玲:「……」
果然是你,她的傻白甜乖弟弟就做不出這種事,根本找不到這畫。
還是她大意了。
姜雙玲磨牙讚歎道:「果然是你啊,真聰明,像你爸一樣。」
一旁的姜澈見阿姐這麼一說,連忙蹭過來奶聲奶氣地邀功道:「是我告訴他那裡有畫。」
「阿姐畫的,好看!」
姜雙玲:「……」
她把姜澈拉到眼前來,左右開弓揉了一把他的小臉,在心裡默默想到:原來親弟才是背刺我最嚴重的的卧底。
齊越只是個跑腿的。
你們倆還玩起了熊熊搭配。
倆熊娃。
姜雙玲揉完了弟弟的小臉后,轉頭看向齊越,齊越卻警惕地抱著臉後退一步,「不準揉!」
姜雙玲:「……」
我還不想揉呢。
她在心裡嘆了一口氣,跟孩子置什麼氣,反正都已經被看過了,破罐子破摔唄。
齊珩低頭看向手中的幾張畫紙,姜雙玲在一旁觀察他,他已經不在笑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剛才對方的笑容影響太大,讓她總覺得齊珩此時的表情和往常不一樣。
嘴角總給她一種隱隱帶笑的感覺。
姜雙玲:「……」
是錯覺吧。
放下手中的紙張,齊珩抬眸看她,認真地問:「你喜歡畫畫?」
姜雙玲怔了一下后,笑著點頭:「喜歡。」
對方的語氣問得很認真,姜雙玲也回答的很認真,然而這種喜歡與不喜歡的話題,對姜雙玲來說,卻讓她有過一絲的茫然。
她其實也說不準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歡畫畫。
小時候,她並沒有主動要求學畫畫,而是爸媽給她報了美術班,美術班的老師誇她有天賦,她學的格外認真,周圍的人總是因著這些畫而誇獎她,年幼的她喜歡那些讚賞,因此她喜歡畫畫。
她也確實在美術方面有卓越天賦,因此一直學了下去。畫畫作為興趣來說,還算是令人感到開心的,而等到她大了些,越來越涉及到比賽競賽升學評比方面之後,父母的期許,成績,沒日沒夜的練習……重重壓力之下,畫畫對她來說又變成了一道沉重的枷鎖。
有段時間她非常厭倦繪畫,她甚至跟別人說過,這輩子最討厭的事情就是畫畫。
對她來說,最喜歡的畫畫,最討厭的也是畫畫,最後一輩子離不開的,還是畫畫。
這大概也是一種愛恨交織的情緒吧。
曾經有一個教授給過她評價,說她基本功紮實,繪畫技巧高,奈何她的畫匠氣重,缺少靈氣,她很難取得純藝術上的成就。
不過她的畫,卻會是普通欣賞愛看的那種。
或許是因為她總是太在意別人對她畫的評價,讓她在畫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迎合普通欣賞者的喜好,缺少了一份藝術的孤高。
「你覺得我畫的怎麼樣?」
齊珩看著她道:「你畫的很好看。」
「謝謝誇獎。」雖然這些畫在姜雙玲的眼中都畫的特別爛,但是她不接受齊珩的批評,要是對方敢說不好,明天她就敢逼他張嘴灌糖。
夜裡,給兩個孩子洗了澡,自己也洗了澡泡過腳,姜雙玲回到房間里。
現在她的小房間熱鬧的很,姜澈坐在床緣,齊越抱著被子霸佔中央,這個傲嬌崽已經默認自己搬房間。
他毫不留戀地把爸爸扔了。
姜雙玲很好奇他們父子倆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明明白天的時候,這兩人的父子情還算穩妥,但是夜裡齊越為什麼不肯跟爸爸睡覺?
第一天還鬧著說要跟爸爸睡,現在傲嬌崽絕口不提這件事。
姜雙玲:「……」
難道真是為了聽我講的故事?
我講故事這麼有魔力嗎?
姜雙玲拿著一本連環畫,也在床上盤腿坐下,兩個小傢伙坐在她左右腿邊,伸出小腦袋往中間看。
洗過澡之後,姜雙玲背後的辮子已經散開,烏髮溫柔的垂落在肩頭,暖黃色的燈光打在她的臉上,長長的眼睫毛在垂眸時散落下陰影。
她笑著講故事,左右看了下身邊這兩孩子,突然感覺自己這造型像個觀音菩薩帶著兩善財童子……
兩個小童子都長得十分可愛。
姜雙玲:「……」
她忍不住往門口看去,齊珩拿著一本書站在門口,垂眸翻著書頁,他的時間觀念非常強,到點會提醒他們睡覺。
——姑且算他是珞珈山的守山熊好了。
還是一頭愛學習的俊熊。
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麼書。
「這麼個小房間都要變道場了。」姜雙玲忍不住小聲唏噓道。
「阿姐,你在說什麼?」
「沒什麼,阿姐唱歌給你們聽,兩個該睡覺了哦。」
姜雙玲讓這兩個小傢伙躺好,給他們蓋好被子,輕哄著睡覺,齊越鬧著不想睡,「還要聽故事嘛。」
齊珩放下手中的書,淡淡道:「睡覺。」
聽到了齊珩口中的這兩個字,齊越下意識身體一僵,老老實實縮在被窩裡不說話了。
姜雙玲:「……」
這好像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
她或許已經猜到了傲嬌崽搬房間的原因,於是安撫性地拍了拍他的後背。
等到兩個孩子都睡下了,姜雙玲也懶懶地倒下去,沖著那邊的人說:「你也早點睡,幫忙關燈關門,謝謝。」
說完后,她毫無心理壓力的閉眼睡覺。
齊珩:「……」
黑暗中看不清門口人的臉色,房間的燈光驟然一暗后,房間門咔噠一聲關上。
聽不到一絲腳步聲,齊珩轉身走進了隔壁的房間,他打開燈,坐在床邊,看著手中的一張畫紙。
下一秒,房間里出現了輕微的笑聲。
也不過是轉瞬間的功夫,那聲音戛然而止。
一夜過去,姜雙玲睜開眼睛起床,頭髮都還沒來得及梳,她就披頭散髮跑出房間去翻昨天的那些畫紙。
她要把那張自黑畫給銷毀。
然而奇怪的是,她翻找了大半天,也沒在那一堆畫紙中找到「自黑畫」。
「怎麼沒有?」
姜雙玲的眼睛里露出一絲懷疑的神色,猶豫地看著另一個房間的門,她走過去推開門,房間里的東西一覽無餘。
床、柜子、書桌……
一眼就能把房間里的東西盡收眼底,並沒有什麼藏東西的地方。
她又細心找了找,還是沒有看到那張畫的影蹤。
她的「自黑畫」丟了。
會是被齊珩藏起來了嗎?
「不會吧?他會做那種事?」
無論是丟了,還是被人藏起來,都讓姜雙玲欲哭無淚,她原本打算親自銷毀。
現在沒機會了。
「早知道昨晚就不該為了面子不聞不問。」
姜雙玲捂了一把眼睛,後悔死了。
找不到「自黑畫」的姜雙玲神情鬱郁地去廚房裡烙了芝麻餅,又煎蛋三個,把兩孩子叫起來后,沖泡三杯麥乳精,就算是三個人的早餐。
這個年代的麥乳精還行,有股淡淡的奶香味。
喝完了一杯甜的,姜雙玲才感覺自己稍微被治癒了一點。
「總之不要再讓那幅畫出現在我眼前。」
要是讓她發現是齊珩藏的,她一定會逼他吃下一斤小奶糕。
吃完早飯,姜雙玲出門去找宋大嫂,昨天在孩子面前說了空頭支票,要給孩子親手做書包,現在她就打算找人去學怎麼使用縫紉機。
姜雙玲覺得宋大嫂那副精打細算擅於操持的模樣,說不定就是個擅長用縫紉機的。
她到了宋家,宋大嫂見了她還很稀奇,打完招呼后,特意問起了昨天聽說的稀罕事,「齊珩他昨天在院子里洗衣服了?你就在旁邊看著?」
「你們夫妻倆怎麼回事啊?」
姜雙玲:「……」
這就是住在一個大院中的不方便,好像一個家裡發生了事情之後,隔壁也全都知道了。
誰誰家孩子哭了,足不出戶,大夥也都能知道。
姜雙玲瞥了宋大嫂一眼,心想怎麼個個都這麼八卦,齊珩他不就是洗個衣服嗎?能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齊珩只是洗個衣服,又不是竄上天。
「聽人說,你們倆昨天的氣氛也不太對,吵架了?」宋大嫂小聲湊過來問。
雖然屋子裡就她們兩個人,但宋大嫂依舊擺出了一副要跟姜雙玲說悄悄話的姿勢。
姜雙玲也小小聲湊過去答:「沒吵起來,宋大嫂,他就是嫌我洗的衣服太香了。」
宋大嫂被噎了一下。
嫌棄媳婦洗的衣服太香了?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那些臭男人天天汗流浹背,衣服都臭死了,還嫌棄……香?」宋大嫂面露遲疑,她湊過來仔細嗅了嗅姜雙玲,發現對方身上還真有股子淡香味。
怪好聞的。
姜雙玲點頭,「就是就是,我也不理解他們男人的想法。」
「你是說你們差點要吵起來了?」
「後來沒吵起來。」多虧了大嫂你的豆瓣醬。
宋大嫂用一副語重心長的嗓音道:「你啊,聽大嫂過來人的話,你這溫柔的個性,不要跟他們當兵的吵架,吵不過的,不如歇著。」
要不然還不得被訓哭了。
「嗯嗯,大嫂,我今天來找你,就是想問問誰會用縫紉機?我想跟人學學怎麼踩縫紉機。」姜雙玲之前還嘗試著用過縫紉機,但她發現自己面對這時代的腳踩縫紉機還真是無從下手。
「許教導員家裡有一台縫紉機,他家的會,你去跟著學學。」
「好,哎,宋大嫂,我能看看你家孩子的書包嗎?」
「可以啊,都已經用舊了。」
姜雙玲看到了宋大嫂家孩子的書包,這年代孩子都流行軍綠色的、黃色的斜跨書包,上面還印著些圖案,紅色的五角星之類的,還挺好看的。
她也打算給孩子做個類似的書包。
——把小白兔和大老虎縫在裡面?
要是縫在外面還挺羞恥的,怕這兩男孩讀了幾天書後跟她急。 w ,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