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成果
基督教的律法總綱就是愛人愛己。《聖經》雲:“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可見人一旦背棄了愛,是不會有任何成果的。
一般情況下,人都是在饑餓與飽足,精神與疲累,開心與憂愁間徘徊。人與人之間根本的不同就是寄托(有愛與沒有愛)的不同,也就造成了結果的五花八門。
但是不管你是去酒吧也好,去誦經念佛也好,去勞動也好,去思考也好……幾番折騰後,一段時間下來,不同的隻有結果(獲得的知識,創造的作品,付出的勞動等),或好或壞(有愛或沒有愛,有序或無序)。
如果這麽說你還不懂的話,我隻能拿娛樂與工作比較了。
每當我們的頭腦或肢體想把無序的事物變得有序時,總是很憂愁的,這就是工作的本質。而我憂慮地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我的文章可以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不至於胡思亂想,導致違背愛的行為。這就是讀書的目的,這樣我寫出的文章才能稱得上是成果。所以盡管我寫作時沒有付出體力勞動,但我也經曆過同樣的憂愁與疲累,之後一定也會獲得思想上的滿足與喜悅。
與之相反的是,某些人講話完全沒有愛,甚至是任性妄為,雖然當時會擺脫一切束縛,但之後一定會憂愁,所以這種人隻能從事體力勞動。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沒有愛德,就獲取不了有條理的思想,講不出對人有益的話。這還事小,可怕的是你可能還會帶著無序的思維勞作,導致對社會的影響是負麵的,而自己也不快樂。由於我們的工作性質不一樣,獲得快樂的方式也都不一樣。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你獲得的成果(有愛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越大,與外界的美好(人與人的交流,音樂,文字)產生的共鳴也就越能讓你開心。
這是針對工作,針對娛樂也一樣。
當我們玩時,我們總是很高興(在一定的憂愁後),所以我稱娛樂為相對無序的動作(什麽都是相對的,這裏是相對於工作)。不過一些人有時是將娛樂與工作(學習)的效果巔倒的,打遊戲(聊廢話等)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工作,閑下來時就是娛樂。成果與這類人無關。
分析這些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人人平等,隻是大家幸福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千萬不要在愛上麵吝嗇自己的精力。要想有自己的成果,必然要先憂慮,自然會有好心情。
倘若你的勞作沒有建立在愛德(愛人如愛己)上,必然向死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