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話裏有話
太後是絕對不會放過皇後的,如果她知道蘇婉央已經醒了,勢必會坐不住,肯定會向皇後那邊施壓,皇後不把她放在眼裏,那皇帝呢,皇帝可是一國之君,麵對群情激奮的民眾,麵對滿朝大臣,皇帝就算有心偏袒夜如玉,但是也不能放著東陵律法不管。
而且之前皇帝一直在回避這件事,可以看得出來皇帝的心思,恰恰是皇帝的這種態度,讓大臣們心裏更加覺得不平和憤怒。
這日又有大臣了關於蘇婉央的事情,這一個人了,其他人也都紛紛附和,皇帝扶額低吼:“朕知道了,還有其他的事情嗎,沒有就退朝吧。”
那大臣是諫院的姓張恒大人,他本就有督察皇帝行為的職責,況且在他還未入仕之前,就曾經受過蘇老太爺的恩惠,若非蘇老太爺,也沒有現在的他。
且這張恒剛正不阿,那日太子府的事情他也在場,那時蘇婉央渾身是血是樣子現在他都還清晰得記得,所以他定要替蘇婉央討回公道。
“陛下,如今惠京城的百姓對這件事議論紛紛,況且此事已經拖了這麽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微臣害怕聚集在皇宮門口的百姓會越來越多。”
“朕剛剛已經了自有打算,如果沒有其他事情就先退朝吧。”皇帝拂袖而去,大臣們紛紛下跪告退。
大臣們都退出了大殿,三兩個大臣聚在一起起話來。
“剛剛陛下的臉上都這麽難看了,那張大人還不罷休,可真是膽大。”
“可不是嘛,不過我也佩服張打人,什麽話都敢,之前皇後都找過我們,讓我們看在她的麵子上多些如玉公主的好話,我聽皇後也找過張大人,沒想到張大人還是執意要讓皇帝陛下處置如玉公主,誰不知道如玉公主是皇帝陛下最寶貝的女兒啊。”
“張大饒性子你我也都知道,隻是不知道這次張大人公然駁了皇後的麵子,以後怕是……”
“噓,聲點,張大人過來了。”
“丞相大人,丞相大人請留步。”
蘇藺回頭看了一眼,然後停在了原地,張恒跑著到了蘇藺跟前。
“不知張大人找我有何事?”蘇藺問道。
“如今惠京城流言四起,離王妃,她已經,哎,不知道丞相大人知不知道現在離王妃到底怎樣了。”張恒問道。
蘇藺和張恒並肩往前走著,蘇藺緩緩道:“婉央的具體狀況我也不知道,我也派了人去離王府,可連離王府的門都沒能進去過,隻有婉央的祖母去了,離王府的人才放了人進去的。”
張大人之前也派冉離王府去過,不過最後跟蘇藺一樣,連門都進不去,而看門的人也隻字不提蘇婉央的事情。
張大茹頭道:“那蘇老夫人可曾向丞相透露過離王妃的情況?”
蘇藺搖了搖頭:“家母從去了離王府之後就在離王府上住下了,算來也快一月了,我也平日裏公務忙,也沒能親自去離王府詢問情況。”
“原來是這樣啊,那皇宮門外的事情,丞相打算怎麽處理。”張大夫問蘇藺對皇宮外麵那些聚眾為蘇婉央請願的人,實則是問他對於蘇婉央的情況他要怎麽做。
“張大人笑了,這件事可不歸我們管,就算要管,自然也是該管這件事的人去管。”
蘇藺這句話是話裏有話,明擺著是不想參合進這件事情來。
蘇藺背著手往前走著,快要走到宮門口了,蘇藺笑著:“張大人,我先行一步。”
“丞相慢走。”張大人停在原地目送著蘇藺走到了馬車旁,然後被廝扶著上了馬車,馬車很快就駛遠了。
“這一家人,哎。”張大夫立在原地歎著氣,蘇藺擺明了是不願意卷到蘇婉央這件事情中來,也是,蘇婉央隻是蘇藺的侄女,而他的女兒嫁給了太子,而太子是皇後的親生兒子,夜如玉是皇後的親生女兒,也是太子的親妹妹,平日裏和蘇清韻的感情也好,該怎麽選擇,他這個在官場這麽多年的人怎麽會不知道怎麽選擇。
隻是可憐了蘇婉央,從失去雙親,沒人疼沒人愛,如今受了委屈娘家人也沒見著幫著討公道的。
府上的廝看見張大人之後就朝他招了招手,張大夫點頭表示回應,然後快步上前。
廝扶著他正準備上馬車,一個手拿拂塵的老太監叫住了張大人。
“張大人,請留步。”
張大人回頭看著喊住他的人,這公公看著眼熟,好像是太後身邊的公公。
“不知公公找我有何事?”張大人問道。
“公公跟奴才去了就知道了。”
張大人交代了廝幾句,就隨著公公去了永壽宮。
“微臣見過太後娘娘。”張大人拱手行禮道。
“張大人請平身。”張大人微微抬眼瞧了瞧太後的神色,發現太後神色並未有任何異常。
“不知太後找微臣來是所謂何事?”張恒問。
“其實也沒多大的事情,惠京城的流言我也有耳聞,還聽張大人與皇帝在大殿上多有不快……”
太後的話還沒有完,張恒立刻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此事並非微臣故意抓著不放,而是如今事情越鬧越大,不僅惠京城流言四起,就連朝堂也不穩起來,若是陛下執意偏袒公主,恐怕不僅會失了民心,也傷了我們這些大臣的心,微臣此舉也是無奈啊。”
太後抬手讓張大人起身,:“今日哀家請大人過來也並非是興師問罪的,張大人剛正不阿,哀家為皇帝能有你這樣的大臣而慶幸,隻是現在皇帝心軟,狠不下心來處置如玉,但是我這個做母後的不能看著皇帝這麽糊塗下去,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張大人多多幫忙的。”
聽太後這麽一,張大人頓時也鬆了一口氣,看來太後也是與他站在統一戰線上的,想想也是,七皇子是太後最疼愛的孫子,所以怎麽可能不幫著離王妃呢。
“太後請,若是微臣能夠幫忙的,微臣定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