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義軍營地
陶錦澤功夫好,帶領著投奔而來的漕幫眾人在義軍中很快便有了名聲,有他帶著,文玉軒和文玉安倆人很快便登記了名錄,領了統一發放的衣服,暫時還沒編排到哪個隊伍,毫無意外的被安排到了漕幫棲息的地方落腳。
本來陶錦澤想帶著兩個徒弟熟悉一下營地,但是突然有了急事,不得不離開,走之前留下了一個漕幫兄弟,讓他照看一番。
大敵當前,前線吃緊,義軍這個營地並沒有太過建設,之前聽林語蓉說過,義軍的人一直是八成人在前線,兩成人在營地休整,輪流替換,現在平穀縣的人隻是義軍的一小部分。
之前聽說義軍有一萬人左右,看平穀縣裏人頭攢動的景象,蘇冬青感覺人數應該不止那些。
蘇冬青猜測的沒錯,很多流民抱頭流竄,這天寒地凍的情況下沒有食物,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凍死在逃亡的路上,便一股有一股的流民投奔了義軍,當然不是為了殺蠻子,隻想不被餓死凍死。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投奔義軍的人也抱有各種各樣的心思,一部分是為了這裏的三頓飯,一部分是想在混吃等死,更多的是拖家帶口的,加入義軍最大的目的就是抱團取暖,男人被分配到前線,女人可以在營地做工,孩子也有吃的,總比到處亂跑風餐露宿強。
出乎蘇冬青意料的是,營地的女人不少,看樣子都很忙碌,走路匆匆腳下帶風,看樣子各自都有要做的活計。
聽陶錦澤留下的漕幫兄弟說,義軍中按隊分配,一隊一百人,流民現在有一萬六七千人,是最多的,其次是漕幫,有三千多人,另外還有各路江湖人士,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
聽說文玉軒和文玉安是陶錦澤的弟子,分散在各處抓緊時間休息的漕幫人都跑過來看,紛紛報上名號,一時間文玉安倆人就有了幾十個大哥。
“你們是少幫主的弟子,那就是咱們漕幫的人,以後咱們兄弟命都是連在一起的……”
“雖然咱們漕幫在義軍隻有幾千人,從前可有幾萬人的幫眾,等以後各地的弟兄都雲集在此,那個時候就是蠻子的死期!!”
除了陶錦澤弟子身份這一層,漕幫的人也看出來這倆少年日子並不淒苦,衣服嶄新,臉頰發亮,不愁吃穿的境況下主動來義軍,足以看出是有血氣的人,就衝這點,也是條值得欽佩的漢子!!
蘇冬青想找林千尋,可惜被告知林女俠在前線,離這還有百裏,蘇冬青不得不將收拾的包裹交給漕幫的人,等林千尋回來待為轉交。
中午的時候,有人拎過來三個桶,兩桶裏裝的是糙米飯,一桶是滿滿的米湯,這就是義軍最豐盛的午飯了。
文玉軒和文玉安也算是義軍的人了,也有份,漕幫的人為了照顧兩個少年,給他倆盛的還多些。倆人真的好幾年沒見過這麽寒酸的飯了,二話不說,麵不改色的悶頭吃了起來。
與凶殘野蠻的蠻子相比,其他的並不重要,既然來到這裏,什麽都要習慣!
蘇冬青和蘇冬橋兄妹倆也各得了一碗,一口下去,正好咬到一個小石子,牙硌的都酸了,往下咽的時候嗓子眼都被劃的生疼,蘇家兄弟倆默不作聲的把一碗都吃了下去。
倆人畢竟是少幫主交代要照顧的客人,那個漕幫的兄弟在一邊不好意思的道;“我們這夥食就是這樣、這樣有點……等少幫主回來就好了……”
蘇冬橋連忙搖頭,“沒什麽,我小時候遭蝗災,啃草皮撐了大半個月,有的吃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他這樣一說,那人也感慨道:“是啊,比這苦的日子也不少,我們這裏起碼有的吃,無家可歸的流民餓著肚子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這個話題顯然很沉重,屋裏頭登時就沒人說話了。
吃完飯,蘇冬青問了幾個上過前線的人,得知他們大都在挖溝渠,做工事陷阱,鮮少同蠻兵正麵相對,稍微放心了些。
午後,陶錦澤還是沒回來,看了看時間不早了,漕幫的兄弟帶路,把蘇家兄妹送出平穀縣。
文玉軒和文玉安站在哨崗前揮手,蘇冬青回頭看著兩個越來越模糊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回到南陽城,蘇冬青一身寒氣還沒消去,文天立就來了,問她想要哪個山坡,不用額外交糧食。
文天立是文人,為人不清高,接人待物持重,所以跟府衙的人相處的挺好,那天的酒喝的痛快,蘇冬橋又塞了差役一兜子臘肉,山坡的事情文天立一提對方就點了頭。
雖然文天立說不用糧食,但為了選山坡時能有更多的自主權,蘇冬青還是給了文天立兩壇子酒打點。
酒送過去第二天,文天立就過來喊蘇冬青出城,在城外的不遠的地方,選了三個占地二十多畝的山坡,山坡上有樹木和低矮的灌木,沒辦法種地,自然也就不被當回事。
經過了幾天的掙紮,即便有再多不舍,很多人還是交了糧食,租了地,也是被逼的,再拖延下去,天暖和了,耽誤了春耕,那可是真的要命了。
山坡附近的田地已經有主了,這些人本來還想在山坡空隙多種點,沒想到山坡竟然也被占了,所以這些人看蘇冬青的眼神很是不善。
喝的時候答應的很痛快,可是這一劃地,站在山坡頂看著一大片一大片的地,兩個差役心裏就有點發虛了,動作明顯放緩了幾分,語焉不詳,蘇冬青見了心中明白幾分,便道:“承蒙官爺照顧,我們也不能給你們添麻煩,若是哪天上頭計較下來,我們補交糧食就好了。”
差役臉上發熱,連忙說一定替他們周旋。
山坡周圍的土地已經丈量好了,所以山坡的劃分就就很簡單,給地頭留出能過車的距離就行了。
雖然好劃分,但架不住地方大,文玉宏跟著跑了一天,實在是忍不住了,問道:“小姑,你盤下這三個山頭做什麽?”
“養雞啊。”這事蘇冬青籌劃很久了,全山頭隻是剛開始,以後的事情更多。
文玉宏看著偌大的山頭,不禁陷入深思,多少隻雞能用的上這麽大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