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預兆
熱騰騰的火鍋吃完,每個人的頭上都冒汗了,一頓飯吃完,通體舒泰。
午後,消食完,蘇冬青去了鋪子,看過賬目,這陣子生意不錯,隨口問了兩句。
夥計回道,青墨齋承認“初蓮”並非他家的新墨,之前是個誤會,還告訴了那些人到這裏來買,所以最近生意火爆,供不應求。
聽罷,蘇冬青陷入沉思,到嘴裏的肉又給打的吐出來,不知道青墨齋那些人心裏作何感想。
見識過俞家人的嘴臉,蘇冬青隻覺得一個詞用來形容他們最為貼切,那就是——自作自受。
心腹大患解決,蘇冬青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下,就想著就熱打鐵,研製幾份新墨出來。
也不知道為什麽,今年的雪格外多,幾乎半個月都沒有停,郊外因為人少些,清理的慢些,雪深的地方沒過了膝蓋。
頭一場雪下來的時候滿城歡喜,現在影響出行,明顯多了些抱怨。還有很多老人一臉擔憂,雪這樣下個不停,可就是天災了,天寒地凍,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
並非是他們杞人憂天,很快一個清晨街頭就有人圍在一起指指點點,有一老一小兩個乞丐在一戶人家門口被凍死了。
那戶人家讓人拖走屍體,不停的破口大罵,“呸,真是晦氣,這些乞丐哪裏死不好,非死在我家門口,真是倒黴!”
一邊罵著,一邊嗬斥家丁將城裏的差役喊來,官差將屍體運回衙門,然後審問這家人做記錄。
這戶男主人明顯有些不耐煩,嘟囔道:“大人,他們是自己凍死的,關我們什麽事兒,不用這麽麻煩吧,不過是兩個乞丐,平時看著他們髒兮兮的就惡心,死了反倒幹淨。”
聽到這話,那官差皺眉道:“人命關天,乞丐的命也是命,你的命也是命,在衙門眼中都是一樣的,仵作證明他們確實是凍死的,才能排除被害的可能。”
見官差語氣嚴厲起來,那人才不敢再廢話,不情願的回答官差各種問話。
蘇冬青站在遠處,目睹了這一切,心中甚是複雜。
所謂新墨,就是在原來墨的基礎上,變換一下藥材和模具,原來的流程並沒有改變,所以不算什麽難事,幾天就搞定了。
這些日子,文天佑和陸景等人依舊沒有回來,這讓蘇冬青有些坐臥不安。
從前文天佑也經常在外忙碌,但是每次都同她說一聲,即便不知道男人到底去做了什麽,倒也心安,這次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提前告知一聲。
難道是離開的太突然,導致沒有辦法同她說?
就在蘇冬青胡思亂想的時候,梁州那邊來信了,這次送信是個鏢局的人,叫王老七。
聽他說,鏢局早該在半個月前就到的,路上積雪難行,趕路艱難,好幾次露宿野外,他們好幾個兄弟差點沒了,到了京城,一個個驚魂未定。
“夫人,今年到處下大雪,路不好走,稍不小心連命都丟了。我們鏢局梁州走京城這條路走了不知道多少次,比自己家還熟悉呢,就這樣還險些折損……”王老七歎了口氣,“您要是想往家捎東西可得晚些時候,最近可不是動身的好時機。”
蘇冬青接過包裹放在一邊,給王老七端了杯熱茶,“這次真是辛苦你們了,梁州那邊也下雪了?”
王老七點頭哈腰的接過來,大大的吸了口熱氣,“下了,比這還大呢,秋收之後天氣就比往年冷,下起雪來比去年還凶,有些河道都堵了,水運算是斷了,哎,這年頭真是一年比一年凶險。”
沒想到這麽嚴重,蘇冬青聽著直皺眉,王老七見狀連忙道:“夫人莫急,您娘家富足,下不下大雪不相幹的。”
蘇冬青歎了口氣,沒說什麽。
王老七要離開時,蘇冬青拿了一錠銀子給他,王老七先是眼睛一亮,而後又擺手道:“夫人客氣了,來時蘇老夜給小人塞了不少銀子了,我們做這個行當的也是正經買賣,再拿您的實在是過意不去……”
“拿著吧。”蘇冬青開口道:“給凍傷的兄弟們買點藥,其他人打點熱酒喝喝,壓壓驚。”
“好好,謝謝夫人。”王老七接過銀子,歡天喜地的走了出去。
柳山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因為出了個將軍,打穀村和上元村成了十裏八鄉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所以想不被人知道都難。
蘇家時常往京城捎信,鏢局和跑商的人每次接到蘇家的委托都眉開眼笑,蘇家人大方也好說話,每次銀錢給的足,到京城這邊他們還能拿到一些打賞和辛苦錢,這種好差事傻子才不願意做呢。
家裏的信照例都是報喜不報憂,爹娘最關心的是她和孩子們在京城過的怎麽樣,還有過年什麽時候回去。蘇家大哥和二哥就是保平安,再簡單的說了些秋收之後又種了什麽。
最長的信便是三哥蘇冬橋來的,洋洋灑灑十多頁,說了這些日子染布的情況,還有染料貴了不少,以及天氣變冷之後染布遇到的一些問題。
最後還提了一句文天慶,現在天天過來幫忙,雖然臉皮有些厚,但看在文天佑的麵子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把所有信看完了,蘇冬青緩了緩神,將信放在抽屜裏。
離除夕還有一個多月,如果雪照這樣下下去,他們回去可就遭罪了……
拿出紙筆,許久都沒有寫一個字,就在這個時候,臥房門輕輕的響了幾聲,“六嬸,在忙嗎?”
蘇冬青站起來,將門打來,文玉安站在門外,抬頭看了她一眼,小臉有些羞赧。
蘇冬青拉著小孩進了屋,給他塞了個暖手爐,柔聲問道:“不忙,怎麽了?”
小孩忽閃著大眼睛,瓷白的小臉泛著一點點紅,比畫裏的童子還要漂亮,小聲問道:“六嬸,我想送楊俊棋禮物,不知道送什麽……”
原來是這樣,蘇冬青露出了然的神情,她希望家裏幾個孩子多和外麵的同齡人交往,他們幾個能跟楊家的孩子合得來,蘇冬青也很高興,循循善誘道:“楊家大概什麽都不缺他們的,買東西做回禮反倒有些多餘,不過親手做個,也表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