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錦繡娘子:還俗將軍敲我門>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亂陣腳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亂陣腳

  蘇冬青這般說,陳元元和那位姑娘對視了一眼,那位姑娘話鋒一轉,“不過話也說回來,文將軍是在戰場上廝殺得勝歸來的,一身鐵血不怕那些鬼怪之流,就是文夫人你平素要小心些。咱們京城有個廟常年香火旺盛,是千年古刹,裏麵那些和尚師傅厲害的很,文夫人若是有空閑,去那裏讓人做個法事,就算不信鬼神,保個家宅平安也是好的。”


  人家這麽說,蘇冬青也不好再推三阻四,從善如流的道:“承蒙姑娘指點,不勝感激,哪日有空閑定去給佛祖上兩柱香。”


  閑扯了一會兒,兩個人有事離開,蘇冬青重新把書撿起來,把最後十幾頁看完,也打道回府。


  陳景和簡家兄弟把整個府窄仔仔細細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任何異樣,所謂無風不起浪,在這種神經緊張的時刻莫名奇妙出現這種狀況,怎麽想都覺得不簡單。


  蘇冬青回來的時候,見眾人還在對此事憂心,便道:“查是肯定要查的,不過不能自亂了陣腳,別忘記咱們的正事才是要緊的。”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這個時候亂了分寸,隻會給外人可乘之機。


  早就將那件衣服上的圖案記在心中,這幾日家中不安寧,以防不測,蘇冬青便把那疊紙給燒了。離族人太不容易了,顛沛流離這麽多年,毅然決然選擇相信自己,自己更是不能因為大意泄露了他們的行蹤。


  傍晚,蘇冬青收到一封信,是文天立來的家書。先是寫了家中一切安好,又說了幾個小的和他的近況,問候他們在京中是否安好,讓他們保重身體雲雲。


  早就知道京城險惡,所以蘇冬青進京時便繃緊了神經,可以說步步小心,看到這封信,想到在打穀村時的點點滴滴,頓時心中湧過一股暖流。


  提筆想了許久,蘇冬青寫了回信,讓文天義好好學習,他們在京中一切安好,有什麽困難盡管開口,從頭到尾對他們的困境隻字沒提。


  文天佑半夜才回來,隻呆了不到一刻鍾,話都沒來得及多說,緊緊抱著蘇冬青一會兒,簡單收拾行囊就離開了。


  男人雖然什麽都沒說,蘇冬青知道肯定是出了什麽事情,否則不會這麽急離開,不過文天佑不說,她也不問,男人不說是不想她擔心,她不問,也是為了讓對方安心。


  文天佑一走,蘇冬青也鮮少出門,家裏能用的人本來就不多,她出去這些人肯定不放心跟著,家裏留人也就少了,這麽大的院子,一個兩個人總歸還是顧不上來。


  千裏之外的梁州柳山縣,自從文天佑等人離開,打穀村的文家便成十裏八鄉的茶餘飯後的談資。山溝溝裏出了個大將軍,這是多大的榮光,隻要跟文家稍微沾親帶故的,個個走路都帶風。


  文家人在外麵麵子是足足的,回到家裏就把臉撂下來了。大將軍,大將軍,聽著是威風,實際上哪裏有別人說的那麽光鮮。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一開始也都是這麽盼望的,可是現在呢,除了虛名還有什麽?

  一大家子人依舊住在又破又舊的土房裏,吃著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操心今年年頭好不好,這跟從前有什麽不同?!


  人家縣太老爺娶個妾,妾室娘家中還能住上瓦房穿上綢緞,他們身為大將軍的血親,愣是一點光沒沾上,這窩囊的,說出去誰能信!

  本來後院個個就心生不忿,再看著老宅那邊,更是氣的仰倒。蘇冬青不在,他們文家子孫替蘇冬橋染布,一車車的布拉走,大把的銀子到手,不論吃喝用度比他們都好上一大截,越看越生氣。


  文家大房和二房不是沒有打過老宅那邊的主意,可是蘇冬橋就一句話——染布一切都是妹妹做主,如果有事就往京城寫信,隻要收到青兒的話,她說怎麽就怎麽。


  這話把後院人給堵的,心窩子都疼。他們之前怎麽對待蘇冬青當然各個心裏有數,從前開口就一次沒有得逞過,現在更是不可能,寫信除了挨軟刀子還能有什麽結果。


  前陣子的逃亂是慢慢平複了,可是糧食和油鹽醬醋的價格卻是居高不下,冬天種下的二茬莊稼凍死在地裏,別的地方不知道,梁州的糧食卻是緊張的。之前把糧食賣光的人家正依舊緊巴巴,這裏就包括文家的大房和二房。


  原本他們打算文天佑大婚的時候發一筆財,可是文天佑一句話,份子和禮品全都沒收,那些白吃白喝湊熱鬧的倒是高興壞了,可文家後院的人卻是咬碎了後槽牙。


  按照文天佑師侄所言,他們每年送到文家的就是文天佑的全部奉銀,那點銀子放在從前還算不少,跟老宅那邊比,就有點寒酸了。


  上次劉喜上門宣旨,皇上賞賜了不少東西,可那些都是從宮內庫中取的,上麵都有皇家的紋印。文家人開始不敢打那些東西的主意,後來實在是受不了了,偷偷拿到當鋪去問,當鋪的人一看東西腦袋搖的像是撥浪鼓,他們多大點生意啊,不敢收皇家之物。


  文家人守著寶貝都要餓死了,後來還是文玉義想了個辦法,找地下的黑商,換了兩個寶貝出去,可是因為這種交易見不得光,價格被壓的死死的,得了二百兩銀子回來。


  分了銀子,買了糧食,大房和二房依舊不安分,想把文家業手裏剩下的寶貝分了,生怕自己少得了。可是文家業現在跟從前不同,有五兒子和六兒子撐腰,不肯輕易鬆手,為了這事,大房和二房使出各種招式。


  大房養著兩個老的,有天然的優勢,每天三頓變著花樣給文家業和張氏做吃的,順便吹吹耳邊風。二房也不甘示弱,文天慶和蔣氏領著孩子過來磕頭,說是想要去讀私塾,能考個功名當然好,考不上也能識字,不做睜眼瞎。


  聽說二房的三個小子想要去讀書,陳氏一口水直接噴出來,就三個懶貨,砍個柴都費勁,還能拿的起筆杆子?!

  文家業當然知道大房和二房什麽心思,握著那些珍寶就是不撒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