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殖民開始
國內機構的習慣也的確就是一旦公布出來那就是已經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了。所以,這一次國內的火星登陸計劃算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並且會在近期完成。
不過不會是「移民」而是「建設」。國內沒有什麼動蕩,只是一場關於老百姓就業的大變革而已,並非如國外那般鬧得丟了飯碗。所以第一期的登錄火星的計劃還是以建設為主。人數定在兩百人。主要是在預定的區域內搭建好足夠居住的生存環境。而後的三到五次登錄也是同樣的目的。
至於大規模的移民,國內機構的預想是要等飛船的技術再有突破,能夠實現無風險往返且能夠搭載萬人規模之後才會進行。
不得不說,這樣的循序漸進的計劃比起之前米國和歐洲聯的合計劃要符合邏輯得多。也給老百姓更多的信心。
但是,雖然計劃並沒有開始實施,可面向老百姓的篩選工作卻已經開始了。這一次主要面對的對象人群就是那種身體、心理素質能夠通過測試,並且擁有一定教育程度和從事建築和農業行業有一定經驗的人群。當然,面向老百姓的名額只有五十,其餘的全部由專業的航天員來擔任。
可即便只有五十個名額卻還是搶破了頭。
最後確定的五十位各方面都合格的普通老百姓接著就開始了長達半年的封閉式訓練,力求要在計劃開始實施前達到登船的要求。
薛無算在原世界里待了半年,而後離去,他需要再次進入龍逆位面。另外尋找一個部落,利用「老戰士死後可以魂歸神明」的契機,尋找一個自然死去的部落老戰士,然後自己取代其魂魄,再一次進入龍逆位面的地府。這當然就要比之前迅速很多。
而留在原世界里的周慧茹卻親身經歷著這被她男人一手促成和改變的世界格局的劇烈變化。
國內機構並沒有如公布的那樣會在一年或者兩年內開始正式推動計劃,而是僅僅半年之後,第一批登錄火星的飛船便升空了。一共三艘,一艘載人,兩艘載物,需要在太空中航向十五天。
這個時間看起來很短,遠遠短於之前米國和歐洲聯合搞的火星移民飛船的三年航行時間。單是從這裡就能看出這兩個計劃之間存在的巨大如鴻溝一般的技術代差。
整個行動很順利,從升空到脫離地球引力再到太空航行,最後接近火星軌道並在預定地點降落,一切都預料中的一樣完美。
登陸成功,接著便是建設第一期的生存基地。主要的勞動力並不是那五百個開荒者,而是隨著物質一起運到這裡的兩百台最新型號的工程機器人。活人的任務除了指揮機器人應對突發情況,以及進行一些必要的試驗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其實是在留下活人居住火星的實時數據。這才是最重要的。
機器人的效率很高,登錄后的第一個地球日就將可供飛船上的五百人居住的臨時生存艙搭建好了。三日後,進行相關試驗的實驗艙也完成了,隨後是活動艙、種植艙、休閑艙……
規劃的時候考慮的就不是簡單上來待一段時間就走,而是要長久居住,並且收集居住的各種數據。甚至還需要面對一些預料中的火星極端氣候。這些事都是有一定風險了,但卻可以實時給地球上的科研人員提供最寶貴的數據,以便調整下一步的登錄計劃。
一年之後,火星上的變化已經瞞不住了。各國的射電望遠鏡很清楚的捕捉到了上面已經頗具規模的人造建築。整體體量已經如同一座小型的村落一般,保守估計最低可以容納足足五千人的長期居住。
這個消息被各國報道了出來。不論是何種言論,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華夏能夠分享技術,為全人類的未來做出一個大方的決定。
開玩笑。國內的機構又不是傻子,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成果就拿去給全人類謀福利了?想得美。所以,對於外界的媒體報道和詢問根本不會正面回應,一直拖著,等到第二批共計五千人的正式開荒團進駐火星之後才給出了一個「有限幫助移民」的政策。
你給我資源或者錢,我幫你送些人和物質上火星,然後你再交一些管理費。
而這第二批次抵達火星的開荒團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全是現役的特種兵戰士。並且一同運抵火系的物質裝備當中還有數量過百的武裝戰鬥機器人。這個消息是瞞不住的,各國再根據國內機構提出來的「有限幫助移民」的政策已經嗅到了其中暗藏的兇險。
但明知有危險那就不去了?怎麼可能。現在擺在各國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唯有走到黑,否則等待他們的只能是經濟的大崩潰,和政治體系的坍塌。
畢竟現在的地球已經不是當初各國可以玩手段的地方了。經濟和軍士全方位的便碾壓,民眾失去希望和創造動力,一點一點被東方所蠶食,留下來等著被吞併啊?
至於說跑到火星上去就能好一些?當然不是絕對的。但至少可以保留一線希望啊。比方說觀察出東方的遠航飛船的一些訊息反饋回來加速自己的研製進度。還有,可以在火星被佔領完全之前擁有一塊屬於自己國家的自留地也是一條後路吧?家當多一些,萬一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也能多一些談判籌碼不是嗎?
局面的變化,安了龍山公司總裁郭成凱的心,也讓一些有心挑事的人偃旗息鼓了。但大變革的腳步卻從未停止過,反而越來越快。
登錄火星,打造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太空殖民地。需要的可不是一個國家的力量,而是全人類的力量。但這股力量的主動權還是掌握著國內機構的手裡。不論是地球還是火星,拿捏著話語權的只能是華夏。
甚至作為全球最大私有經濟體的龍山公司已經開始和國內的機構商談了,他們公司的業務不能依舊只停留在地球,應該更具有眼界的展望太空。申請在第三次登錄火星的計劃中將龍山公司的一些商業體系和產品開始往火星延展。
不過這個想法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不過沒人放棄。
而另一邊。本來備受關注的龍虎書院卻開始寂靜起來。在火星移民這種大事的衝擊下,似乎個人的修行再次顯得太過渺小。
肉身跨域宇宙,這種事,普通人又怎麼能想得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