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從縣檔案局那邊傳來好消息,檔案管理員老張從數以萬計的檔案中找到了兩份與棲鳳谷突圍戰相關的檔案資料。他能找到這兩份檔案,與其說是二十多年來積累的工作經驗,不如說是運氣。
一份檔案材料是建國后縣法院的判決書。判決書是一張長方形白棉紙,手刻油印本,字是豎著寫的,字跡很漂亮,開頭是「青山縣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落款蓋著青山縣人民法院的紅色印章,印章不是圓形,而是正方形的。
判決書顯示,一個叫何大壯的當地地主得知解放軍部隊在棲鳳谷紮營后,悄悄地派人向擔任縣保安團團長的兒子何繼普通風報信,由此打響了棲鳳谷突圍戰,在這場戰鬥中,解放軍傷亡四十多人。判決書上還出現了幾個犧牲的解放軍指戰員的姓名,其中就包括班長畢阿根。
從這份檔案材料上可以看出,當年掩護劉冬衛撤退的班長畢阿根已經在戰鬥中犧牲。一般情況下,在戰鬥中犧牲的戰士遺體就近掩埋。因此,畢阿根的遺體很有可能被掩埋在棲鳳谷的某個地方。
另一份檔案材料則證實了錢三運的判斷。
這是一本發黃的日記本,日記本的扉頁上是一幅朱總司令的頭像。由於年代久遠,日記本不僅殘缺不全,而且有幾頁的字跡已經很模糊。
日記本的主人叫張大強,有一篇日記記錄了棲鳳谷突圍戰的部分細節。
根據日記內容,可以得知:戰鬥發生時,戰士們正在睡覺,負責站崗的戰士被叛徒殺害,有的戰士在睡夢中就被縣保安團打死。由於寡不敵眾,在突圍中,又有不少戰士犧牲。班長畢阿根為了掩護同志們撤退,與敵人頑強戰鬥,最後光榮犧牲。張大強也在這場戰鬥中腿部挨了一槍,他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爬到附近的草叢中,由於天黑,敵人並沒有及時發現他。
戰鬥結束后,張大強被附近的村民救回家中。救他的村民名叫胡家龍。胡家龍是一名獸醫,雖然不會給人看病,但也懂得一些醫學知識。胡家龍拿出了張大強腿部的子彈,並為他清洗了傷口。
這場戰鬥,解放軍傷亡四十多人,剩餘人員安全轉移。附近的老百姓將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就地掩埋。
這本日記本顯然是張大強傷好離開棲鳳谷時遺留下來的。幸好有了這本日記本,才很好地還原了六十多年前發生的那場慘烈的突圍戰。
錢三運合上日記本,心中產生了一串疑問:張大強後來去了哪裡?現在還在人世嗎?還有,胡家龍居住在棲鳳谷的哪個村莊?還活著嗎?當地人是否知道犧牲解放軍戰士的遺體掩埋地點?
按照約定,錢三運與縣黨史辦的老專家韋正道一同去了東河鄉幸福村。
在鄉、村幹部的陪同下,錢三運和韋正道走訪了不少村民。對於發生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場戰鬥,有些年紀大的村民還有印象,有村民描述:我當時才十幾歲,正在睡夢中,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槍聲。槍聲越來越近、越來越密,我們一家人嚇得躲進床底下。天亮之後,發現門窗上、泥巴牆上有很多彈孔,我還撿到了很多彈殼。
經過一番走訪和尋找,錢三運終於找到了當年救受傷戰士的獸醫胡家龍家。
遺憾的是,胡家龍在十多年前就因病去世。胡家龍救受傷戰士,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大兒子當年也是另一個部隊的解放軍戰士。解放后,他的大兒子轉業到地方工作,六七年前因為一場車禍不幸身亡。
胡家龍的小兒子長期在家務農,今年已經 六十多 歲了,棲鳳谷突圍戰發生時,他才六歲,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小孩。對於當年的那場戰鬥,他幾乎沒有什麼印象了。
通過走訪,錢三運終於找到了幾個參與掩埋犧牲戰士遺體的村民,這幾個村民年齡最小的都已經七十八歲了。
這幾個村民雖然年事已高,但對當年的那場戰鬥還有一定的印象。對於當年的解放軍戰士遺體掩埋地點,他們都還記得。
有一位老者說:當年的戰鬥太慘烈了,有不少犧牲的戰士是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還沒結婚就死了,我不忍心看見他們拋屍荒野,就和村民一起將他們掩埋在一處亂墳崗。當時又不知道他們的姓名,無法為他們立碑。不過,每年清明冬至,我都去他們的墳前燒幾張紙錢。
在村民的指引下,錢三運來到了埋葬犧牲戰士的亂墳崗。在一片荒丘前,有一個高高壘起的土丘。土丘上荒草叢生,樹木遮天蔽日。村民說,這是一處合葬墓,當年好像掩埋了二十多具屍體。
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伏擊戰,長眠在這個曾經叫棲鳳谷的地方,與青山為伴,綠水為鄰,聽蟲鳥而眠。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沒有後人,親人不知道他們的下落,所以也無從祭拜他們。他們是一群為了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青年。
錢三運按照當地的風俗,買了一些祭品祭拜這些長眠於此的烈士。
據村民回憶,棲鳳谷突圍戰不久,大部隊來到青山縣,剿滅了縣保安團,縣保安團團長何繼普在戰鬥中被打死,青山縣得以解放。那個出賣戰友的叛徒,後來加入了保安團,戰鬥中被活捉,隨即被槍斃。地主何大壯則化妝潛逃,解放后被人舉報,被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槍決了。
至於那個叫張大強的受傷戰士,有位老者回憶說,張大強在胡大龍家住了半個月左右,傷情穩定后,跟隨大部隊南下,後來就沒有他的消息了。
返回青山縣城,錢三運將從縣檔案館獲得的材料複印后給了一份給韋正道。韋正道說,通過這些塵封多年的檔案材料以及實地走訪棲鳳谷所獲得的資料,基本上可以還原當年的那場戰鬥,他將寫一篇文章,紀念在那場戰鬥中犧牲的二十多名戰士,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