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信封上的東西(3)
敖沐陽知道他現在要什麼,老爺子現在要誇獎呢。
於是他配合的誇讚道:「那您這眼光和手段也是夠厲害,六千塊買一幅畫換成一艘豪華遊艇,這簡直太驚人了。」
老爺子斜睨他一眼道:「比起你來,我還是差一些。」
「何出此言?」
老爺子點了點他的手腕:「你這手串花了多少錢買的?要是你願意,我現在就拿這艘遊艇換你的手串。」
敖沐陽連連擺手:「算了算了,我這個以後留著當傳家寶了。唉,老爺子你肯定也有傳家寶,肯定不是我這小手串能比的。」
氣氛一時凝滯,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最怕朋友突然的關心,因為這關心往往是伴隨著借錢來的。
敖沐陽感覺老頭對他的白奇楠手串賊心不死,於是故意露出羨慕的樣子來轉移對方注意力。
程德明當真了,他說道:「小敖,你沒必要羨慕我,老頭子我看人很准,你以後前途不可限量,以後你絕對看不上這樣的小東西。」
敖沐陽道:「老爺子您這就高看我了,得,借您吉言,希望以後我的發展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參觀過了遊艇,敖沐陽帶他回了家,將大清寶鈔拿了出來。
看著這些寶鈔,程德明說道:「小敖,我是絕對看好你的前途,不過你的未來不在這東西上面。」
這話就更好理解了,敖沐陽頓時失望:「這些寶鈔不值錢嗎?」
程德明道:「起碼不是你想象中那麼值錢,它們合起來價值不到五十萬。」
這價錢太低了,敖沐陽驚訝道:「我之前上網查了一下,大清寶鈔價值應該還可以,一張五百文的就曾在拍賣會上拍出了二十萬的價格!」
「物以稀為貴。」老爺子微微一笑,「咸豐年的大清寶鈔正是五百文的最少。」
老敖不太死心,問道:「可我這鈔票它面值大呀。」
老頭笑了起來:「有什麼用嗎?它面值就是再大,現在還能流入市場?如果不能流入市場,那面值就毫無價值。」
敖沐陽沮喪,不得不說,這有道理。
其實從沉船中收穫個五十萬塊也不少了,主要是跟預期差距較大,這讓他心情有些低落。
程德明安慰他道:「沒事,你手上不是還有一串白奇楠嗎?你要是願意賣了它,那身價立馬蹭蹭蹭往上漲。」
老頭依然對他的白奇楠手串抱有極大興趣,這東西太罕見了。
鑒定過了寶鈔的價值,正事就結束了。
沒事幹老頭又要談論他的白奇楠手串,敖沐陽鬱悶,索性將他得到的那些家書拿了出來,故作神秘的說道:「老爺子,你知道我這些寶鈔哪裡來的嗎?」
程德明來了興趣:「那個,沉船里發現的?」
他是隨口猜測,結果他一語中的!
敖沐陽自然不能承認,他說道:「不是,是我祖傳的。」
發現古董文物一定要往祖宗身上掛,否則消息傳出去,等著換成五百塊加一面錦旗吧。
甚至倒霉一些,比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一處鄉村發現了一座金絲楠木屋子,那房屋有五百年歷史,通體為金絲楠木,其總價值預估為四億美元,結果讓政府知道了,最終房屋主人免費將房子捐獻給了國家……
為了證明自己的話,敖沐陽將信封拿了出來:「你看,這是我家祖傳的家書,這些寶鈔就是連同家書裝在一起郵寄回來的……」
說到這裡他不說了,因為他發現老頭沒在聽自己的話,對方的注意力全在這信封上了。
程德明接過信封快速翻看,他問道:「你還有家書嗎?」
敖沐陽搖頭:「就這些了,怎麼了?我家家書很值錢?」
程德明道:「對啊,你怎麼不早點把這家書拿出來?你真是捨本逐末,你給我看什麼大清寶鈔?」
敖沐陽試探的問道:「這家書,我是說這家書的信封是什麼寶貴材料做成的?」
程德明道:「就是牛皮紙,寶貴個屁,它值錢的地方是這郵票,這是大龍郵票啊!一二三四,四張大龍郵票!還有這些,嗯,好!」
大龍郵票?敖沐陽眼巴巴的看了看信封上的大清郵票,他這時候才發現自己錯過了一個重要信息:對呀,大清寶鈔是文物,這清朝郵票自然也是文物。
程德明翻來覆去的查看這些郵票,他一邊看一邊摸鬍子,滿臉的興奮之色。
敖沐陽問道:「老爺子,這郵票有什麼說道,你給我說說唄。」
程德明道:「有什麼說道?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迄今存世已經沒有幾套了,全球範圍內集郵者數量龐大,裡面有錢人眾多,所以它的價值就水漲船高!」
「漲到了多高?」
「具體不好說,大龍郵票、小龍郵票和蟠龍郵票的具體價值不一樣,蟠龍郵票最不值錢,幾千塊就能賣一張,不過這十張合起來得有上千萬!」
「嘶嘶。」敖沐陽倒吸了一口涼氣,下意識的猛撮牙花子。
將軍聽到后以為他在偷吃什麼好東西,趕緊屁顛顛的跑來低眉臊眼的看。
自然,它是屁也沒看到。
「1878年,大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營口等五個地方設立了郵政機構,當時附屬於海關,於是上海海關造冊處就以蟠龍為圖案印製了一套三枚郵票……」鑒定過了郵票后,程德明將它們的來歷徐徐道出。
敖沐陽道:「喲,老爺子沒看出來啊,你對狗尾巴清政府還挺尊重,還叫大清朝呢,它大個屁,咱中華民族就在它們手裡完犢子的。」
老頭瞪了他一眼:「沒文化你就別亂說,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唐代的國號叫「唐」,宋代的國號叫「宋」,但元、明、清的國號是叫大元、大明、大清,人家清朝的正式稱呼就是大清朝,這無關尊不尊。」
這點敖沐陽不太清楚,他是鋼鐵混凝土直男,對導致了中華近代困難的清朝沒有好感,所以也就沒怎麼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