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諫言
第九百零六章:諫言
青鸞規勸花演,確實是因為皇貴妃。
因為她知道皇貴妃一向重視這個弟弟,自己便多為她做一些。
至於皇位,她也真心相將還給回去,畢竟七皇子的身子已無大礙。
自己又何必坐在這朝堂之上,讓那些大臣每日不得安心。
如今七皇子有心再歇息一段時日,自己便由著他任性一回。
畢竟這一次他的病勢太過兇險,能這麼快好起來青鸞已經十分滿足。
於是七皇子又歇息了一月有餘,直到鎮守邊境的林丹回朝,七皇子擺宴相迎。
如此一來朝臣們見皇上病情大好,便一起上奏請皇上登基臨朝。
而這邊太后也在極力相勸,希望七皇子早日回到朝堂。
青鸞知道不能讓七皇子再拖下去,於是命欽天監擇一吉日。
如此七皇子便也不再堅持,而且他如今身子好了,也不想讓青鸞太過操勞。
哪成想登臨皇位不過三日,大臣們再次上書奏請皇上選妃。
七皇子勃然大怒,將那些上書的奏摺統統丟在大殿之上。
「你們這些迂腐的臣子到底還想讓朕說多少遍?朕不會選妃,不會選妃。況且之前那些奏摺皆被朕燒毀,難道這還不夠明白嗎?」
一見皇上震怒,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個個嚇得變了臉色。
因為他們知道如今的皇上個性極強,而且行事向來任性果斷,何曾在意過什麼律法。
尤其盛怒之時,只怕殺幾個人都不在話下,更何況此事涉及到皇後娘娘。
或許其他的事情還可有個商量,便這件事情只怕就難說了。
可儘管這樣,還是有一些不怕死的大臣上前進言。
「皇上,納妃乃歷代皇室留下的規矩,更是朝廷律法所定。身為皇上必得冊封三宮六院,佳麗三千,豈可獨寵皇後娘娘一人?」
「是啊皇上,你可曾聽得哪一朝的皇上的後宮只有皇后一人?」
「劉大人所言極是,無論是為了皇上還是為了天都聖朝,皇上都當早些選妃入宮。」
「其實臣等不應該只讓皇上選妃,那樣可入宮女子便只能限定在王公大臣府上。微臣覺得皇上應該下一道聖旨,廣納天下美女入宮。」
「白大人倒是思慮周全,竟然將如何選妃的事宜都替朕想得差不多了。如此忠心之人朕如何能慢待。」
七皇子聽著這些人七嘴八舌地一番諫言,心裡早就煩了。
這會兒聽得白大人話比別人更多,甚至提出選美一事如何能不怒。
立刻面若冰霜,對著下面大喝一聲,「來人!將這個人給朕拖下去重責三十板子。」
白大人聽得一愣,他可是皇上親自從郡縣調集到皇城的。
要想著借這個時機盡一儘力,以表自己對皇上的忠心。
而他也並非愚笨之人,只不過他實在不了解面前的皇上。
所以聽得其他朝臣向皇上進言,自然不甘心落後。
結果非但沒有討好到皇上,反倒惹得皇上盛怒。
於是急忙跪倒在大殿之上,大聲祈求道:「皇上,微臣冤枉,求皇上恕罪。」
「白大人想叫朕恕什麼罪?而你又錯在何處?」七皇子沉聲問道。
「這……是微臣思慮不夠周全,或許皇上心中早有打算,微臣實在不該打亂了皇上的安排。」
七皇子本想聽著這個白大人討饒幾句便放過他,畢竟他入宮沒多少時日,難免有些不知進退。
結果這個白大人竟然自做聰明,還說什麼皇上心中另有打算。
此刻七皇子看著大殿上跪著的白大人,又問了一句,「你既然如此說,想一是知道了朕心中所想,既然如此,你剛剛又何必附庸別人的說法。」
「回皇上,微臣並非附庸他人之意,微臣不敢欺瞞,這一切都是微臣心中想。」
七皇子本想再給這個白大人一個機會,就算想要出氣,也斷不會拿他這個連皇城走沒走遍的新人開刀。
但如今七皇子卻改了主意,他根本沒有仔細去聽白大人說了什麼,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一見皇上如此態度,嚇得一個個都閉上了嘴巴。
而這位白大人卻像中了邪一般,雖然心裡已經怕得不行。
但嘴上還堅持說道:「皇宮穩則前朝穩,皇后選妃乃天朝……」
七皇子坐在龍椅這上,俊美的臉上笑意更濃,甚至笑出了淺淺的梨渦。
這會兒見其他人都悄然退了下去,唯有這白大人還是不知死活地說著什麼。
七皇子不待白大人將話說完,突然大聲吩咐道:「來人,將這個人帶下去重責五十,同時連降兩級。」
眾人一聽知道皇上當真是怒了,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幾步。
而這位白大人此時更是一臉的驚恐,他似乎還不太明白皇上為何要下這樣的旨意。
任憑著兩個侍好走上前,不容分說連拖帶拽地將人拉了出去。
片刻后只聽得大殿外傳來聲聲慘叫,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求情。
七皇子手撫額頭,一直胳膊支起放在桌案之上。
他雖然知道大臣們這樣的做法也是平常,更是忠心的表現。
但對於他蕭夜炫來說完全不需要這份忠心,因為他心裡只有皇后青鸞,至於選妃一事想都未曾想過。
最重要的是,皇宮之中曾有地兩位貴妃,結果二人先後離世。
逝者已矣,七皇子不願再去想這個事情誰是誰非。
因為他從未有過選妃的打算,在七皇子心裡此生有青鸞一人足矣。
而他今日如此盛怒,不單單是因為這些人提及選妃之事。
而是因為青鸞自從入宮以來對比自己付出的實在太多,甚至為了自己勉為其難地坐上龍位主持大局。
如今別說自己沒有選妃之意,就算是有也絕對不是這個時候。
反倒是那些大臣,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皇上會生這麼大的氣。
雖然他們心裡都有讓皇上選妃之意,但這個哪個還敢再提,只得悄然退下。
下了早朝七皇子直奔毓慶宮,因為他知道皇后青鸞一定會第在一時間知道此事。
所以他要儘早將這件事情向青鸞解釋清楚,免得讓皇后心寒。
待七皇子入得大殿,第一眼便看到太後端坐在正位之上,懷裡還抱著元熹皇子。
七皇子哪還也再提及此事,只得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向太后請安。
太后哪裡知道七皇子因為生氣提早三超,於是問道:「皇兒今日不真是早啊。」
「這……回母后的話,略為緊急的朝政都被青鸞辦妥了,兒臣自然便可早早下殿了。」
太后看著皇子得登龍位,更是威嚴霸氣的模樣,心中十分欣慰。
點頭道:「嗯,哀家也沒想到青鸞竟然如此能幹,對於朝政也能處理得井井有條。既然如此,皇兒今日在大殿之上又都做了什麼?可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嗎?」
七皇子沒有想到太后竟然會問起朝堂之事,不禁有些震驚。
於是轉頭看了一眼青鸞,見她一副坦然自若的模樣。
知道大臣們諫言選妃一事皇后並不知情,如此安心不少。
只不過太后這番話七皇子並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一時內心有些糾結。
正覺為難之時,聽得青鸞說道「太后,今日朝堂上那些大臣上奏摺讓皇上選妃,對於這件事情臣妾想知道太后是如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