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發現
林哲宇先起了來,走上船舷,不由想到昨晚的事情,真是打死也不曾想過,這時隔壁蔣躍琴笑著打了個招呼,林哲宇也笑著點了點頭,暗道,這人真不可貌相啊,如果不是昨晚無意間撞上,有誰知道蔣躍琴也會有那麼瘋狂的一面呢,回身走進的時候,林哲宇不由在想,跟蔣躍琴搞到一起的那男人又會是誰呢?
第二天帶孟遙到龍王山上走了一圈,這龍王山的名字雖然響亮,但景色與第一山相比是差之極矣,林哲宇問了第一山的情況,孟遙說效益不錯,日流量有五千人,這還是非旺季的時候,正在想著是不是要再打造一下。
林哲宇自然不去詳細問那些事情,還是好好陪陪嬌妻,這樣的日子並不長久。
周日下午,孟遙離去,兩人依依惜別,上車的時候,孟遙在林哲宇耳邊低語了幾句,讓林哲宇目瞪口呆。
孟遙說的是,如果憋不住了,可以允許他找個女人發泄一下。
林哲宇大搖其頭,他當然不相信孟遙的話,要是真這麼做了,還不被她閹了?
周一一早,林哲宇去了一趟胡培高的辦公室,就遲舟的發展道路進行了商談。林哲宇仍然不死心,他深知合作之好,也希望胡培高能夠明白他的心思,但是事實情況是,胡培高並沒有領會他的意思,也或者說,在如何發展方面,胡培高的意見與他有分歧。
胡培高認為,走工業發展之路勢在必行,必須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培植稅源,把工業開發區建起來,畢竟錢才是硬頭貨。馬三被辦了,縣裡截留了一筆資金,林哲宇知道胡培高是在動這筆錢的心思,不過林哲宇是政府一把手,胡培高不與他形成共識,這錢還真花不出來。
林哲宇認為必須切合實際,工業發展的路子沒有錯,但是就遲舟目前的情況而言,要環境沒有環境,要硬體沒硬體,招商引資只會被淪為一個口號。
回到辦公室,林哲宇沒有胡培高那麼悠閑,他才不管胡培高怎麼看。過兩天耿市長就要過來調研,但是一直到現在他和胡培高都沒接到通知,如果陳道德不是忽悠的話,那耿健忠多半是來微服私訪。林哲宇在市政府的時候,由於身份的原因,與耿健忠並沒有打過多少次的交道,並不是太了解他,而且領導人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看得清的。不過耿健忠跟蔣浩然之間的關係還是ting融洽的,新源能夠發展得這麼快,與他們的精誠協作有很大的關係。蔣浩然曾經說過,黨委決策,政府執行。這句話顯然並不恰當,放在新源或許是可以的,蔣浩然也有資本說這個話,當然,這只是私下裡的話,如果傳出去,耿健忠肯定會有感覺。
不管耿健忠這一次來的目的是什麼,林哲宇都不能裝作不知道,但是通過什麼方法才能不著痕迹,這才是問題所在。
林哲宇很快有了一個方法,隨即低下頭去繼續完善他的發展方略。
下午,躍進鄉的鄉長劉凱來了,他是來彙報工作的。
躍進鄉作為貧困縣中的貧困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認識,從反面來說,可以作為後進的典型,根據縣委縣政府出台的政策,對后三名的鄉鎮黨政一把手是要進行誡勉談話的,連續兩年都在後三名的,還會調整工作崗位,但是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流於了形式。
劉凱跟著王兆勇三年,在王兆勇離開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正科,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不過放到躍進鄉去,劉凱的心還是涼了老大一截的。
劉凱是來彙報躍進鄉的發展方向的。渭河穿境而過,漁業相對發達,只是沒有形成規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劉凱的想法是把這一塊做大了。
林哲宇現在考慮的是全縣這個大盤子,不過一部機器是由很多零件組成的,躍進鄉就是遲舟的一顆零件。
林哲宇道:「劉鄉長,我們現在都在趟著石頭過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我們必須要試,失敗了也不會比現在差多少,膽子要大,腦子要活。」
劉凱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是從前書記王兆勇身邊離開的,王兆勇是個想幹事的人,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和理念,作為遲舟人,看著一年年的貧困下去,他的心裡也著急,可是人微言輕,連王兆勇都沒法子,他也是乾急無汗。
林哲宇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把他當作一回事,一來比較年輕,二來遲舟貧困已久,別說幹部了,就連老百姓也認為窮這個字是專門為遲舟造的,但是劉凱在研究了林哲宇的經歷之後,有不同的觀點。林哲宇在市裡被樹立過典型,又解決了一個信訪釘子戶的問題,劉凱認為他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所以這兩個月里他認真考慮了躍進的發展路子,不過他沒有跟書記英達義提過。現在的一把手權力實在太大,英達義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偏偏又沒什麼本事,在躍進鄉已經待了七年了,這七年裡躍進的變化還是很大的,變得越來越窮了。
所以劉凱直接躍過了英達義,來尋求林哲宇的支持。
林哲宇道:「躍進鄉是遲舟經濟條件最差的鄉,市裡也很關注,劉鄉長,多用點心思,做出一番事業讓大家看看。」
劉凱注意到了林哲宇的言詞,什麼叫「也」,作為前縣委書記的秘書,劉凱頓時警醒了過來,只不過限於眼界的問題,一時半會之間他弄不清市裡的關注是正反的還是反面的。想到林哲宇把躍進鄉定義為貧困縣的貧困鄉,劉凱的心裡有點涼涼的,但是林哲宇的鼓勵讓他心頭又充滿了希望,患得患失充斥著他的內心,讓他沉默了下來。
林哲宇注意到了劉凱的情緒,道:「劉鄉長,做好你自己的事吧,看法是由成績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