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史上最強駙馬爺> 第460章 暗流涌動(4)

第460章 暗流涌動(4)

  第460章 暗流涌動(4)


  「壞了!房丞相為人秉公執法,若是殿試期間提調何足道協助查案,到時父子察院相見,我那小友的化名豈不是要被戳破?」


  「玄齡兄,你這又是何必呢。若是殿試之後,房俊被押到察院受審,到時你們父子如何對面?說來確是怨我,當初為什麼要提出讓房俊冒充我的外甥進入國子監呢?!」


  杜如晦、馬周、秦瓊三人暗自嘆息,可樂壞了站在一旁的長孫無忌,「房玄齡!老倌兒!房俊不是何足道便罷,若是何足道……哼哼,少時定叫你羞憤之下氣死在察院之中!」


  李世民任命過魏徵、房玄齡二人作為主審后,含元殿中的吵雜之聲這才被壓了下去。


  一時間,蕭銳之死一案竟從兩位主審變成了四位主審,跟重要的這四位主審全都是國公重臣,當朝三位宰相更是齊聚在內,唐太宗要查明蕭銳死因的決心已經完全表露了出來。


  李世民此舉一方面是要藉助此事重新平衡朝中黨派的爭鬥,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向蕭瑀表明自己的立場,好安撫西梁蕭氏一族,畢竟眼下的唐朝外患未除,急需得到各大門閥的支持,若是因為此事引起豪門的不滿,對即將與突厥展開的戰事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等到房玄齡、杜如晦眾人返回朝班,剛剛站穩腳跟的長孫無忌,又再次走出了文班之中。


  長孫無忌手持笏板,奏道:「啟稟萬歲,微臣受聖命審理蕭銳一案,但怎奈對於察院諸多事務有些生疏,所以斗膽保舉一人協助查案。」


  此言一出,包括李世民在內的眾人,全都將視線對準了站在文班末尾處的蔡少炳。


  「無忌保舉之人,莫非就是蔡文書?」李世民撫髯仔細思忖,聯想到馬周較為偏向杜如晦、房玄齡二人,不由對長孫無忌的提議升起了一絲贊同之心。


  長孫無忌心事被看破,鞠躬道:「蔡少炳辦事得力,且在察院任職已有數年,微臣斗膽請萬歲恩准。」


  心存平衡朝中黨派勢力的李世民,聯想到「何足道……」即將為官入仕,出於對「何足道……」與長孫無忌之間由來已久的矛盾,隨口便同意了長孫無忌的保舉,算是默認長孫無忌提拔同黨的行為。


  「即日起任命蔡少炳以為監察御史,與馬周一同協助四位主審審理蕭銳一案!」


  宣過聖旨,蔡少炳走出文班匍匐跪地,直到此時,這位一直苦求上位卻不得的酷吏,終於正式踏入了仕途當中。


  李世民任命過馬周后,長孫無忌看向房玄齡、秦瓊二人,忽的靈光閃現,竟自說出了一句令杜如晦、秦瓊等人心驚不已的話兒。


  「啟稟萬歲,既然何足道探親回程,就應該叫他與房俊在文廟義結金蘭,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誤了萬歲之前下過的聖旨啊。」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的稟告,這才想起了之前自己下到秦、房府中的聖旨,「無忌不說朕倒險些忘懷了,之前確也曾下旨命何足道與房俊金蘭結交,眼下他們二人既然都在長安……」


  李世民的一字一句,盡數牽動著滿朝文武的心弦。


  房玄齡、魏徵等不知真情的群臣,有的為「何足道……」惋惜,有的為房俊高興,心中所想各有不一。


  但知曉「化名……」真情的一眾人,多半卻是膽戰心驚,他們知曉化名而不報,已經有了從犯之罪,雖然古代法不責眾,但難免會受到些許牽連,除此之外更多的卻是為房遺愛嘆息,嘆息他來不及參加殿試,單靠一個武狀元恐怕難以扭轉乾坤。


  而長孫無忌、蕭瑀二人卻是興奮不已,若房俊真是「何足道……」的話,那房俊就成了他們二人共同的敵人,殺子之仇、奪婚之恨一樁樁一件件俱都記在二人心裡,他們二人俱都恨房遺愛入骨,若是化名揭破怎麼可能不火上澆油,將仇人推向枉死城?


  就在眾人懷揣著各自機謀暗自思忖時,李世民說到要緊處話音突然戛然而止,引得眾人心緒激蕩,全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殿下臉色不一的群臣,不由想起了之前長孫無忌呈上來,「何足道……」的真跡與房遺愛的生死文書。


  雖然之前曾命李麗質過府探查,但並未嚴明其中意圖的李世民,對於女兒的回稟卻存著一絲疑慮。


  想到「何足道……」虛報籍貫,房俊武舉突然大顯神威等一樁樁一件件蹊蹺之事,李世民被李麗質言語打消不久的疑惑再次升了起來,「房俊與何足道到底有著怎麼樣的關聯?難道房俊的字跡果真是臨摹何足道的?既是臨摹為何幾乎一般無二?房俊之前可是一個不通文墨的莽夫啊!」


  隨著思緒漸漸深入,李世民竟不願見到「何足道……」與房俊是同一人的真像,雖然他認定這種幾率近乎為零,但出於對「何足道……」才能的喜愛,以及對李麗質、高陽二人終身幸福的打算,他下意識還是想要儘力避免二人相見的事情發生,怕的正是心中所想變成現實,若真是這樣他這天子的臉面又將放在何處?被一個小娃娃耍的團團亂轉,天子的威嚴豈不是要掃地!


  權衡利弊,一向果斷的李世民竟罕見的猶豫了,倒不是他已經認定房俊與「何足道……」本是一人,而是害怕心中的猜想成真,畢竟在這位千古一帝心中可是打算將「何足道……」培養成房玄齡、杜如晦一樣的人物,用來輔佐新君開創新政,以及等到一干老臣下世后,可供新君驅使去平衡、制約長孫無忌的重要棋子。


  出於種種權衡,李世民一時猶豫不決,而正當此時一位深受他倚重,又不知房俊化名真情的兩朝老臣的一番話,不失時機的幫助這位英主打定了主意。


  高士廉走出文班,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竟罕見的在朝堂上發表出了自己的言論,「啟稟萬歲,眼下殿試開科在即,想何足道乃是此屆會試會元,此番他回鄉探親剛剛回程,若是因為結拜一事亂了心思,恐怕會影響之後的考試,因此老臣請求萬歲將奉旨結拜一事拖延些時日,等到殿試過後再行結拜卻也不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