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末大權臣> 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

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

  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

  時局紛亂,國事傾頹,正是英雄並起之時。


  李吳山能有今日的局面,依靠的就是未雨綢繆的前瞻眼光和對天下大勢的敏銳洞察,但有這個本事的絕非僅僅只是他李吳山一人。


  汝寧總兵官羅長秋同樣具備觀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本事。


  這位羅長秋羅總兵原本只是個「鄉間豪客」,按照古籍中的說法就是「遊俠兒」,其實就是個好勇鬥狠的潑皮。只因他性情豪爽廣交江湖朋友,逐漸在身邊聚集起了一批人,成為地方上的一股勢力。


  和一般那種魚肉鄉里欺詐良善的地痞無賴不同,羅長秋頗有些眼光,早早就看出了大明朝的江山已不那麼穩固,處處顯露出末世的殘破跡象,情知亂世將至。


  早在李闖第一次進入河南之前,羅長秋就散盡家財招攬人手,拉起了屬於自己的隊伍。那個時候還沒有團練的說法,當時的羅長秋僅僅只能算是一方豪強罷了。機會從來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闖軍在河南和左良玉反覆鏖戰的時候,數不清的文臣武將紛紛逃散,一時間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看準了機會的羅長秋打出「平賊安民」的旗號,佔據了一個大義的名分。


  其實,羅長秋從未真正和闖軍交戰過,而是趁著紛亂的時局不停的兼并地方上的小股勢力,一門心思的壯大自己的實力,短短几年的時光就成為汝寧府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


  闖軍攻破開封之後,整個河南已成為李自成的囊中之物,審時度勢的羅長秋毫不猶豫的投靠了闖軍,掛了「闖」字大旗,搖身一變就從官軍變成了闖軍。


  後來李闖進犯京師,正式改大明為大順,從名義上完成了改朝換代的過程,作為地方實力派的羅長秋也撈了不少好處。奈何好景不長,李自成剛剛進京師沒有多久就被吳三桂和八旗辮子兵打了出來,並且被兜著屁股一路窮追猛打,眼看著就已不行了,但羅長秋卻依舊掛著闖軍的旗號,履行著「鎮守」汝寧的職責。


  當清軍西渡黃河的消息傳來之後,羅長秋很清楚的意識到李自成大勢已去,知道李自成這棵大樹已經靠不住了,馬上做出了對自己最有益的選擇:調過頭去反戈一擊,攻打身旁的闖軍各部,再次豎起了大明的旗號,又一次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當時的弘光朝曾經下旨表彰羅長秋的「忠義之舉」,並且賞了一個很高的爵位。其實羅長秋根本就看不上江南的殘明小朝廷,因為他早就看出這個小朝廷根本就不是成大事的樣子。


  大明也好,大順也罷,還有現在的江南小朝廷,全都不是羅長秋效忠的對象,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效忠於誰,而是一門心思的壯大自己的實力,想要成為亂世之中的梟雄人物罷了。


  西邊的闖軍殘部被清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眼看著一天不如一天,清軍終於有機會騰出手來,開始調兵南下了。到了這個時候,羅長秋的軍閥本性就開始顯露出來。


  一面和江南小朝廷周旋,一面暗中和清軍接觸,其實就是給自己準備好退路,到時候無論誰佔據了上風,他都不會受損——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這是絕大多數軍閥的普遍做法。


  這天下是誰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證自己的實力。只要手中有兵,無論誰得了天下都少不了自己的好處。


  但這種牆頭草的做派並不能維持多久,脆弱而又微妙的戰略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當時的清軍雖然已經制定了南下的大戰略,但主攻方向並不這邊。當時的清軍準備入江淮下江南,反而是河南的闖軍殘部讓清軍不得不改變戰略。


  現如今的李自成雖已顯露出明顯的頹勢,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尤其是在豫西和豫南一帶,還存在著大量的闖軍殘部,而且這些人並不是闖軍的嫡系人馬。而是地方上的宗社會黨和打著闖軍旗號的地方軍。


  就是這些戰鬥力並不怎麼強悍的雜牌軍,竟然攪動起一股聲勢,甚至曾經一度攻陷陳州、郾城等地,逼得清軍不得不暫時放棄直接進攻江南的戰略,揮師西進接連幾場大戰之後,逐漸將各地的反抗軍一一蕩平……


  羅長秋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死活,但卻看明白了清軍的戰鬥力,知道河南很快就會成為清軍的口中食。


  這個時候的羅長秋已經下定了投靠清廷的決心,設計誘殺了汝寧知府以下大大小小四十多個效忠大明朝的官員之後,第三次轉換身份,正式投靠了清廷之後馬上派兵攻打汝寧中西部的闖軍……


  這個時候的羅長秋已經從大明朝的總兵官變身成為鑲白旗的佐領。


  身份每變換一次,實力就增長几分。至於家國天下和三姓家奴的名聲,他一點都不在乎。


  在這樣的世道里,只有實力才是唯一靠譜的東西。若是清廷真的露出了頹勢,被江南朝廷反攻回去,他一定會毫無心理障礙的再變身一次。


  不管時局如何變化,自己的利益始終沒有受損,反而在一次次變身中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就是羅長秋在亂世中的生存之道。


  這一日,羅府門前張燈結綵彩旗飄飄,樹起了三道紙紮的牌樓。來自各地的賀客盈充門庭,好一番熱鬧景象。


  今日是羅府賀「周酒」的好日子。


  羅長秋已近天命之年,好幾房妻妾只生下三個閨女,卻一直沒有生下男丁。


  膝下無子一直是羅長秋的心病。


  做多了刀頭舔血的勾當,見多了生死,對於生命也就看得淡了。「瓦罐不離井沿破」「將軍難免陣上亡」是千古不亘的道理。作為一個武人,尤其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惶惶末世之中,說不準哪天就會因為從差踏錯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既然早就有了割據一方的勃勃野心,羅長秋也就有了失敗身死的心理準備。


  羅長秋不怕死,但他害怕無後。


  膝下無子,百年之後墳上連個燒紙的都沒有,簡直比死了還要難受。辛辛苦苦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才踢打出今日的地位和權勢,到時候還不是便宜了外人?

  其實羅長秋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兩手血腥惡名累累,必然是因為這個原因觸怒了神佛,所以才有了「無後」的懲罰。為了能求得子嗣香煙,羅長秋這個廝殺漢對神佛分外虔誠,已經到了見神就磕頭逢廟就燒香的地步。


  或許是因為他的虔誠終於感動了上蒼的緣故吧,竟然真的生下了一個兒子,而且還是正室的髮妻生下來的嫡子。


  老來得子,絕對是件天大的喜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