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末大權臣> 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

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

  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

  天色已漸漸的晚了,最後一抹晚霞血一般鮮紅,照耀著李記車馬行以北的皇城。


  巍巍宮闕,天威重重,好似一方色調沉重的世界,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孫傳庭負朕!」崇禎皇帝的怒吼從文御殿中傳來。


  正當盛年的崇禎皇帝沒有披龍袍,僅穿了一件子青色的寬鬆罩衣,頭上戴著束髮兜網,因為昨天徹夜未眠的緣故,黑眼圈顯得非常嚴重,臉色蒼白的可怕。愈發顯瘦的身材有些弱不禁風的樣子,那件五龍罩衣穿在他的身上就好像是掛在衣裳架子上一樣。


  「砰」


  重重的聲響當中,崇禎皇帝把手裡的疏文狠狠的拍在書案上,有些神經質般重複著剛才的那句話:「孫傳庭負朕!」


  大殿之中,重臣雲集,卻鴉雀無聲,死寂如同墳墓。


  咆哮怒吼的崇禎皇帝就好像是在唱獨角戲,沒有人回應他的話語。


  孫傳庭兵敗陝西,奏報的疏文早就傳過來了,崇禎皇帝卻還在為此事發火。


  若說孫傳庭辜負了崇禎皇帝的信任和支持,也並非不對。一年之前,就在這文御殿當中,崇禎皇帝召見了剛剛從監牢之中走出來的孫傳庭,授予兵部尚書銜,領七省軍務,並且和他仔細商議剿滅李闖之事,這份恩寵真可謂是天高海深了。但凡那孫傳庭還有半絲天良,就應該肝腦塗地報效君恩,結果卻在潼關一戰中被殺的大敗,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


  辜負了崇禎皇帝的信賴和殷切期望,這是事實,但這事兒還真的不能怪罪孫傳庭,至少這個黑鍋不能讓他一個人來背。


  現在看來,當初孫傳庭死守潼關的戰略絕對是正確的,但崇禎皇帝卻幾次三番的催他「與賊決戰」,頂不住壓力的孫傳庭只好放棄固守的既定方針選擇出擊決戰,偏偏朝廷又派不出援兵,結果被殺的大敗,不僅孫傳庭戰死於亂軍之中,潼關也再次落入李闖之手。


  潼關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一旦失守局面理解就變得不可收拾。


  心思操切的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和早已勢大難治的李闖決戰,這顯然是一個戰略上的錯誤,卻是沒有法子的事情。


  春季里清軍就打破了長城礙口又一次入關大掠,在京城附近縱橫奔圖如入無人之境,號稱擁兵三百萬的大明朝竟然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清軍肆虐,其中的一支偏師甚至殺到了山東境內。


  京師附近的清兵如此肆無忌憚,各地的勤王兵馬根本就趕不過來,還怎麼給孫傳庭兵力上的強大支援?再者說了,大明朝的國庫早已空的能餓死老鼠了,根本無法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速戰速決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從軍事層面考慮,孫傳庭沒有錯。


  從政治和經濟層面來看,崇禎皇帝也沒有錯。


  君臣都沒有錯,但局面卻愈發糜爛,漸漸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到底哪兒錯了,誰也說不清楚,更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唯恐惹的「龍顏大怒」,受到「池魚之殃」。


  「如何才能剿滅闖賊?諸卿可有良策?」


  當崇禎皇帝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殿之中依舊一片死寂。


  現如今的李闖率眾百萬,早已羽翼豐滿,朝廷連在京畿一帶搶掠的八旗兵都對付不了,還怎麼剿滅李闖?現在的李闖還能剿滅嗎?連孫傳庭都戰死了,還有誰能出去作戰?大明朝還有機動兵力嗎?


  這些問題不解決,剿滅李闖完全就一句毫無根據的空口白話。


  面對鴉雀無聲的群臣,崇禎皇帝又一次發怒了……


  「自朕御極以來,這十幾年當中,整日里為國事操勞?何曾在三更之前睡下過?每日里,外邊報滴水牌子的宮人還沒有起,朕就已經起了。就算朕不是勵精圖治之主,也不是嬉荒無道之君吧?」


  這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崇禎皇帝確實挺辛苦的,每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歷朝歷代的君主當中真可以算得上是兢兢業業的勤勉皇帝了,絕對不能說他的無道的昏君。


  「朕的這件衣衫……」崇禎皇帝扯著自己的衣角給群臣看:「這是十一年前賞賜給中宮的布帛,中宮又給朕裁成了衣裳,一直穿到現在。朕節衣縮食裁減宮人,連中宮都已四年沒有添置過家什,荒淫無度窮奢極欲也按不到朕的頭上吧?」


  崇禎皇帝知道國庫空虛,日子過的非常簡樸。每日里不過是一飯四菜,身上穿的都是舊時衣物。中宮周皇后也很節儉,已經好幾年沒有拿過份子錢了,身邊伺候的宮女太監們更是一裁再裁,為的就是減少開支。


  皇帝兩口子的日子,其實遠遠比不上當時的一些富戶豪門,窮奢極欲荒淫無度這樣的髒水潑不到他的身上。


  勤勉節儉到了這個程度,按理說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但大明朝卻一天不如一天,局面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究竟是究竟是哪裡錯了。


  訴苦良久之後,群臣依舊默不作聲。


  發火也是需要體力的,把群臣罵的狗血淋頭比干力氣活還累,沒過多久崇禎皇帝就已氣喘吁吁,蒼白的臉上滿是細細密密的汗珠子了。


  似乎已經沒有力氣再繼續「龍顏大怒」了,崇禎皇帝的語氣終於平和了一些,話題也逐漸的從陝西轉到京畿。


  眼下豪格率領大軍威脅中樞,兩路偏師縱橫東西,竟然拿他們沒有辦法,真是很是有損大明朝的顏面。


  辮子兵打到京城的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對於這種情形崇禎皇帝都有些麻木了,但卻不得不想辦法應對。


  辦法很多,但卻無法實現:號召各地兵馬進京勤王,這都已經是沿襲了多年的老套路,但卻沒有一點效果。


  對於這種事情,各地的軍頭有的是辦法應對:隨便找個借口就可以扯皮好幾個月,最讓朝廷顏面盡失的是,有些個軍頭甚至連象徵性的派遣些軍馬的舉動都懶得做了。


  坐視敵人在京畿中樞一帶肆虐,還公然違旨拒絕派兵支援,在歷朝歷代這絕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大明朝卻很正常,那些個大大小小的軍頭還全都理直氣壯,能把崇禎皇帝活活氣死卻沒有半點法子。


  拒絕出兵救援京畿的理由非常簡單:沒錢。


  朝廷拖欠的軍餉已經積壓了好幾年,當兵的兄弟們已好幾年吃不飽了,兵馬器械年久失修不堪一戰。我們這些當官的能替朝廷維持住這麼多餓的眼珠子都紅了的士兵,已經是非常勉強,朝廷還要我們去打仗?


  皇帝不差餓兵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朝廷欠著我們多年的軍餉都見不到呢,還怎麼打仗?到時候數以十萬計的士兵一鬨而散甚至直接嘩變了,這個責任由誰來承擔?


  援兵不來,外敵不去,這個局面就是坐困愁城束手無策。


  就在這個時候,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捷報,捷報,」


  捷報?前方打了勝仗?

  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和整個朝廷都太需要一場勝利了,聽到捷報二字,文御殿中沉悶而又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君臣上下全都變得活躍起來。


  崇禎皇帝本就操切心急,又急於見到捷報,下意識的往前走了兩步,馬上又意識到這個動作不妥,旋即做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沉穩姿態,用很威嚴的聲音說:「呈上來。」


  捷報是通過司務司傳過來的,以最快速度遞到皇帝手中。


  看到捷報的崇禎皇帝滿心歡喜,一邊看一邊笑呵呵的隨口問道:「大旗庄民團殲敵戰兵三千餘,繳獲甚豐。連民團都能奮勇而戰為國殺敵,實是民心可用。只要民心在我大明,這天下就亂不了……哦,對了,這大旗庄在何處啊?」


  殿中滾滾諸公,全都是紫綬金章的重臣,天知道大旗庄在哪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大旗庄民團分巡武備李者吳山……」


  沒有人知道李吳山是誰,但卻聽清楚了民團分巡武備這幾個字兒。


  有個機靈的吏部官員終於想起來了,趕緊上前奏報:「稟萬歲,前歲朝廷詔令各地組建民團,此事是臣的首尾。那大旗庄本是京東的一個小村子,隸屬……」


  原來是京城東邊的一個村莊,崇禎皇帝微微點頭:一個小小的村莊就能組建民團殲敵三千,可見百姓之心依舊系與大明啊。


  正準備說點什麼,忽然看到捷報之後的那一行字跡,崇禎皇帝的臉色立刻就變了:格斃偽酋皇洪太,繳獲黑水金龍大纛一面,偽皇佩刀順繳。


  什麼?

  把洪太給幹掉了?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人最恨皇太極的話,崇禎皇帝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做夢都希望洪太趕緊死掉。但是格斃一說……


  崇禎皇帝不是傻子,怎麼會相信這種事情?


  此次入關大掠,最高指揮官是洪太的長子豪格,當然不會出現兒子做總指揮皇帝老子打側翼的局面。


  再者說了,洪太好歹也是個皇帝,怎麼可能出現在一個小小的村落?又怎麼會被一幫子村民當場格殺?


  誇大甚至是謊報軍功的事情屢見不鮮,早已成了慣例,但幹掉清國皇帝這種事都敢寫給皇帝看,那就絕對是在侮辱崇禎的智商了。


  他要是信了,那才真的是腦袋有問題呢。


  「大旗庄名團有多少兵力?」


  「按照……按照朝廷體制……」朝中官員只是收了李吳山的銀子,就給了他一個象徵意義的分巡武備的官職,其實那根本就不是實實在在的軍官,而是一個榮譽稱號之類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的兵力多少。事實上很多捐了官的傢伙根本就懶得去招兵買馬,只是為了混個出身而不是為了自己掏錢給朝廷打仗,所以誰也不知道大旗庄民團有多大的規模,只能用正規的條例來說事兒:「按照朝廷體制,分巡武備下轄兵馬不應超過四百五十人,戰甲不得超過五十具,戰弓不得超過五十張……」


  也就是說,理論上李吳山的兵力不能超過四百五這個數字,充其量也就是有五十具甲胄和五十把弓箭而已。


  這麼點人手就殲滅三千清軍精銳,還幹掉了皇太極?明顯就是睜眼說瞎話。


  崇禎皇帝立刻就怒了,劈手就把那份捷報丟了下來,氣呼呼的吼道:「誇大軍功欺瞞朝廷以至於此,真是肆無忌憚到了頂點,查,給朕好好的查一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民團頭子李吳山也太過分了,膽子大的都沒邊兒了,什麼樣的瞎話都敢說,竟然弄出了「格斃敵皇」的說辭,真是在侮辱滿朝文武的智商。


  其實同樣的捷報朝廷早就收到了,而且收到了不止一份。


  兵部、京衛司、五軍司都有,只是捷報的漏洞太過於明顯,誰也不敢往上報,只有司務司不分青紅皂白的報了上來,結果卻弄了一個沒有臉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