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邪王的神秘冷妃> 第190章 心意被改變

第190章 心意被改變

  夜雪在心底嘆了口氣,這位垂暮老人,可是他們的父親,能夠將一切把握在手中,又有什麼奇怪。


  說到奇怪,自己不是更奇怪,一面下定決心從此遠離,一面又硬闖進這個註定要成為舞台中心的地方,難道她真的只是想知道,剿滅齊家之事是否跟皇帝有直接關係?

  知道了又怎樣?


  皇帝身邊有成滌這樣的卓絕高手,如果不取巧,絕對不能傷到他分毫……


  夜雪想到這裡,不禁怔了怔,自己難道竟抱了這樣的決心?

  不錯,即便要離開,她也要將欠下的人情還了。


  齊無病的死,齊悅兒是誘因,公冶墨是始作俑者,公冶凌坐收漁翁之利,成滌是最直接的兇手,而皇帝是成滌的主子……


  所有人,全都要付出代價。


  夜雪清冷的鳳眸極輕微的閃了閃,便不緊不慢的走到錦凳落座,剛才的一盞參茶,讓她蒼白的臉色稍稍有了一絲血色,體力也恢復了些。


  「鳳棲宮皇后尹燕綏率後宮眾妃嬪及皇子大臣求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龍翔殿外突然傳來高亢威嚴卻又莊重的女人聲音,接著便是環佩鎧甲碰撞地面發出的細微聲音。


  尹家,尹燕翔,官拜當朝右丞相,兼握吏部、戶部兩大部門,門生遍布天下,獨攬大照王朝的財政,是當朝太子公冶溪的舅舅,皇后尹燕綏的哥哥。


  若不是尹燕翔的全力輔佐,若不是正宮皇后嫡齣子嗣的身份,憑他公冶溪,拿什麼與另外三王抗衡?


  不過,這也是最棘手的,這,畢竟是一個講求出身的時代。


  夜雪清冷的視線掠過皇帝灰敗的臉,靜靜的等著他做出回應,然而,皇帝卻彷彿沒有聽見一般,依然保持著閉目養神,不聞不問的姿態。


  見他如此,服侍在一旁的孫明禮便有些沉不住氣,向皇帝靠近了些,低聲提醒道:「皇上,皇後娘娘求見。」


  皇帝似是嘆了口氣,緩緩睜開蒼老的眸。


  孫明禮忙低下頭,不敢直視皇帝的龍顏,姿態越發卑恭。


  皇帝又靜默了一會,道:「依墨王妃之見,朕當不當宣見皇后?」


  夜雪沒有想到皇帝會將這問題甩給她,只怕她無論怎麼回答,事後都要招來禍亂。


  不過,她現在倒也不怕什麼,無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她也不會讓他們得到。


  清冷的鳳眸閃過一線光芒,夜雪緩緩道:「陛下心中早有了計劃,夜雪不敢多嘴。」


  皇帝聽了夜雪的話,唇角輕輕勾了起來,蒼老的聲音竟少了幾分威嚴,道:「說不敢多嘴,便是有自己的想法,儘管說吧,朕恕你無罪。」


  夜雪緩緩垂下鳳眸,掩住眸中不經意流露出的謀算,清冷的聲音緩緩道:「夜雪以為,我大照王朝千秋萬代的事業當凌駕於一切倫理道德之上,陛下要選的這個君主,必能承受一切,背負一切,情願犧牲自己的一切,來守護他的國家與臣民……」


  夜雪說著,緩緩抬起鳳眸,直視皇帝半垂的眸,續道:「陛下,君主的偉業,不是稱霸一方,享受榮華,而是背負臣民的願望,守護他們的安寧。」


  皇帝聽了夜雪的話,眸光驟然一沉,繼而笑了起來,蒼老的笑聲聽在耳中有些悲涼。


  孫明禮與成滌何曾見過皇帝如此,兩人忙跪了下來,趴伏在地,口中直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夜雪清冷的鳳眸中透著絲絲漠然,她靜默的看著皇帝,她知道,雖然只是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卻足以改變皇帝的決定,而皇帝的決定,事關所有人的命運。


  皇帝慢慢收住笑聲,含著隱隱殺意的視線轉向夜雪,卻又緩緩轉開,對孫明禮吩咐道:「吩咐他們,承月殿覲見。」


  孫明禮得到皇帝的旨意,微微一怔,抬眸偷望了一眼,只見皇帝面色嚴肅,雙眸隱含亮光,便明白皇帝已經做了最後的決定,他與成滌對視了一眼,俯首道:「是,奴才謹遵皇命。」


  見皇帝緩緩合上雙眸,孫明禮又施了一禮,才弓著身子退了出去。隨著殿門被打開,龍翔殿外立刻寂靜下來,只聽孫明禮尖細的嗓音高聲喊道:「皇上有旨,承月殿覲見。」


  殿外山呼吾皇萬歲,皇帝的唇角卻揚起一絲嘲諷的笑意。


  承月殿,大照王朝的歷代皇帝全都供奉在這,不管怎麼說,這裡都是個神聖莊嚴的地方。


  夜雪隱身在龍椅靠著的一架屏風后,漠然看著那些臣子后妃們恭謹叩拜,而皇帝,則像神明一般被供奉在寶座之上,接受來自他們真心或者非真心的朝拜。


  皇帝穿了件烏雲墨錦九龍御天的龍袍,頭戴紫金冕,發簪赤金龍形簪,腰系紫玉帶,腳踩御龍靴,從下而上仰望,威武如神,龍氣盡顯。


  不過,儘管皇帝掩飾的很好,夜雪還是看到了他藏在衣袖下的手在微微顫抖,就連呼吸也要比剛才更加急促。


  此刻的皇帝毫不掩飾自己的氣勢與怒意,他含著蕭殺的視線掃過叩拜俯首在下的眾人,低沉的聲音含著壓力,道:「朕聽說,宮裡發生了械鬥,可有此事?」


  眾人面面相覷,皇后尹燕綏只得向前,道:「回陛下,確有此事。」皇帝沉默不語,皇后便續道道:「此事起因,原是墨王與墨王妃拌了幾句嘴,卻不想那墨王妃竟夜投了凌王府,凌王與那蕭夜雪本就有舊情,見她來投,便將她留了下來。」


  「墨王與凌王本就不睦,如今又發生了這種事,如何能受得了,於是今日一早便敲響朝鐘召集群臣,當面聲討凌王,事已至此,凌王也沒有了迴旋的餘地,於是兩人理論不過,便各自召集人馬在玄武門發生了械鬥。」


  皇后見皇帝依然沉默,便接著道:「太子見此事愈演愈烈,兩位王爺又聽不進勸誡,無奈之下只得召集人馬用武力阻止。」


  「還有那洌王,原本應該在邊關戍守,卻不知何時竟回了朝,他聽說三王在玄武門發生械鬥,竟以保護後宮為由,與蕭別離一起,帶兵將後宮嚴加看守起來。」


  皇后說完便又叩拜下去,請罪道:「臣妾身為皇后,在陛下休養期間,沒有為皇上分憂,反而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藐視皇宮重地,在宮中肆意妄為,驚擾後宮女眷事小,而皇家體面事大,臣妾無法,不得已只能來求助陛下,求陛下出面主持大局,臣妾縱然失職,罪該萬死,還請陛下看在臣妾一介女流,有心無力的份上……」


  皇后說著便顯出了泣音,越發放低了姿態,俯下身去。


  皇帝看著皇后,嘆了口氣,低沉的聲音道:「梓潼,平身吧。」又轉眸吩咐孫明禮,「扶皇後娘娘入座。」


  皇后忙道:「謝陛下不責,臣妾慚愧。」口中這樣說著,卻還是由著孫明禮攙扶,在皇帝左下側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這時,跪在皇后稍微落後半步的賢貴妃突然膝行上前,道:「陛下,臣妾教導無方,求陛下降旨責罰。」


  皇帝沉默下來,暗含蕭殺的眸子靜默的看著跪在階下的女子,他如何不知道,賢貴妃在後宮的地位顯赫,母家又是支撐大照王朝經濟命脈的四大家之一的南宮世家……


  皇帝緩慢的勾起一絲笑意,低沉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漂浮,道:「貴妃,不必自責,朕,知道。」


  賢貴妃跪伏的身子微微僵了僵,皇帝抬起視線,極慢的掃視了一圈跪在階下的眾人,低沉的聲音道:「諸位愛卿,都起來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賢貴妃隨眾人站起身,皇帝向孫明禮看了一眼,孫明禮會意,忙叫人為賢貴妃在階下準備了一張錦凳,賢貴妃謝過,便也入了座。


  皇帝扶住雕龍寶座的扶手,借力緩解著身體的疲憊,深沉的聲音含著壓力,道:「朕,雖在閉關休養,但並不表示對朝中之事便不聞不問,你們各自做的好事,朕知道的一清二楚。」


  皇帝伸手接過孫明禮遞上來的茶盞,輕輕押了一口,又將視線轉向階下眾人,低沉的聲音所含壓力更甚,續道:「只要朕還在位一天,你們要保的新主,便一天不能做皇帝,如果你們違背了朕,那便是抗旨,如果你們執意要護新主,那便是謀逆,為人臣,難道你們要背負這弒君奪位的千古罵名不成!」


  眾臣子聽皇帝說出這番話,紛紛跪倒在地,一齊高呼:臣萬死不敢,臣有負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啟稟陛下,太子、墨王、凌王、清王、洌王在殿外候旨。」就在這個時候,一紅衣內侍匆匆上殿來稟報道。


  皇帝將手中的茶盞「啪」的拍在龍案上,低沉的聲音道:「宣。」


  內侍領命自去,不一會,五人便從殿外走了進來。


  五人走到階下,向皇帝施君臣之禮,因五人皆著戎裝,盔甲碰撞地面,發出鏗鏘之聲。


  皇帝眸中閃過複雜,他靜默的看了幾人一會,低沉的聲音道:「聽說,你們領兵在玄武門械鬥,只是為了一個女人,真不愧是朕的兒子啊。」


  幾人沉默,唯獨太子公冶溪沉不住氣,道:「回稟父皇,七皇弟與五皇弟兩人不聽勸誡,兒臣只是想阻止他們。」


  皇帝冷眸掃了公冶溪一眼,見他低下頭去,便將視線轉向公冶墨與公冶凌兩人,只見兩人同樣的年紀,同樣的風華絕世,同樣的沉穩練達,再看公冶清與公冶洌,雖然年紀尚輕,卻也已經有了龍鳳之姿。


  皇帝唇角勾起一絲釋然,此時的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為自己的繼承者掃清障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