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是權利,更需要智慧
人生的選擇
(1)人生充滿著選擇
20世紀初,英國出了兩個傑出的人物:一個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自己傑出的才能,推進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他治理國家的超凡智慧和忠實誠信的人品,在國內受到了人民的普遍崇敬;另一個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他在1928年發明了青霉素。青霉素在1941年開始用於臨床,是現代醫學中使用最普遍、抗菌效果最顯著的藥物,它的推廣應用為人類的健康帶來了福音,它和原子彈、雷達一同稱為「二戰」時期世界三大發明。
然而,這兩個人小時候都曾經面臨不幸:丘吉爾在一次玩耍時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很深的糞池,當時如果沒有人來救他,他很快就會被淹死;弗萊明小時候家裡很窮,沒錢供他讀書,如果得不到富人資助,他長大之後很可能是很平庸的一個人。
幸運的是,在丘吉爾掉入糞池的時候,有一個農夫聞聲趕來,他跳入糞池,將丘吉爾救起,這個農夫就是弗萊明的父親。丘吉爾的父親是英國上議院的議員,為了報答農夫對他兒子的救命之恩,他把弗萊明送到學校,一直供他讀到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
弗萊明的父親從糞池中救起小孩是一個很平常的善舉,然而,正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從而也改變了世界上千千萬萬人的命運!人的一生中其實一直處在不斷的選擇和被選擇中,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命運,今天的結果源於昨天的選擇,而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2)掌握命運的羊群
上帝把兩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邊,一群在北邊。接著,上帝又找到了羊的天敵——狼和獅子。上帝對羊說:「如果你們選擇狼,就給一隻,狼隨意咬你們。如果你們選擇獅子,就給兩頭,你們可以在兩頭獅子中任選一頭,還可以隨時更換。」
南邊的羊想:獅子比狼兇猛得多,還是要狼吧!於是,它們選擇了一隻狼。北邊的羊想:獅子雖然比狼兇猛得多,但選擇權在我們手裡,還是要獅子吧!於是,它們要了一頭獅子。
狼一進羊群便開始吃羊。狼的體型相對獅子來說比較小,食量也小,一隻羊夠它吃好幾天了,於是羊群隔幾天才被追殺一次。
北邊的羊挑選了一頭獅子,另一頭則留在上帝那裡。這頭獅子進入羊群后開始吃羊。獅子不但比狼兇猛,而且食量驚人,每天都要吃一隻羊。這樣羊群天天都要被追殺,驚恐萬狀,羊群趕緊請上帝換一頭獅子。不料,留在上帝那裡的獅子一直沒有吃東西,飢餓難耐,急忙撲進羊群,比前面那頭獅子更加兇狠。這些羊一天到晚逃命,連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邊的羊群慶幸自己選對了天敵,嘲笑北邊的羊群沒有眼光。北邊的羊群非常後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換天敵,改成一隻狼。上帝說:「天敵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必須世代相隨,你們唯一的權利是在兩頭獅子中選擇。」
北邊的羊群只好在兩頭獅子中不斷更換。可兩頭獅子同樣兇殘,不管換哪一頭,北邊的羊群都比南邊的羊群悲慘得多,它們索性不換了,讓一頭獅子吃得膘肥體壯,另一頭獅子則餓得精瘦。眼看那頭瘦獅子快要餓死了,羊群才請上帝換一頭。這頭瘦獅子經過長時間的飢餓,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自己雖然兇猛,一百隻羊都不是對手,可是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羊群隨時可以把自己送回到上帝那裡,讓自己飽受飢餓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餓死。想通這個道理后,瘦獅子就對羊群特別客氣,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
羊群喜出望外,有幾隻小羊提議乾脆固定要瘦獅子,不要那頭肥獅子了。一隻老公羊提醒說:「瘦獅子是怕我們把它送回上帝那裡挨餓,才對我們這麼好。萬一肥獅子餓死了,我們沒有了選擇的餘地,瘦獅子很快就會恢復兇殘的本性。」
羊群覺得老羊說得有理,為了不讓另一頭獅子餓死,它們趕緊把它換回來。原來那頭肥壯的獅子,已餓得剩下皮包骨頭了,它懂得自己的命運操縱在羊群手裡,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點,它竟百般討好起羊群來。那頭被送交給上帝的獅子,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北邊的羊群在經歷了重重磨難后,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邊的羊群的處境卻越來越悲慘。那隻狼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羊群又無法更換它,它就胡作非為,每天都要咬死幾十隻羊。這隻狼早就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的血,還不準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它。南邊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要兩頭獅子。」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選擇題,看完這個故事,你會為北邊的羊群感到慶幸:它們之所以過得安樂,因為它們擁有選擇的權利。其實羊群正是我們自己,狼和獅子正是我們遇到的困境與威脅。你是坐以待斃的南邊的羊群,還是控制命運的北邊羊群?這是一個選擇;作為北邊的羊群,你是愁眉苦臉地抱怨獅子胃口太大,還是想方設法讓獅子服服帖帖?這又是一個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只能任命運宰割,而有的人即使開始時命運很差,但是最終卻能戰勝困難,把困難踩在腳下。選擇,命運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因素。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21世紀是一個選擇的世紀,因為未來的歷史學家如果回顧今天,他們會記得今天最大的改革並不是技術方面或網路方面的革新,而是人類將擁有選擇的權利。」
說到選擇,其實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的一切,來源於過去的選擇。那麼我們今天的選擇又意味著什麼呢?事實上我們大家都知道了這一點,我們今天的選擇,將決定我們明天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當他在事業上達到巔峰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級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
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也許現在就會在這兒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人生當中有無數的選擇,就像選擇無數條路一樣。在選擇人生路途的過程中,有人因為一生只選擇了一次,最終因為偏離了要追求的方向,一生未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彼岸;有人一生面臨太多選擇,因為道路太多,所以變得迷茫、困惑、遲疑,即使沒有倒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最終也難以到達理想的彼岸;只有少部分人,能夠成功運用好選擇的智慧,在幾個選擇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並且不斷調整,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人生的選擇至關重要,一個正確的選擇,會讓命運從此發生改變。我們都知道,選擇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你都選擇了什麼?我們固然沒有能力去選擇我們的父母,我們也沒有權利選擇我們所出生的環境,但是從我們走進學校的那一天起,我們就已經有了選擇的能力。是選擇勤奮的學習,積累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最終在事業上的起點更高一些?還是選擇玩耍,過早綴學,走上另一條未知的道路?
縱觀人的一生,有人選擇了安逸,他的一生可能平平淡淡;有人選擇了拼搏,他的一生可能充滿驚濤駭浪。每個人最終的歸宿和成就都不一樣,我們不去區分優劣好壞,我認為一個沒有遺憾的選擇都是對的。
(3)別做一隻凍死的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吹落了樹葉,冬天快要到了。有一天,天氣很好,喜鵲一早飛出去,銜回來一些枯枝,忙著壘巢,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飛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喜鵲說:「寒號鳥,別睡覺了,天氣這麼好,趕快壘窩吧!」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裡對喜鵲說:「你不要吵,太陽這麼好,正是睡覺的時候。」
冬天很快就到了,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裡,而寒號鳥在崖縫裡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陽光暖烘烘的。喜鵲又對寒號鳥說:「趁著天氣好,趕快壘窩吧。」寒號鳥不聽勸告,伸伸懶腰,又睡覺了。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河裡的水結了冰,崖縫裡冷得像冰窖。就在這嚴寒的夜裡,喜鵲在溫暖的窩裡熟睡,寒號鳥卻發出了最後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冷死我,明天就壘窩。」 天亮了,陽光普照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鄰居寒號鳥,可憐的寒號鳥卻在半夜裡凍死了。
寒號鳥的故事,是小學生學習的一篇課文,它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未雨綢繆。如喜鵲一般,辛勤勞作,最終有一個過冬的暖窩;如寒號鳥一般,懶惰拖拉,最終會嘗到苦果。勤勤懇懇是一輩子,慵懶拖拉也是一輩子,為什麼不選擇勤勤懇懇過完一生呢?勤勤懇懇活一輩子,即便死了,也會死在安樂窩裡,而不會像那隻寒號鳥一樣,凍死在岩石縫裡。
有些人總是在抱怨:「我年紀也大了,也沒有什麼特長,我還能幹什麼?」其實你所面對的難題,不能只盯著腳下,而應該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你會發現,每一個留下的腳印都是造成今天的現狀的因由所在。
職場中的某些轉機
(1)機會,就在一瞬間
1976年,悉尼街頭,在一家麥當勞門前,一個15歲的少年站在那裡,身材瘦弱,臉色蒼白,看起來非常單薄。他似乎很猶豫,但還是向前一步,走進了這家麥當勞。他沒有直奔點餐台,而是徑直走向麥當勞工作人員處,找到店長,說:「請給我一份工作。」
店長一眼看出了這個孩子還沒有成年,孱弱的身體,幼小的面孔還不足以勝任這裡的工作,於是,他委婉地拒絕了這個孩子,少年只好靜靜地離開了。可是過了幾天,這個少年又來了,帶著同樣的請求出現在店長面前。少年的請求比上次更為誠懇,了解情況之後,店長得知這是一個為了生計而奔波的孩子。少年的自信和窘境得到了店長的同情,他同意少年在這裡打掃廁所。
掃廁所,這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店長卻發現這個15歲的少年做的和別人很不一樣,比如:他用干灰先除濕吸水,再進行清掃,而不是直接打掃;他把花草放進廁所,把一些諺語警句貼在廁所的牆壁上,等等。只要是能改善廁所環境,讓客人在廁所也能感受到溫馨的服務的小事,他都會去嘗試。
少年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客人的好評,店長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三個月後,他破格正式錄用了這個15歲的少年。接下來的故事就不用多講了,這個少年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用最初掃廁所的態度對待接下來的工作,幾十年如一日為麥當勞貢獻自己的熱情。
這個少年叫查理·貝爾,他做出了改變命運的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勇敢去爭取工作的機會,即使被拒絕也仍然不放棄;第二個選擇是他掃廁所的態度,不僅認真而且做到盡善盡美;第三個選擇是他不需要掃廁所了,可他依然堅持一如既往的職業習慣。
2004年4月19日,麥當勞公司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坎塔盧波突然辭世,麥當勞公司董事會隨後推選時年43歲的查理·貝爾為麥當勞公司新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是第一位非美國籍的麥當勞公司掌門人,而且也是麥當勞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
無論你現在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你的人生遇到什麼樣的際遇,你都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選擇,一個是放棄選擇。如果用樂觀曠達、堅持不懈的心態去面對,那麼再壞的情況也會出現好的轉機。如果用消極頹廢、悲觀沮喪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也會放棄選擇推開成功的門。
(2)選對一條路
有這麼一家人,丈夫和妻子都沒有正式工作,他們擺過地攤,開過小吃店,做過建築工人,做過家政,日子過得平平淡淡、緊緊巴巴。現在兩個人在街上開一家紐扣店,生意不是很好,於是妻子又在店門口賣些頭飾、胸花之類的小玩意兒。
丈夫沒有什麼愛好,看店空閑時喜歡看看雜誌。一天,丈夫告訴妻子,他有一個新發現!妻子問:「什麼發現?」丈夫說:「昨天我看一本雜誌,介紹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作『五百強』。我發現,這些當老闆的都是一根筋,一條路。」妻子不解,問道:「什麼意思?」丈夫說:「我打個比方,我們賣紐扣,就只賣紐扣,想方設法把紐扣賣好,不想著賣其他東西,也不想著關門做其他事情。」
丈夫不是個執著的人,但自從有了這個新發現后,便一直在心裡盤算著這件事。他認真查閱了世界第一強——零售業的老大沃爾瑪。他發現沃爾瑪自始至終只做零售,錢再多也不會買地,不去做房地產。他又查閱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它是世界第二強,一百多年來,也是只做汽車與配件,不去沾染航空和輪船。他還研究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發現首富也是一條路走到底,錢再多,也只做軟體,其他行業再賺錢都不去做。丈夫心想:是不是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為強者?
有了這一認識之後,他有些心動了。一天晚上,他對妻子說:「我們以後不要再花精力去賣頭飾、胸花之類的東西了,我們就賣紐扣。也別想著把錢拿來做其他事情,我們都拿來進紐扣,有多少品種進多少品種。我們也不要想關門做其他事,只要餓不死,我們就只賣紐扣。」
也許是他發現了「天機」,不到十年,一家航空母艦式的紐扣店在這座城市出現了。所有做紐扣批發和銷售的人,來到這座城市,都是為這家紐扣店而來,他們因此成了「紐扣大王」。
人生無處不面臨著選擇,每個人每時每刻無不面臨著選擇,學習、工作、結婚、創業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生總是在不斷地做出不同的選擇,而選擇的對與錯直接決定了人生的命運。
當我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慎重考慮,千萬不要輕易地做出決定,一定要善待你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因為今天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一旦你已經做出選擇,記得一定要帶著你的心上路,要像對待你的初戀情人一樣地對待它。只有這樣,你的選擇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哪怕選錯了,也會把損失降到最低,而且既然你已經用心努力過了,就沒有遺憾了。假如一開始你就是抱著一種隨意的態度去選擇,那麼請你乾脆什麼都不要做,因為等待你的將會是痛苦、麻煩和遺憾。
(3)不要一不爽就辭職
小徐是應屆畢業生,工作時間不到10個月,工作履歷表已有6份可供記錄的工作了。不過,這些工作平均只幹了一個多月,小徐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儲蓄,找工作的過程中還花了家人不少錢。目前這份工作已經幹了2個月了,然而她還是認為「前景不是很好」,又準備辭職。
讓我們看看小徐前五份工作離職都是什麼原因。第一份工作是保險銷售員,因家人說保險都是騙人的,培訓一結束,小徐還沒有正式上班就撤了;第二份工作是房產公司銷售員,由於公司要求員工必須著職業裝、盤頭髮,可是她討厭穿職業裝,所以幹了半個月就打了退堂鼓;第三次是應聘一家廣告公司,因為經常不能準點下班,佔據了她的自由生活時間,小徐堅持了一個月就提交了辭職信;第四份工作是工廠的內勤人員,一周后因覺得宿舍條件差,小徐再次辭職;第五份工作是網路服務話務員,小徐開始幹得挺好,可是幾周后和她一起進公司的同學不幹了,她也跟著不幹了。
分析一下小徐的離職原因,不難看出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沒有任何計劃、任何目標,僅僅只認為大學畢業需要找個地方去上班,談不上把工作當作事業,更沒有把積累工作經驗作為財富來看。在她的心智模式中,工作只是一場隨時加入、隨時撤出的遊戲,只要自己覺得不爽就不幹了,難道工作不應該是一件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大家都知道。找一份體面、能多掙錢的工作無可非議。但應屆畢業生缺少工作經驗,需要一定的培養成本,所以用人單位不會對新人開出高工資、給出高職位、給予高信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在職場上摸爬滾打數十載的職場老鳥,盲目就業、隨意辭職,永遠也不可能找到令其滿意的工作,只會將你的職業生涯切成一段一段,對經驗的積累沒有好處。所以必須選擇一個職業腳踏實地地幹下去,決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幸運之神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職業生涯很漫長,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別人是無法替代的。
(4)莫做「職場祥林嫂」
祥林嫂是魯迅小說《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中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屢遭不幸,走投無路,最後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如此」的地主階級歡天喜地的「祝福」聲中悲慘地死去,這與封建地主階級殺雞宰鵝,大放鞭炮,乞求天神賜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故事的悲劇性更加深刻。
「職場祥林嫂」可以是女士,也可以是男士。根據他們的外表特徵和行為特徵,你看看自己或者同事是否就是「職場祥林嫂」的化身。
特徵一:不注意個人形象。大家上班都穿著制服,他們卻穿著一身松垮的便裝,腳下可能還踩著拖鞋。無論站著還是走路,給人感覺有氣無力。
特徵二:他們看起來似乎飽嘗人世的滄桑,眉頭總是擰著,那張臉什麼時候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特徵三:在他們眼中,公司的任何制度都是剝削的,公司的一切待遇都是不公平的,公司的一切領導都是該殺的,公司的所有同事都是難以相處的。
特徵四:他們從不吝嗇使用尖酸刻薄的詞語來指責他人。牢騷滿腹、怒氣衝天,上怨老闆下怨同事,中間怨運氣不好。
特徵五:什麼事情到他們這裡都是消極的,抱怨聲不斷。公司業績不好他們要抱怨:「在這種鬼地方,甭想有發展的機會」;公司業績好了他們也要抱怨:「大家只顧自己吃香的喝辣的,誰還管我們。」
特徵六:他們是辦公室謠言的散播源,是在別人背後指指點點的專業戶,專門以製造、傳播謠言為樂。
為什麼公司裡面會有「祥林嫂」?因為這些人在環境和自我面前,都是「選擇」的懦夫。他們把不幸都歸結於環境的變化,把倒霉都歸結於他人的有心傷害,從來都不去想想,在環境面前我能選擇做什麼,在自我面前我能選擇改變什麼。
我們的未來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你可以選擇,是否對自己制訂的計劃堅決執行,是否在痛苦中繼續堅持,是否拋棄掉自己的那些消極的想法,是否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生活每天都在給你選擇的機會,每天都在給你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你可以選擇賴在地上撒潑打滾,也可以選擇咬牙站起來。其實,你永遠都有選擇。
同樣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
(1)生活在他方
有一個年輕人在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他問:「這裡怎麼樣?」
老人反問:「你的家鄉怎麼樣?」
他說:「糟透了,簡直糟透了。」
老人說:「那你走吧,這裡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又來了一個年輕人問了老人同樣的問題,老人也同樣反問他。
年輕人回答:「我的家鄉很好,山清水秀……我很想念我的家鄉。」
老人便說:「這裡和你家鄉一樣好。」
旁觀者覺得很詫異:老人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人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生活在他方》,這五個字也投射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狀態——我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很多人可能這麼想:如果以後我有錢,我就可以……如果你現在因為賺得少而不快樂,就算你有再多的錢,你也不會快樂;如果你現在因為起點低而不願意努力,那麼你也不大可能得到高起點努力的機會了;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即使嫁了人,或娶了老婆,別人也會跟你一起不快樂;如果你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未來也不可能會懂得享受生活。
有個女人叫麗莎,陪同從軍的丈夫一起來到南美的沙漠之中,當丈夫外出訓練時,她孤零零地獨自住在被沙漠包圍著的鐵皮房子里,有時甚至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丈夫。麗莎深感寂寞,雖然當地有土著人、印地安人和墨西哥人,但他們都不懂英語,無法進行溝通。炎熱、沙漠、孤寂,讓她深感痛苦,於是她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父母,向他們訴苦。
遠方的父母寫了一封回信,信的內容極短,只有一句話:「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里望出去,一個看到了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麗莎開始與當地人交朋友,學習他們的語言。她付出了熱情,人們也回報她熱情。她非常喜愛當地的陶器與紡織品,於是人們便將捨不得賣給觀光客的陶器、紡織品送給她做禮物。她的求知慾望也與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讓人痴迷的仙人掌和其他沙漠植物的生長情況,掌握了土撥鼠的生活習性,觀察沙漠的日出日落,並饒有興緻地尋找海螺殼……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於是她拿起了筆,將自己的收穫記錄下來,一本名為《快樂的城堡》的書出版了。
為什麼沙漠還是沙漠,環境都沒有變,麗莎卻發現了許多新東西?你有沒有抱怨過你的周圍?有沒有試圖去感受沒有發現過的東西?世界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並不缺少快樂,只是缺少感受快樂的陽光心態。
(2)美好與你擦身而過
2007年,《華盛頓郵報》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1月份一個寒冷的早上,一個男子在首都華盛頓地鐵站,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在43分鐘內,有1097人經過,但大多數人匆匆而過,只有7人駐足聆聽,27人給了錢,但多數人都是邊走邊扔給他錢的,沒有人向他問詢,也沒有人鼓掌表示欣賞,全程他得到了32元。
這名演奏者其實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喬舒·亞貝爾,他手上的小提琴價值350萬美元。就在兩天前,他于波士頓開的一場音樂會,每張票價是100美金,全院滿座,演奏的是同樣的樂曲。既然我們可以錯過一次由最出色的音樂家用最高質素的樂器演奏的最美妙的樂章,我們在來去匆匆的生活中,不知錯過了多少同樣美好的東西。
在阿爾卑斯山谷中,在一條風景極佳的大路旁,矗立著一座石碑用以提醒遊人:「慢慢走,欣賞啊!」這確實是一句含義深刻的話。是啊,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疾馳而過,錯過了一路的風景,讓汽車成了一個了無生趣的牢籠,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惋惜的事情!
走在途中,別忘了看風景。其實,在路上,你總會遇到美的人、美的事、美的風景。所以有人說:「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