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開你的世界
被你忽略的正能量
一張紙對摺,對摺,再對摺……你覺得你能完成幾次對摺?
5次?10次?20次?
用大一些的紙張?用薄一些的紙張?用特殊材質的紙張?
先試試看。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小實驗,人們曾經普遍認為一張無論多大的紙,你怎樣對摺都不會超過9次,甚至有數學愛好者用了數學推算公式加以證明。紙張的厚度隨著對摺次數以等比級數增加,同時其面積也在相應遞減,因此推算出一張紙對摺次數不會超過8,1918次,否則將違反自然原則,絕對不能完成。用於證明的數學公式,即使一個普通的中學生都能理解,於是「一張紙不能被對摺9次」被作為一個定律默默地保存下來。理論上,如果能把紙對摺9次的話,其厚度會達到一個和它自身相比驚人的數值。長時間以來也有許多人懷疑過,他們紛紛利用手頭能找到的紙,進行了無數次試驗,然而都以失敗告終,這就更加驗證了這個定律的可靠性。
直到21世紀初,美國的一檔探索節目《流言終結者》試圖通過試驗,證明這個「流言」或「真理」的真假。節目中,三位試驗者進行了試驗,開始的時候,他們用鉗子夾、用熨斗燙,都沒有成功。接下來他們用厚度為0.1毫米、足足有一個橄欖球場大小的紙張開始試驗。由於紙太大,試驗者用壓路機壓平紙面,然後用推土機幫助對摺,對摺進行到了第7次時已經很費勁了,但挑戰才剛剛開始。最後,試驗者完成了11次對摺,最終打破了這個「流言」。儘管試驗過程中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些誇張,但是在沒有違反遊戲規則的基礎上,他們將「真理」變成了「流言」。
這個試驗的成功引起很多人的興趣,人們開始使用不同大小、不同材料的紙張進行嘗試。2002年,美國一個叫作布蘭妮的學生用1210米長的捲筒衛生紙,花費了7小時,成功將一張紙對摺了12次。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目前最新的紀錄是:2011年4月,美國得克薩斯州聖馬克中學師生們將一張接近4公里長的衛生紙,花費了4個小時,對摺了13次。
一張普通的紙,如果能對摺21次,它的高度是13421米,而珠穆朗瑪峰也只有8844米。為什麼我們連一張紙的「極限」和「能量」都難以評估呢?原因在於我們看待事物的心智模式。對於一張紙尚且如此,何況一個人呢?
一百多年來,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一直是田徑場上最扣人心弦的場面。在奧運史上,短跑健將不斷刷新百米短跑的紀錄,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人能打破10秒的紀錄。於是從那時起,關於人類究竟能跑多快的爭論便開始了。最終,全世界公認這樣一個「科學論斷」:百米短跑突破10秒大關是不可能的,這是人類的極限速度。
1968年6月,美國的吉姆·海因斯在薩克拉門托舉行的美國錦標賽半決賽中,創造出9秒9的新世界紀錄,一舉打破了10秒的「人類極限」。海因斯打破10秒記錄的同一年,馬上又有兩名運動員同樣跑出了9秒9的成績。
20世紀60年代到近幾年,不斷出現百米記錄的刷新者,可是「人類極限定律」也沒有閑著,科學家、生理學家及體育研究者通過一個叫作「曲線求律法」的公式,得出了新的「科學論斷」:人類在百米比賽中最快不能少於9.6秒,否則就會出現股四頭肌腱和膝蓋間連接點撕裂的情況。
像海因斯橫空出世一樣,一個叫博爾特的牙買加人讓全世界為之震驚。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徑世界錦標賽100米決賽中,博爾特以9秒58獲得冠軍,並再次大幅度刷新百米世界紀錄。
正是人類對打破限制的渴望,所以超音速飛機被發明出來了;地面上的汽車越跑越快;人類登上了月球;建造出了超過100層的大廈;培育出克隆羊;發明出無所不能的電腦……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只有不斷打破自我限制,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才能使自己的世界不斷更新,不斷刷新人生記錄。
不可思議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謂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以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並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在20世紀40年代創造出來的,之後就在認知心理學、認知科學、企業管理學、成功學等領域被發揚光大。
簡單來講,心智模式就是一種思維的模式,是一種對人或事的態度。在培訓界或成功學領域,有一個古老的推遞公式:思維決定觀念,觀念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命運源自思維,心智模式的變化是一切變化的開始。
2010年8月5日,當地時間下午兩點,一組智利礦工在聖何塞金銅礦作業,山體滑坡造成一條隧道發生塌方,地下700米處的一個應急避難所的礦工們被困在井下。
從遇難到被救出,礦工被困了69天,比歷史上最長的被困時間還長了19天。在塌方事故發生的最初17天內,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倖存。當營救人員將鑽探儀送至他們的地下避難所后,礦工們向地面傳送了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我們全部33人都在避難所里,我們狀況良好。」這一下子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新聞,他們生存的每一天都在創造奇迹。
對於智利礦工的生還,可以說是礦難史上的一個奇迹。當事故發生的那一瞬間,每一個礦工都已經感覺到自己離死神不遠了。隨著被困時間一天一天的延續、生活補給品的減少,被困礦工難免絕望。經歷過災難困境的生還者都有這樣的恐懼,真正使身體倒下、生命耗竭、精神崩潰的原因,並不全是環境的惡劣和生理的衰弱,更重要的原因是等待救援卻久久沒有結果。
在未被發現的前17天,如此「漫長無期」的時間裡,受困礦工給自己安排了合適的生存規劃。首先他們對給養進行了規劃,每名礦工兩天的給養是兩勺金槍魚、半包餅乾、半杯牛奶。接著他們很快建立了生活區和日常生活秩序,他們還組織了負責監管健康和安全狀況的工作小組,保持礦井整潔。他們甚至還任命了小組詩人、顧問、傳記作者。
當他們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后,礦工們開始節食。幾天後,營救人員通過營救通道用小管子給他們送去了藥物和食物。聖何塞金銅礦周圍的人們給他們送去了聖經、好萊塢大片和特別食品,以使他們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並且他們每周至少一次通過信件和視頻與家人進行交流。
在一個黑暗封閉、缺少食物和水、長達17天沒有任何獲救跡象以及69天的地下生活,此時不用談什麼堅強,換成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處境?失望、痛苦、難過、萎靡不振,許多情況下,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時,會因為受難者搶奪生命資源而產生混亂,接下來,受難者無法接受微弱的生命對自己的煎熬,最終選擇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們的幸運也是他們自己創造的。正是由於受困礦工對生命的渴望和愛護,他們秉著樂觀自律的心智模式,迎來了命運的最終轉變。做一個很糟糕的設想,即使智利礦工最終沒有得到救援而失去了生命,但是他們至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是快樂的。
快樂的心智模式
什麼是快樂?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沒有唯一定義的概念。快樂是一種人在精神上的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它會使一個人變得開心。它是抽象的,亦是具體的;它是無形的,亦是有形的。我們觸摸不到快樂,但它卻能在我們的臉上表現出來。那就是我們的笑容,淡淡的,羞澀的,燦爛的……它證明了那時的我們是快樂的。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我們時刻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每天都笑一笑,那麼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即使像孔子這樣給人感覺刻板、無趣的人物,也是主張快樂的。孔子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創造快樂哲學的人。《論語》的開篇,就用「悅」「樂」「不慍」四個字,給學習定下了一個快樂的基調。儒家思想中對於快樂的肯定,也明顯多於其他各家學說。孔子在學習方面還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的仍然是學習的快樂精神。孔子對快樂的要求也極為簡單,他曾說:「吃著粗飯,喝著白水,曲著臂膊當枕頭用,快樂就在其中了。」
可能正因為孔子是一個充滿了快樂精神的人,即使他常常碰壁,也總能從失敗的陰霾中走出來,還注意不時地讓身邊的弟子也放鬆一下。《史記》中記載,孔子周遊列國,在鄭國和弟子失散后,一個人獃獃地站在城東門口,被鄭國人看見了,就對尋找老師的子貢形容孔子「落魄得像個喪家犬」。當子貢把這些話轉述給孔子聽時,孔子反而笑了,自嘲道:「說我像一隻喪家犬,還真是像啊!」他竟一點兒也不懊惱。
對快樂的理解歸結於一個詞——積極。這聯繫到一個動機概念——積極心理學。這幾年,積極心理學成為了一個很熱的關注點。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哪門課程是上座率最高的課程?統計結果有些出乎意料。最受歡迎的課程不是法律類課程,不是管理類課程,也不是經濟類課程,而是積極心理學課程。
哈佛大學主講「積極心理學」的老師——本·沙哈爾,提出了一些積極心理學的模型。在積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結合沙哈爾老師的理論,便有了下面積極心理學的「六角星模型」。
積極心理學=動機+自信+樂觀+韌性
(1)動機:快樂需要意義
問一個人,怎麼樣才會使你更快樂?他回答:「我需要更多的錢,我需要有房子,我需要有一個漂亮的妻子……」有沒有思考過,快樂的動機是什麼?
大多數職場人似乎都有些急躁不安,換句話說,大家都有一種對成功畸形的渴望。於是,在不同階段總有不同的刺激源打擊著某一部分人。剛畢業的大學生攀比就業單位,工作一兩年的新人攀比工資,工作三五年的職員攀比崗位和福利,工作十年的職員攀比年薪,更勝一籌就會令人快樂,略遜一等就會令人難過。大家都在用一種攫取、貪婪、回報的心態對待工作,工作就是為了養家糊口、獎勵認同。這種過於世俗、過於功利的心態會抵消人們的工作熱情,產生懈怠和應付情緒。大家把工作的目的、幸福的標準歸結於感官的快樂,於是一個充滿渴望的人生不是在綻放,而是在壓榨。
一個人整天忙忙碌碌,雖然贏得了財富,卻不快樂,甚至感到痛苦,這是為何呢?這些紛擾歸結於一個字:爭。如同佛教所說三毒「貪、嗔、痴」中的「貪」,「爭」讓你的世界充滿著吵鬧、喧囂、摩擦、嫌怨、鉤心鬥角、爾虞我詐、明爭暗鬥、人仰馬翻,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遠的塵世,只能容得下一顆自私的心。
生活中,爭的慾望無處不在,而伴隨慾望產生的損失也隨即發生。權、錢爭到手了,幸福不見了;名聲爭到手了,快樂不見了;原本不屬於你的東西爭到手了,心安不見了。你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甚至拼死拼活爭到手的,不是快樂、幸福、心安,而是煩惱、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極的身心。
本·沙哈爾老師認為:「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快樂其實很簡單,時時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樣變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靜的天地。清靜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慾望滿滿的心中,放下牽挂,開闊心胸,心中自然清靜無憂。
(2)自信:悅納自我——植入正能量的基礎做法在學校,老師告訴我們要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愛身邊的每個人,但是最重要的一個知識老師卻沒有教,那就是「學會愛自己」。
人的一生跟誰相處得最久?父母還是另一半?都不是,這個人只能是你自己。可是很多人往往對「自己」這個終身伴侶不甚滿意,甚至無法接受。拿出一面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很多人看到的是如此,並聯想到諸如此類:五官醜陋,滿臉雀斑;跟別人站在一起,身高矮人一頭,身材更是無從談起;與人交談,別人妙語連珠,自己卻不善言辭;同身邊的朋友進行對比,別人有殷實的家境做後盾,而自己只能拚命去爭取一切;看看和自己同齡的同事,別人能輕鬆完成工作,而自己一點小事總是做不好……怎麼看自己都不如別人,痛恨自己天生條件不如人,後天的能力也不給自己爭氣,到最後自己都不想做自己,在這種狀態下還怎麼談快樂。
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那麼史冬鵬肯定不快樂,因為有劉翔在的時候他總是贏不了;巴菲特也不會快樂,因為有個叫比爾·蓋茨的人總是比自己有錢;所有過了40歲的女人肯定不會快樂,因為她們永遠也不可能再次擁有20歲少女的青春……如果人們都這樣看待身邊的一切,那麼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感到快樂,因為不管一個人有多優秀,總會有不如別人的地方。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有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這叫「悅納自我」。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麵對自己,是否願意悅納自己。
悅納自我,首先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容貌和家庭。接受自己不夠俊美的相貌,接受自己不夠偉岸的身軀,接受自己貧困的家庭狀況。不過,你完全可以去發現自己的可愛之處,去感受來自家庭的溫情。
悅納自我,還要接受自己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接受自己沒有優於別人的天賦,接受自己沒有驚世的才華,接受自己不是精英也不是行業里的佼佼者。但你可以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地向目標靠近,接受自己與理想的差距,重視自己的成長,不去嫉妒他人所擁有的財富,放下對自己過高的要求。
悅納自我,不僅要接受現在,也要接受自己不如意的過去。接受自己年少無知虛度光陰,接受自己走過的彎路,接受自己錯失的大好時機,接受自己犯下愚蠢的錯誤。能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是一大進步,直面過錯之後應是吸取教訓以便走得更好,而不是在悔恨、遺憾中佇足不前。
悅納自我,最後要接受未來的失敗和錯誤。未來仍然會不斷失敗,甚至會在同一個地方再次跌倒。如果奮鬥多年仍然沒有到達夢想的彼岸,仍要自珍自重,自信自如,不放棄希望和努力。
(3)樂觀:方法總比困難多
東京有一家高檔法國餐廳,生意好得不得了,想要預約用餐起碼得等半年。這裡的招牌菜就是「木村先生的蘋果湯」。主廚介紹說:「這種蘋果居然不會爛,可能會聚了生產者的靈魂。」通常,蘋果切開後放一陣子就會變質、壞掉。然而,餐廳廚房裡被切成兩半放了兩年的「木村蘋果」卻沒有爛,只是越縮越小,最後竟變成了乾果。
蘋果「不會爛」的奧妙何在?答案要到木村的蘋果園裡去找。木村的果園簡直就像荒蕪的野山。為什麼果園會荒蕪到這種程度?原因是從1978年開始,木村就沒有在果園裡用過一滴農藥、一撮有機肥料。木村要在果園裡實現自然農業的夢想。讓他產生這個念頭的是一本日本農業專家寫的書。書的封面上寫著「什麼都不做,也不使用農藥和肥料的農業生活」。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木村連續好幾年沒有收入,一家7口人過著赤貧的生活。為了除盡30多種蘋果樹害蟲,木村帶領全家人,沒日沒夜地在不開花、不結果的果園裡勞作,用雙手和塑料袋抓害蟲、噴洒醋液。
在木村停止使用農藥的第8年,果園裡開出了7朵蘋果花,其中有2朵結了果,這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蘋果放在佛堂祭拜后,全家人一起分享。這兩個蘋果好吃得令人驚訝,木村終於看到了苦盡之後的曙光。
一個擁有樂觀心態的人,看待糟糕的事情的時候,能把糟糕的程度減半,而看待快樂的事情的時候,卻能將快樂加倍。
(4)感恩心態:感激要說出來
很多中國人給外國人的印象就是靦腆,不善於表達,一句簡單的「謝謝」,估計一個人一天即使說也不會超過三次。天氣冷了,父母打電話來叮囑要注意保暖;回家時,妻子為你準備好了飯菜;上班時,有人已經為你擦了桌子;擠公車時,有人給你讓出了一個位置……每天總有人為你著想,為你做了一些事,也許你心存感激,可是你是否說出了一句「謝謝」?
雖然心裡有所感激,但是人們往往不會表達出來。人們這樣做的理由通常有兩個:第一,覺得自己心裡明白就好,沒必要說出來;第二,雖然別人幫助了自己,但是自己也幫助了別人,所以兩人之間就不用那麼客氣了。
為什麼要這麼想呢?為什麼不把心裡的感激表達出來呢?你藏在心裡別人怎麼會知道,即便留到以後說,恐怕到最後就失去了這個機會。感激是一門學問,掌握好了不但別人舒服,你自己也會因為大膽的表白而感到愉悅。
想要表達自己的感激,首先要「誠心實意」。「謝謝」兩個字不能只是寒暄、客套,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想要感謝對方的願望。其次要「直截了當」。向對方表示謝意的最好方式是當面感謝,不要委託別人,也不要含糊其辭地讓人聽不明白,更不要怕別人知道你要向他道謝而不好意思。再次要「指名道姓」。如果你要感謝一同幫你辦事的幾個人,那就不僅僅要說概括性的「謝謝大家」,而且要一個一個指名道姓地向他們表示感謝。最後要「主動及時」。馬上找上門去,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向對方傳達你的謝意。
(5)生存基礎:身體也重要
50歲之前,用命換錢;50歲之後,用錢換命。每個人都有一瓶生命之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蒸發。年輕的時候這瓶水還有很多,於是不經意倒出一點,當時並不影響生命的質量。然而到了一定年紀,別人的生命之水還剩下半瓶,而你的卻寥寥無幾了,這時候身體的債主就找上門來了。
(6)韌性:不輕言放棄
心理學家塞里格曼曾做過這樣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把一些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對狗進行電擊。狗被關在籠子里,無論怎樣掙扎都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后,在對狗進行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蜂音器一響,大部分狗不但不逃避,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會卧倒在地,並開始呻吟和顫抖起來。
但並不是所有的狗都如此,實驗中總是會有三分之一的狗依然嘗試逃離。通過這個實驗,塞里格曼發現,大部分狗本來有機會逃避,可是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樣的現象被他稱為「習得性無助」。
後來,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廣仁把人作為實驗對象,做了一次類似的「習得性無助」實驗。結果大同小異,大部分人在多次無法解決問題的狀況下變得無助,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願放棄。
通過兩個心理學實驗,人們發現,即便是將動物和人置於絕望的環境中,人為地讓他們無法逃脫失敗或懲罰,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個體不會放棄,還是會做「徒勞」的掙扎與努力。
現實也正是如此。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挫折,然而每個人應對挫折的方式卻又不同。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很多人往往都能在事業初期充滿了奮鬥的熱情,保持旺盛的鬥志。在這個階段,普通人與傑出人士的差別不大。然而用不了十年,頑強者與懈怠者便顯示出了差異。前者能克服困難堅持到最後,而後者則喪失信心,放棄努力,於是便出現了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