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歷史的拐點> 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

  1854年,柏利率美國東印度艦隊到達日本江戶,用炮口強迫日本開港並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日本陷入了和中國相似的境地。不同的是,中國在炮聲沉寂后又昏昏沉睡,而日本則在危機感的逼促下進行了著名的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科學技術,擺脫了亡國滅族的命運。而且,隨著國力的增強,日本開始氣勢洶洶地進行對外擴張與侵略。


  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天皇就確立了對外擴張政策。1874年5月,日軍武力犯台,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台事專條》,得到50萬兩賠償費,獲取了對琉球島的權力。1876年,日本以武力脅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獲得了通商租地、領事裁判權和在朝鮮沿海自由航行等特權,從此全面向朝鮮滲透,並企圖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侵略中國。1887年,日本的部分軍國主義分子制定了《征討清國策》,狂妄地提出「以五年為期作為準備」,對中國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1890年,日本發生經濟危機,國內階級矛盾非常尖銳。日本政府為擺脫困境,公開煽動侵華狂熱,說中國的東北、台灣是日本的「生命線」。1890年後,日本加強擴軍備戰,把國家財政收入的60%用於建設近代化海陸軍。日本參謀部不斷派遣特務間諜潛入中國,秘密繪製中國東北和渤海灣的詳細地圖,做好了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準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北洋海軍自1888年以後沒有再添置任何艦隻,1891年後又停止購買槍炮彈藥,海防經費竟被慈禧用來修築頤和園。


  1894年5月,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協助鎮壓。清政府便派了一支軍隊入朝,日軍乘機尋釁,包圍了駐守在牙山的清軍,戰爭一觸即發。慈禧和李鴻章一心想保「和局」,在「和解」無望時仍不認真備戰。7月25日凌晨,清軍的「濟遠」「廣乙」等艦在豐島海面遭日艦襲擊,日本正式挑起了侵略中國的戰爭,這一年是農曆甲午年,史稱甲午戰爭。同日,日本陸軍也侵襲駐朝清軍。8月1日,中日兩國正式宣戰。


  但宣戰以後,李鴻章在慈禧支持下,仍採取消極抵抗的戰略方針,命令陸軍可守則守,不可則退,海軍「保船制敵」,「不得出大洋浪戰」。慈禧和李鴻章的妥協退讓政策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倍使廣大愛國將士的抗敵熱情受到嚴重挫傷。


  9月15日,日軍猛攻平壤的中國駐軍,中國士兵和朝鮮人民奮勇還擊,左寶貴以身殉國。馬玉出、衛汝貴分別擊退了東、西兩路日軍。但作為全軍統帥的葉志超卻「一夕狂馳三百里」,逃回了遼東。


  次日,日本艦隊在黃海海面向北洋海軍挑起一場激烈的海戰。戰鬥場面異常悲壯,在茫茫洋麵上,水師官兵們用炮火和熱血表現了中國軍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在艦陣歿者90餘人,與艦共沉者600餘人,海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等壯烈犧牲。在戰爭中,重創日艦5艘,迫使日艦退出黃海海面。


  10月下旬,日軍向中國大舉進犯。聶士成部隊冒寒苦戰,奮力擊敵,多次重創敵軍,粉碎了敵軍到「奉天度歲」的夢想。清軍將領徐邦道激於愛國義憤,率部至金州禦敵,城破而退。11月7日,大連守軍潰散,大連不戰而陷。22日,日軍進攻旅順,清軍僅徐邦道部隊抗敵,因而失陷。1895年1月,日軍在山東半島登陸。2月17日,日本艦隊開進威海港,並在劉公島登岸。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繳出殘餘艦艇1l艘、劉公島炮台及軍資器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1895年1月,光緒起用湘軍作最後一試,以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用兵6萬。這是開戰以來中國最大的一次出兵。劉坤一號稱「名將」,其軍隊卻一觸即潰,6天中失去山海關外各個軍事要地,全線瓦解。


  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鴻章赴日談判,4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國被迫承認朝鮮獨立,即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遼東半島及台灣。日本還向中國勒索戰爭賠款2億兩白銀,接近於清政府全年總收入的3倍,清政府只得借外債以度日。日本侵略者乘機通過巨額政治貸款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按條約規定,日本可在中國設廠,這正適應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需要。而西方列強又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都取得並享有這項特權,很快地在中國合法地經營企業,利用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生產商品,傾銷中國,賺中國人的錢,同時又扼制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一箭雙鵰。而開闢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口岸則使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從此全部向帝國主義開放。日本軍國主義通過甲午戰爭得到極大的好處,國內工業迅速騰飛,從此,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加緊侵略中國的道路。


  台灣割讓給日本,激起全國各階層人民的悲憤與抗議。不畏強暴的台灣軍民更積極行動起來,為保衛神聖的領土不受侵犯,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不懈的鬥爭。從1895年6月至10月,台灣軍民與侵略軍打了大小100多仗,抗擊日本3個近代化師團和1支海軍艦隊,打死打傷日軍3萬多人,日本近衛軍團有一半被消滅,在中國人民反侵略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甲午的慘敗給中國帶來了空前辱國的《馬關條約》,但是深重的災難也促成了中國民族精神的亟變。中國具有群體意義的民族覺醒就自甲午慘敗之後開始。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是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爆發的一次反帝愛國運動。


  義和團發源於魯西北地區,是在義和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義和拳是民間反清秘密結社的一種。1897年冬,德國強佔膠州灣以後,在山東的外國傳教士氣焰愈加囂張,民族矛盾不斷激化。義和拳逐漸轉變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反帝鬥爭組織。1898年以後,清政府在公文中開始稱義和拳為義和團。


  義和拳首先在冠縣一帶展開鬥爭。山東巡撫張汝梅鑒於教士恃強凌弱,鄉民積怨不平的情況,對義和拳採取了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方針,因此義和拳很快活躍和發展起來。美法公使為此不斷向清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改撫為剿。恰值此時,慈禧立端王載漪子溥雋為大阿哥,企圖取代光緒,各國公使拒絕入宮慶賀,表示不予承認。慈禧十分不滿,產生了利用義和團對抗洋人的想法。於是義和團在直隸、京津也得到了蓬勃發展。


  義和團興起后不久,就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它反映出當時的中國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暫時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同時,這個口號也反映了廣大的小生產者無法衝破皇權主義的思想枷鎖,更不可能在救亡運動中提出一個超越陳舊皇權主義的救國方案。另外,他們提出的滅洋口號,雖然觸及了時代的救亡主題,卻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後性。


  隨著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的迅猛發展。各帝國主義加緊脅迫清政府予以鎮壓。1900年5月,各國公使眼看清政府已經無法控制形勢,遂決議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奧等八國拼湊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率領下,由天津向北京進犯,掀起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天津義和團駐軍自6月17日大沽失守后,即開始圍攻租界,保衛天津;與此同時,八國聯軍也不斷增兵天津,這時已達18萬餘人。在這危急時刻,清政府卻任命四川提督宋慶鎮壓義和團,使城郊義和團實力大損,天津保衛戰進入更艱苦的階段。7月14日,天津淪陷。8月4日,八國聯軍向北京進犯。慈禧一面加緊求和,一面又調義和團去前線,使義和團與侵略軍雙方互相削弱。8月14日,北京失陷。


  在京、津軍民反帝鬥爭的鼓舞下,北部中國的反帝鬥爭迅猛發展。義和團的鬥爭風暴席捲了山東、山西、內蒙古、東北。其中東北義和團聲勢最大,一個月內使中東鐵路幾乎全被焚毀,俄國損失7100萬盧布。義和團的反帝鬥爭,使帝國主義膽戰心驚,英國既害怕義和團的勢力發展到它所控制的長江流域,又擔心清軍愈來愈倒向義和團。在美國等的支持下,東南各省的清朝督撫策劃「東南互保」,製造了一個《東南互保章程》,這既讓帝國主義得以集中兵力鎮壓北方軍民的反抗,也嚴重地破壞了東南各省的反帝鬥爭。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后,一面實行軍事殖民統治,一面以北京為基地,四齣擴大侵略。八國聯軍還在京津地區燒殺劫掠,暴行累累。1900年12月24日,參加武裝侵略的八國再加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十二條」,至1901年9月7日,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包括一系列喪權辱國的內容。清政府向各國賠款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保,40年內分年付清,再加上利息,本利共達98億多兩,各省地方賠款還有2000多萬兩,從此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均由帝國列強控制;在北京設立「使館區」,中國人不準在這一區域內居住,各帝國則可以在此駐兵,從此,「使館區」成了「國中之國」,成了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炮台「一律削平」,從北京到山海關沿鐵路12個戰略要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這樣,侵略者可以隨時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辛丑條約》大大加劇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程度。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成為洋人鎮壓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工具。它表明,靠舊式的民族鬥爭方式,已難以改變中國的命運,中國社會已處于山雨欲來的危局,它呼喚著新的救亡運動和民族覺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