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 (三)、變化無常——清世祖順治

(三)、變化無常——清世祖順治

  年號:順治

  廟號:世祖

  謚號:章皇帝


  名諱:愛新覺羅.福臨

  承襲關係:太宗第九子


  生母:孝庄文皇后(博爾濟格吉特氏)

  出生日期及地點:1638年,崇德三年

  登極日期:崇德八年二十六日

  稱帝年齡:6

  在位時間:1641-1661

  在位年數:18

  享年:51

  生子:8

  生女:6

  死亡日期及地點:1661年,順治十八年,養心殿


  陵墓名稱:孝陵

  陵寢所在地:河北,遵化

  1、生平小傳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無疾而終!經過一番兵戎相持的較量,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順治,並於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瀋陽進京,在太和門舉行了登極大典,成為清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


  清世祖,名愛新覺羅·福臨(公元1638-1661年),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皇太極病死後繼位。在位18年。因愛病歿憂傷過度而死(另一說為出家后病死)。終年24歲。


  順治帝福臨生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傳說孝庄文皇后懷孕后,紅光照身,盤旋如龍型。分娩前夜曾夢見神人抱著一個嬰兒放入自己腹內,並告知是統一華夏之主。孩子生出來后,滿室紅光,並散發出奇異的香氣,經久不散,孩子的頭髮也不是扒在頭頂上,而是直立著。儘管福臨出生時有很多異兆,但其父皇太極並沒有考慮傳位於這個娃娃。福臨的即位應該說是皇室內兩大政治集團互相妥協的產物。


  這兩大政治集團一個是以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為首,一個是以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為首,多爾袞集團擁有正白旗和鑲白旗兩旗的精兵,還有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等能征慣戰的實權派將領;豪格集團則掌握兩黃旗的兵力,還有皇太極的親信老臣及蒙古的支持。太宗皇帝駕崩后,兩集團的矛盾就擺到了桌面上,他們為爭奪皇位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眼看由太祖太宗打下的大清江山就要毀於內部的火併。


  千鈞一髮之際,孝庄文皇后,這個清代第一女政治家,力挽狂瀾,提出由福臨即位的方案,一方面,福臨是皇子,是豪格的弟弟,是喀爾沁蒙古親王的外孫,豪格集團不會反對;另一方面,她許諾,福臨即位后,封多爾袞為攝政王,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共掌朝政,這樣的交換也得到了多爾袞集團的認可。就這樣,一個六歲的娃娃在自己生母,叔父,哥哥的共同支持下,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二十六日在瀋陽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順治」。


  順治即位后,由其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1651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多爾袞在明將吳三桂指引下,乘明亡之亂率清軍進入山海關,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十月初一,順治遷都北京,成為清入關后的第一個皇帝。之後,他下令剃髮,圈地,頒布《大清律》,禁止文人結社,同時派兵西進和南下,鎮壓農民軍,消滅了南明政權,控制了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奠定了清王朝的基礎。


  順治積極吸收了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鑒,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推行與民生息的政策。為穩定社會、恢復經濟、鞏固清王朝統治政權作出了貢獻。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


  順治天資聰穎,讀書勤奮,愛好繪畫,他畫的小幅山水「寫林巒向背,水石明晦之狀」頗為時人稱道,他的手指螺紋墨畫《渡水牛圖》意態自然,有筆墨烘染所不能到處,堪稱一絕。


  他尤其檀長人物速寫,有一次,他路過中書大臣盛際斯,忽然命令盛跪下,盛嚇出一身冷汗。順治對盛凝目熟視片刻后,取筆草就一幀盛的小像,遞給左右諸臣傳閱,盛轉驚為喜,請順治將小像賜給自己,順治笑而不答,隨手將小像付之一炬。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上早朝時,看來神態還正常,身體健康。第二天早上,宮中養心殿卻突然傳出了他的死訊。直到他下葬,群臣都沒有見過他的遺體。死後,他只留下了一份遺詔,立玄燁(即康熙)為皇太子,由鰲拜等四大臣輔政。 另一種說法是,順治多年來一直厭惡塵世。公元1660年秋,他所寵愛的黃妃病故后,哀傷不已,毅然放棄皇位,暗暗去五台山出家為僧,後來康熙還秘密地去看望過他。也有人說他的出家與董小宛有關,董小宛曾為冒辟的小妾,被洪承疇獻給順治為妃,后董小宛被皇太后賜死,順治轉而消極厭世,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


  順治在遺詔中,還檢討了自己的十四個方面的過錯:1、自己在十八年的政治生涯中「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使天下未得安定,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2、對滿族大臣安排,使用不當,使有些人有才能而不能施展;對有的大臣,明知他們不稱職,又沒能斷然罷免。 3、深居皇宮,對朝鮮族廷大臣接觸很少,致使君臣間的感情淡薄。 4、朝廷機構臃腫,費用浩繁,又精工修建宮殿,製作器具,浪費很多。 5、自以為聰明,不肯聽從忠諫,致使群臣保持緘默,不敢進言。6、自知有過錯,又不能下決心反省改正,致使過錯越積越多、越積越重。 在這裡,他既沒有標榜自己的業績功德,也沒有為自己的早逝而表露惶恐,悲哀之情,而是念念不忘朝政,總結教訓以啟迪後人,這在封建帝王中是難能可貴的。


  他是一個真皇帝,也是一個要做自己人,他的人生是成也真來敗也真。


  惱恨當年一念差,龍袍換去紫袈裟,我本西方一衲子,緣何生在帝王家?


  順治帝廟號為世祖章皇帝,骨灰葬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


  2、文治


  順治皇帝在攝政王多爾袞的輔助下實施了一系列有助於鞏固王朝基業的措施,並實有成效。


  1)、遵循明朝舊制


  滿洲統治者是剛從奴隸制貴族轉化為封建制貴族的統治集團,許多人還沒有完全擺脫某些落後生產方式殘餘的影響。依據什麼思想和模式建國,將直接關係到清王朝的命運。多爾袞的思想較為開通,接受漢人的影響較多,在建國過程中,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他接受了范文程、洪承疇、馮銓等人的建議。中央與地方的官制,大體上仿照明朝,沒什麼變化,所不同的只是兼用滿漢二族罷了。賦役的徵收制度,完全按照明朝萬曆年間的會計錄進行,順治三年(1646年)制訂的《賦役全書》,是「悉復萬曆之舊」。鹽法,也是「大率因明制而損益之」,「俱照前朝會計錄原額徵收」。刑法,在未制訂清朝的法律以前,「問刑准依明律」;順治三年頒行的《大清律》,「即《大明律》改名」。官吏的選拔,也是「向沿明制,實行科舉」,科舉的作法,也是「承明制,用八股文」。這一切,給人以無易代亡國之感。


  2)、科舉取士,網羅名士

  皇太極時雖然已舉行過科舉,但規模不大,未能成為制度。清軍入關后,順治三年首次開科,即錄取了傅以漸等四百名進士。錄取人數之多不僅明朝罕見,終清之世,除雍正八年(1730年)錄取了創紀錄的四百零六名外,再沒有超過此數的。而這時統治範圍僅及長江流域,全國尚未統一。同時,「取材唯恐不足,於是又有加科?」以擴大錄取名額。順治四年(1647年)的加科就錄取了三百名進士。順治一朝與清代各朝比,中額最寬。


  3)、注意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滿漢關係適當限制滿洲貴族的特權,提高漢官地位但始終是把滿洲貴族集團作為維護清朝統治的基本力量。


  4)、尊孔讀經,提倡忠義


  清入關前已開始祭孔,但未成定例。佔領北京后的第二個月,多爾袞即派人祭孔,以後每年的二、八月都派大學士致祭,成為整個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順治二年,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六月,多爾袞親「謁先師孔子廟,行禮」。同時把儒家著作四書五經奉為經典,列為士子必讀之書,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即取它命題。又提倡忠孝節義,把關羽作為忠君的最高典範來崇拜。自順治二年起,每年五月十三日即「遣官祭關聖帝君」。


  5)、鞏固統一 民族壓迫

  順治二年六月,當南京弘光政權滅亡后,又重申剃髮令,宣布,京城內外及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限十天,「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各州縣奉到本府限期剃髮的火票后,官吏「遍歷村莊,細加嚴查」,「違旨蓄髮,罪在必誅」。當時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3、武功


  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一日,福臨在北京「定鼎登基」,宣告「以綏中國」,「表正萬邦」。從此,清王朝把統治中心從關外轉移到關內,大清皇帝開始君臨中夏,統一全國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1)、緩和矛盾 擴大戰果

  多爾袞在北京站穩腳跟的同時,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又進一步採取了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政策,以鞏固陣地,擴大戰果。


  清軍入關后,有人建議清朝也按明末的數字進行加派,遭到多爾袞的反對。他在順治元年十月下令,革除三餉及正稅之外的一切加派。同時,他要求「各該撫按即行所屬各道府州縣軍衛衙門,大張榜示,曉諭通知。如有官吏朦朧混征暗派者,察實糾參,必殺無赦。倘縱容不舉即與同坐。各巡撫御史作速叱馭登途,親自問民疾苦。」於是,每年賦稅減少了數百萬兩,窮困已極的人民得以緩一口氣。


  反對賄賂:多爾袞對明末廣行賄賂的惡劣作風也嚴加斥責,順治元年六月,他在《諭眾官民》中說,「明國之所以傾覆者,皆由內外部院官吏賄賂公行,功過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員,有財之人雖不肖亦得進;無財之人雖賢亦不得見用」,「亂政壞國,皆始於此,罪亦莫大於此」。因此,他責令:「今內外官吏,如盡洗從前婪肺腸,殫忠效力,則俸祿充給,永享富貴;如或仍前不悛,行賄營私,國法俱在,必不輕處,定行梟首。」因此,當時的一些漢宮都認為,「王上(多爾袞)新政比明季多善,如蠲免錢糧,嚴禁賄賂,皆是服人心處」。


  打擊太監勢力:清入關后,太監的勢力仍然非常囂張,當年七月,太監要照舊例,到京郊各縣皇莊去催征錢糧。多爾袞認為這樣「必致擾民」,沒同意這樣做。八月正式下令,不準太監下去徵收,而改為地方官徵收。這是對太監勢力的第一次打仍以剃髮與否,「以別順逆」。但他很快發現,「剃頭之舉,民皆憤怒」。於是,在進京的當月,多爾袞就改變前令,宣布「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在剃髮問題上的暫時讓步,使清朝在攻下江南重頒剃髮令以前,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同北方漢族人民的矛盾。另外,多爾袞對當時北方農民軍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採取大力招撫的政策,下令各地方官,按能否招撫農民軍將士,定各官之功勞。對投降的農民軍將士,則委以不同的官職。順治元年六月,順天巡撫柳寅東見「流賊偽官一概錄用」,認為很不妥當,主張「慎加選擇」一番。多爾袞則說,「經綸之始,治理需人,歸順官員既經推用,不可苛求」。多爾袞這個重要政策,對於瓦解農民軍的反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很快被招撫平定,使剛剛入關的清政權有了一個能夠保護自己,進攻敵人的戰略基地,足見多爾袞深謀遠慮。


  2)、審度形勢 各個擊破


  多爾袞審度形勢,根據柳寅東的建議:「今日事勢,莫急於西賊(農民軍)。欲圖西賊,必須調蒙古以入三邊,舉大兵以攻晉豫,使賊腹背受敵。又需先計扼蜀漢之路,次第定東南之局。」制訂了統一全國的作戰部署,先懷柔南明政權,集中力量攻擊農民軍。這樣做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第一,證明多爾袞宣稱的清得天下於「流賊」的口號,正付諸軍事行動,以便得到漢族地主階級的廣泛支持;第二,便於清軍集中主力各個擊破敵人,避免兩面同時作戰,從而取得政治上和軍事上的主動地位。


  這樣,清朝統治階級就在多爾袞的領導下,在很短時間內消滅了南明的大部分勢力。到順治五年(1648年)便是「天下一統,大業已成」,除了東南沿海和西南一隅,基本上完成了清朝在全國的統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