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時候要文明
酒是一種聯絡感情的好東西。在酒桌上,大家都要相互敬酒勸酒,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但敬酒勸酒,也要講文明,不能強人所難。應該戒掉一些勸酒惡習。
在勸酒的過程中,人們就會尋找各種理由,各種說辭,讓對方多喝一點。我也經歷過很多這樣的場面,聽到很多勸酒鬥嘴的事情,有時候妙語連珠,讓人開懷大笑。人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是海量,有的人是滴酒不沾。對於能喝酒的,他會來者不拒。但對於不能喝酒的,就會使人很為難。
在南朝宋,劉義慶所著《世說新語》中記載「石崇每回請客人吃飯,都讓美貌的女子陪酒。如果賓客有自己喝的不自覺的,就讓人把陪酒的女子拉出去馬上殺掉(這可能是武勸中的終極武器了),所以沒有不成功的。一次石崇請王丞相和大將軍吃飯。丞相不一會就不行了,而大將軍卻滴酒不沾。殺了三個美女后,丞相倒戈,也勸大將軍喝一口。大將軍說:「他殺他家的人,關我屁事。」
因工作上的往來,難免出現在一些喝酒的場合。一起出發的同事為了彼此在客人中更有面子,會相互「提拔」各自的級別。雖無惡意,很多人不習慣於「提拔」別人,總覺得那麼做太虛榮,太虛假。但被別人「提拔」,時常是身不由己。
葉小東有一回從省城到縣裡喝酒,本來氣氛比較平淡,大家也光顧著吃菜。忽然一行人中的頭兒把小東介紹給縣裡的東道主,說小東是公司的「副總」,這顯然他把小東的身份「誇張」和「修辭」了,小東不能當眾將自己戳穿,說自己不過是一名普通職員,那肯定傷害了頭兒的好心,只好臨時硬頂著「副總」的烏紗帽。
麻煩的是,給小東敬酒的人開始多了起來,東道主們玩的是車輪戰術,小東說「意思意思」就行了。可東道主不依不饒:那怎麼行!你要是這麼做,就是看不起我們,嫌我們縣沒有酒喝云云。
小東哪敢瞧不起人哪!便將酒杯一端,咕嚕就往喉嚨里倒,杯子一翻,半點都不作假。
憑喝酒經歷,小東清楚地知道,不管餐桌上的菜多麼豐盛,酒在口中口感還好,說明酒不過量,喝酒是美好享受;一旦美酒在口中有苦澀感,就是喝超量了;若繼續喝,喝酒就成了痛苦的事兒。
因為突擊提拔「陞官」了,桌面上有五六個人給小東敬酒,五六杯酒下肚,小東滿臉通紅且不說,還有了隱約的暈眩感,美酒此刻有了毒酒的味道,接下來,好意的敬酒都成了罰酒……再這麼一直喝下去,小東會不由自主地倒在桌子底下。小東把自己的「擔心」跟東道主們一說,他們呵呵大笑,說倒下去也不要緊,又不開車,就是開車也沒關係,今晚住下來就是了……真是盛情難卻呀,小東神智模糊地聽大夥的言說,迷糊的雙眼看著他們的得意和歡快的表情,非常被動應對繼續給他敬酒的人。同來的人也端起酒杯要和小東碰:「葉總,咱們自己人跟自己人干一個!」
想到自己的同事曾因飲酒過度,上廁所時摔倒,額頭磕出了個窟窿,血流不止,小東立馬收起酒杯,說什麼也不敢喝了。敬酒過度,後來都成了罰酒,是酒桌上經常發生的事情。但就是被「敬酒」者在廁所里摔了個頭破血流,似乎也不會責怪無休止地給自己敬酒的人。後來小東一見有人要「敬」自己的表示,就會警覺三分。畢竟,這「敬」和「罰」只隔一層薄薄的紙啊。
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
中國人飲宴時,很喜歡勸人多飲。這種做法,起源也是極早的。《詩經·小雅·楚茨》中有:「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詩句。侑,就是勸的意思。詩名的本意是唯恐受享者沒有吃飽,故而勸飲勸食。 勸人多飲幾杯酒的做法,一方面表達了敬酒人的真誠,希望對方喝好喝夠,同時也可以活躍酒宴的氣氛,為飲酒者助興。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勸酒「勸」過了頭,竟然帶有相當的「強迫」之意,甚至以灌醉對方為樂。這種做法,自古以來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孔叢子》、《積善錄》、《遯翁隨筆》等古籍中,都有反對勸人強飲的記載。清代人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引陳畿亭的話說:「 飲宴者勸人醉,苟非不仁,即是客氣,不然,亦蠹俗也。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人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僕役,以逼為恭敬,以虐為慷慨,以大醉為快樂,士人而效斯習,必無禮無義不讀書者。」 他的話,含有輕侮勞動群眾之意。其實統治階級中逼人飲酒者難道還少么!但他說的不要硬勸人醉,卻是可取的,遺憾的是逼人致醉之事,至今仍時有發生,還編出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飲酒不用讓,感情就是量」之類的順口溜,硬把「多喝」與「感情深」拉到一起,根本不顧及酒量之大小和多喝會損害健康,實在是一種必須戒絕的陋習。
勸酒大致分為文勸和武勸兩種。所謂文勸,即用話語一步一步把對方逼到喝酒的地步。這裡發展出了多多的酒桌規矩和酒桌順口溜。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了,如:晚到罰三杯,「感情深,一口悶」等等。又如以同學情,朋友誼相互下套的,真是不勝枚舉。
但好看的還是武勸,武勸一般為酒桌殺手鐧,威力奇大,多在攻堅時最後使用,如果是女同志施展更是摧城拔寨。因為武勸的特殊性,一般放在最後階段。而對象也多為酒桌上的關鍵人物,必須攻克。武勸的方法南北各異,但特點大致相同,都有肢體的行動和接觸。武勸中平和一點的是,走到對方面前,幾句話落,一杯酒自己先下肚,然後展示空杯於人前。這時肯定已經集中了全桌的注意力於被勸的人,其壓力和文勸不可同日而語了。其自殘以傷人的做法和金先生《倚天屠龍記》中記載「七傷拳」法十分類似。
而武勸中的猛一點的,首先是少見其次多為女將施展。常聽評書說:「婦孺,僧道上陣,多有奇功。」的確如此。有回老吃曾經遇到過,一女將,自己是千杯不倒,萬杯不醉的好本領,又天生一副好嗓子。走到對方主帥前,一曲山歌唱罷,已經斬其於馬下數次了。
其實無論武勸,文勸,目的是讓對方喝下酒,喝酒的目的就是要讓對方的神經收到酒精的麻醉。可以聽或說,平時不好說或聽的事情。交流在這時是最直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