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遭到拒絕後的處理方式
有成功的邀請必然也會有被拒絕的時候。成功邀請不能完全代表社交的成功,被拒絕也不代表別人與你交流的終止。
如果對方拒絕了你的邀請,他也許不是在排斥你。也許他想與你相處,只不過不喜歡你提議的活動,或者確實已經有了約會。如果這樣的話,他通常會解釋清楚,你們可以重新安排。如果對方拒絕了你的邀請,也不給任何解釋,你可以提議換個時間或者活動項目。如果對方仍然拒絕,也沒有任何解釋,那就可以斷定他對你不感興趣。這時候千萬不要向對方詢問原因,因為你不會得到真實的回答,而且只會把局面鬧得更僵。相反地,你應該禮貌地離開,並且對他說:「很遺憾你不能去。」或者「很高興認識你。」或者把電話號碼告訴他,讓他方便的時候給你打電話。不過,你也可以選擇堅持你的邀請。
彼得?戈德希密特(Peter Goldschmidt)是華盛頓區的一名律師,一次在《舊金山新聞》上看到一篇採訪,於是就向採訪對象打電話來說有些問題想和他探討一下。那個採訪對象是一位名作家,當時他有事情抽不開身,接下來三次律師邀約的時候他也都沒有空,而且他的態度也很冷淡。但是彼得仍然堅持給他我打電話,於是時隔一年後,他們終於在聖地亞哥見了面。名作家很高興,從那以後,他們就成了好朋友。與此相似,演員查克?康納斯(Chuck Connors)在一次大學返校節上看到了他未來的妻子,他打了六次電話后,她才最終答應赴約。魯絲?芭吉(Ruth Buzzi)未來的丈夫曾經給她打了30次電話后,他們才最終見面。
邀請被拒絕總是讓人失望的事,這意味著大量的準備和說服工作失去了意義,商談的目的也無法實現。但是,是不是被拒絕了就算失敗,就應該放棄了呢?如果抱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商業活動中失敗並不是終點,承認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
?某公司新職員梁某不善言談,屢次邀請客戶一起共進晚餐都被客戶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令他十分費解和沮喪。梁某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對策讓客戶接受他的邀請。於是向一些工作時間長的外聯部同事請教,原來是由於他不善言談造成的,隨後,梁某虛心向擅長言談的親朋好友請教,吸取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在實踐中不斷靈活運用,很快就改變了被拒絕的苦惱局面。
? ?請客吃飯,在有些時候由於所宴請的對象不合適或宴請對象有事不能來,甚至有時被宴請者根本就不想參加你的宴會,這樣便導致在邀請時吃了閉門羹,遇到這樣的挫折該怎麼辦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首先,應該韜光養晦,細心傾聽。如果拒絕宴請這種情況發生在客戶身上,我們必須根據客戶的需要以及他的言辭來判斷他們的心理狀況。判斷出他們不能赴宴的真實原因,是出於工作繁忙脫不開身,還是根本不想赴宴,以便做出相應下一步的安排,再找機會發出邀約。
? ?此外,要使客戶不拒絕你的宴請,可以做些更加細緻的工作。比如,可以掌握好客戶上下班的時間規律,盡量不要佔據客戶的上下班時間或其他活動的時問,而是要抓住客戶到健身房健身、游泳池游泳等等閑暇時間發出邀請,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後,不要直接切入邀約主題,而最好借題發揮誇獎受邀人的技能、身體或體型好,或者尋找共同關心的話題,先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突破口拉近距離,然後再轉入邀約主題,這樣效果會明顯奏效。
「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邀約遭到拒絕,也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坦然面對。必要時可以給予適當的反思。
1.應該正視拒絕。不要把失敗看成失敗,而要把它看成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一次發揮幽默感的機會,一次實踐和提高素質的機會。
2.要反省拒絕。如果宴請被拒絕,應該找出被拒絕的原因。
(1)我的目的夠明確嗎?
(2)我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了嗎?
(3)邀請對方的理由充分嗎?
(4)我做了最後的嘗試了嗎?
(5)我足夠了解對方嗎?
經過這樣的反躬自省,才可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出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被拒絕的沮喪心情就會隨即轉變為躍躍欲試的潛在動力。
當然,拒絕宴請的不只會有客戶,而且還會有老闆、同事、親朋好友等,甚至還會有平時關係十分要好的哥們或姐妹。
如果遇到這些拒絕的情況,首先,需要我們注意把握好請柬上措詞的使用是否得當,以及上面所提到的時問安排是否合適等等一系列因素。只有把這些因素把握好了,才有更大的可能不會讓受邀者找到拒絕的機會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