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
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盼銀河迢遞①,驚入夜,轉清商②。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③,暗惹蜂黃④。
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⑤罨疏窗。孤影⑥澹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⑦。荷裳⑧。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⑨萬疊,夢回分付啼螿⑩。
【註解】
①迢遞:高遠的樣子。
②清商:商聲,為古代五音之一。古時因其音悲凄清涼,故得名。此處借指入秋後的風雨聲。潘岳《悼亡詩》:「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③麝粉:香粉,代指蝴蝶翅膀。
④蜂黃:本意為婦女塗抹於額頭的一種裝飾品,這裡代指蜜蜂。
⑤水墨:淺黑色,常用於形容或者代指煙雲。疏窗:雕刻著花紋圖案的窗戶。
⑥孤影:孤單的身影。瀟湘:本來指湘江,或者指瀟水、湘水,在這裡代指瀟湘景色。
⑦商量:思量,不同於現代漢語中的商討之義。
⑧荷裳:用荷葉做成的衣服,這裡指荷葉。
⑨羈愁:離人思鄉的愁思。萬迭:深厚、濃重。
⑩螿:即「寒蟬」,是蟬的一種,較小,墨色,生有黃綠色的斑點,秋季時鳴叫。
【典評】
開篇小序表明這是一首送別詞。在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天,梁汾南的母親去世,納蘭在他還鄉奔喪時寫下這首《木蘭花慢》為他送別。
納蘭在開篇時化用了秦少游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確立了詞的立意和基調。本來盼著高遠的天河出現,沒想到入夜時卻下起了悲凄的秋雨。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都將秋雨和愁思聯繫在一起,本來心中已夠悲苦,可清冷的秋雨偏偏淅瀝個不停,離別的傷感之情更濃厚了幾分。
「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西園,本是某一園林名,後世用於泛指園林。秋風乍起,驚擾得蜂飛蝶起,一派凄涼的秋景,此處暗指官場仕途的變幻不測。
入夜秋雨本來是仍平常之事,也許是因為要送別友人吧,這點點秋雨聲才顯得如此惱人。納蘭生性多愁善感,重情重義如斯,寂靜的秋夜裡必定是惆悵萬分。
疑將是好像、彷彿的意思。「水墨罨疏窗,孤影淡瀟湘」有著非常空明的意境,有著納蘭詞一貫的畫面美。接下來「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此處的「倩」是倚、靠的意思,試著想像一下,倚著一株高大的梧桐,就著殘燭的微光,細細思量。這幾句為整首詞的氣氛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輕靈中不失悲傷,悲傷中不失空明。
「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秋天已經到了,荷塘中一片蕭索景色。這番情景與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的意境非常相似:「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問今宵誰與蓋鴛鴦」一句與那首《浪淘沙·秋思》有相似之處:「端正一枝荷葉蓋,護了鴛鴦」,貌似為同一種語境,實則不同,一種是孤苦無著,另一種卻存有一線溫暖。也許正是詞人心境的變化而造成這種不同。
納蘭在末句才將「送別」二字訴於詞面。螿是一種蟬,喜於秋季鳴叫,文人常用於表現悲戚之情,是一種重要的詩詞意象。納蘭在結尾時說,你就要踏上遠行的道路了,從此以後憂愁就會時刻縈繞於心,夢醒時耳畔儘是聒躁的秋蟬聲,可見他對友人的離愁別怨與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