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多情終古似無情,莫問醉耶醒。
未是看來如霧,朝暮。將息好花天①。為伊指點再來緣②,疏雨洗遺鈿③。
【註解】
①好花天:花開的美好時節。
②再來緣:來世、來生的姻緣。
③鈿:指用金、銀、玉、貝等貴重物品裝飾的物品,多用於女子飾物。在此代指亡妻遺物。
【典評】
此詞是納蘭為紀念亡妻而作的悼念詞之一:誰才是我唯一的知己呢?可惜已逝去,無奈只好等來世再續姻緣。自古以來都是多情好似無情,不管是醉著還是清醒時都是這樣。朝朝暮暮,看起來好像輕煙又如霧似的迷惘,千萬不要錯過大好春光。在雨裏手捧著遺物,又想起了故人,只願來生再相見。
納蘭熱衷於吟誦荷花,而用荷花來比興納蘭的高雅品行,也是再合適不過的。文人們非常崇尚「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佛教的相關教義將荷花視為超凡脫俗的意征。
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梅、竹、蘭、菊」四君子與荷花、松柏等人格化,為它們賦予人的感情、志向和性格,令其擁有特定的含義。很多文人喜歡將自己的情思寄托在「物」上,譬如曹雪芹寫石頭,鄭板橋畫竹,所詠之物往往就是他們心裡一種特殊的感情圖騰。
而納蘭也是這樣,他認定了荷花。他在很多詞里都寫到了荷花,在這高雅清潔的蓮花上寄託著自己無處訴說的情思。儘管在這首詞里他沒有提及荷花,但能看得出來納蘭是把個人感情寄託到了景緻之中。
有人認為這是一首為故人而寫的悼亡詞,但也有人說是為戀人而寫的,納蘭是在紀念和戀人之間無可迴轉的感情。
不管是為哪種感情而寫,於納蘭而說都是最凄美的。面對妻子與戀人,納蘭從不偏向任何一方,她們在他的心中佔據著各自最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