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朔風吹散三更雪①,倩魂猶戀桃花月②。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③。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註解】


  ①朔風:來自塞外的風,寒風。


  ②倩魂:少女的夢魂。唐人小說《離魂記》謂:衡州張鎰之女倩娘與鎰之甥王宙相戀,后鎰將女另配他人,倩娘因以成病。王宙被遣至蜀,夜半,倩娘之魂隨至船上,同往。五年後,二人歸家,房中卧病之倩娘出,與歸之倩娘合一。桃花月:即桃月,農曆二月的別名。農曆二月桃花盛開,故桃月為二月之代稱。


  ③紅冰:比喻淚水,形容感懷之深。


  【典評】


  古代將一天分作十二個時辰,子時就是如今的凌晨零點,文人墨客們總是容易在夜間湧起文思。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句就隱含對過去的懷念之意。所以,不難看出這是一首作於星雪之夜的回憶之詞。


  納蘭分別用閨中女子和塞外徵人的視角來演繹上下片,令整首詞上下呼應,畫面重疊有致,更顯出一對有情人相互思念的感傷之情。整幅畫面只有兩個天涯兩端的寂寞身影,卻由這相思牽連出了絲縷的暖意。


  詞的第一句:「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這個夜晚狂風大作,冬雪還未停歇,人總是由冷思暖,伊人酣睡正香。從那大雪紛飛,狂風大作的寒冬轉至暖春三月時百花繁茂的景象,所以,無須別的原因,這個夢已經把閨中人引到了相思中。


  已經轉醒,就無心再睡,乾脆披起衣服走到帳外,一句「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打開了情境,一掃前句的旖旎悱惻,慷慨蒼茫。這一句以動寫靜,是全詞里最為精彩之處。


  塞馬嘶鳴,轉而卻看到夜空中軍旗被大風吹得獵獵作響,天邊泛著幾顆孤星,只剩下一些殘輝在大旗上隱隱可見。這一系列動態的描寫,更加襯托出了塞外天地間寂寞而悲涼的蒼茫。而這時的空寂實際上也是內心的空寂。巡征遠方,難忍痴心,就連歸期也變得遙不可及,也不知那閨閣里的嬌娘會不會已被時光染白了鬢角的青絲,會不會也像這塞外景色似的,生存著卻已經沒有了光澤。


  納蘭選擇用「夢」為意象來抒發情懷。上片描寫了閨中人的酣夢,夢見自己懷抱著希冀去向有「他」的地方,只為相見一面的心情。下片也寫夢,卻是寫徵人在塞上被畫角驚醒,夢裡因為相思而垂淚,醒來后枕邊淚已結冰,出帳后塞馬長嘶,星空的寂寥和天地的遼闊反襯出了他的孤單無依,唯有相思的心境。兩幅畫面遙遙相應,相得益彰。


  另外,這首詞有一些迷離之感,可以理解是閨中人思念徵人,而理解作征夫思念家人也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